曹操营寨外乱作一团,刘备带着他的白耽军与曹真率领的虎豹骑冲撞在一起,两边精骑对战,尘烟滚滚,血污、残肢翻飞。关羽与曹洪、于禁、许褚战则在阵中战作一团。曹操冷着脸统领后军守在寨门口。
刘辩远远看着这场景,心疼不已,两大精锐骑兵打成一团,哪边损伤都会让刘辩心疼,忙对典青命令道“快!速速叫停他们!”
典青和曹昂得令,忙打马前赶,边冲边喊道“陛下有旨,速速停战!陛下有旨!速速停战!”
典青、曹昂高喊着冲入阵中,喝止两边。两边人员看到是典青,知道他是陛下身边亲随,忙下令收兵,退散开来。
两边迅速拉开百米距离,列阵迎接刘辩。刘辩坐在车内,缓缓驶来,看着地上几百具死尸,心疼不已,这都是大汉的精锐呀。
车辆稳稳停在两军中间,刘辩站在车头,冷若冰霜,“刘玄德、曹孟德上前答话!”
此话一出,刘备、曹操同时翻身下马,小步快趋赶到马车前,跪地叩拜道“微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安!”
刘辩直接责问两人“到底怎么回事?为何缠斗!”
“微臣不知!刘玄德带军赶到就发起冲锋,微臣也只是被迫防御!”曹操如实说道。
刘辩转身问道刘备“皇叔不是在据守豫州吗?何故到此?”
刘备从怀中掏出密信,呈报道“微臣密探截获情报,曹操与孙策密谋在泰山截杀陛下,臣感事态紧急,留三弟张飞守在豫州前线,带二弟前来救驾!”
刘辩听完心中不由戈登一下,“这和此前孙策说的情况一样,难道真的是曹操背叛了他?”
“啊!大耳贼,休要血口喷人!”曹操怒骂着刘备。
“殿前失礼咆哮,你心虚了吧!”刘备质疑道。
刘辩接过刘备递上来的密信,一边翻看,一边问曹操“那孙策为什么会出现在泰山?你查清楚了吗?泰山郡可是你兖州的地界。”
曹操羞愧低头,“孙策为何出现尚不知原因 ,泰山郡刚失而复得,孙策就率大军前压边界,微臣率军抵挡,谁知他竟然自带一军绕道泰山,他为什么会知道陛下在泰山,微臣实在不知。”
“刘协呢?又是怎么回事?”刘辩继续追问。
曹操沉默许久,回应道“天下不可乱!正统要有人继!”
刘辩明白曹操的意思,但是这样的回答洗清不了他通敌的嫌疑和违逆行为。再加上刘备呈上来的书信,它是周瑜写给孙策的亲笔书信,盖有人名私印,种种迹象对曹操很不利。
刘辩沉思半晌,对着曹操说道“你的军队暂交给曹昂接管,与关羽将军驻守在此不得调动!你、刘备、曹节、曹丕等人随朕先去荀彧那里。”
让曹昂接管他的军队,算是刘辩能做的对曹操最大的信任。曹操也没有再辩解什么,与曹昂、曹洪交待几句,就随着刘辩离去。
郭嘉突然冲出军阵,追着刘辩求情道“微臣请求追随曹州牧前往!请陛下恩准!”
郭嘉能谋善断,或许他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把他留在曹昂身边也是个隐患,刘辩便点头同意道“那就一同前往吧。”
当天夜里,荀彧帅帐内,刘辩、荀彧、刘备、刘岱四人在帐内商议,刘辩将密信丢在案桌上问道“曹孟德的行为,几位怎么看待?”
刘备先起身说道“现在各种证据都指向曹孟德,而且私扣弘农王是事实,微臣建议暂将曹孟德等人扣押,且兖州是重要州郡,又是曹操的大本营,需要尽快来一重要人物来接管镇场。”
刘辩没有表态,望向荀彧。
荀彧起身对着刘辩跪道“微臣说句大不敬的话,私扣弘农王,不算大错,毕竟陛下坠崖,想大汉江山不乱,最好的办法就是弘农王尽快即位,此刻确保弘农王的安全无可非议。最大的问题是曹孟德到底有没有参与谋害陛下,若真有,则必须快到斩乱麻,抹除曹操在兖州的势力。若曹孟德是被冤枉,则必须快速平反昭雪,不得拖延,否则兖州人心寒凉,袁家和孙策等人趁机反扑,也是危矣。”
“这正是朕所忧虑的,兖州不能乱了。一旦兖州生变,袁家三兄弟一定会放弃内斗,三人合力,冀州还是祸害。再加上孙策周瑜等实力,豫州、扬州难保,荆州再响应,怕是关外之地都要丢失。”刘辩忧虑地说道。
“你们三人觉得孟德是否谋反?直说无妨,朕不论罪,必须都说,不要藏着掖着。”刘辩心中苦闷,孙策的话,周瑜的信,左慈的预言,不断回荡在脑中。想起曾经自己玩个三国杀时常都错杀忠臣,现如今,一个封疆大吏,朝中柱石,一旦错一步,自己恐将万劫不复。
刘岱因刘繇叛乱没被追责继续被重用,一直感激刘辩的恩情,最先表态,跪地道“祖宗江山为重!如今善恶难分,但是时局为难!微臣愿做这刽子手,日后汉室再兴,若真是冤杀曹孟德,微臣也顶罪抵命,陛下到时再封赏他的子孙就是了!”
刘辩吃惊地望着刘岱,更让刘辩震惊的是,荀彧和刘备则是一脸淡定,似乎这的办法早在他们意料之中,“难道这就是无情帝王家?”
刘备也出列答道,“私交上,臣不相信。但是种种证据面前,臣以证据为准!”
荀彧一脸忧愁,悲叹的来回踱步,他的焦虑已经表明了他的心迹,但是杀死曹操的话,他也的确说不出口,突然荀彧谏言道“臣想起来,奉孝也一同前来了,可否听听他的想法?”
“可郭奉孝是曹操的人!”刘岱拒绝道。
“速传郭嘉!”刘辩果断命令道,正史上的郭嘉,每逢大事不糊涂,独有超长的见解,或许他真的能为刘辩答疑解惑。
郭嘉被两名兵卒带入帐内,一入帅帐,郭嘉就大笑道“陛下和众位商量好了,谁做那个刽子手去杀曹州牧了?”
刘岱被说的脸红,低眉不敢直视郭嘉。刘备和荀彧惊讶对视,视乎再问,“是你透露的?”当时两人从彼此眼神中都看出来,并无人透露消息。
刘辩则是心中大喜,郭嘉一语猜破他们的讨论,那么想必,他心中早有想法。“郭奉孝何出此言呀?”
“曹大人冤不冤枉不是最重要的,兖州不能乱才是真的。那么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朝廷合法的、快刀斩乱麻的收回兖州。”郭嘉自信地说道。
刘辩鼓着掌,“很好继续说下去。”
郭嘉上前一步,恭敬地作揖道“微臣说不说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你想不想听!”
“朕有困惑,所以才想听众爱卿为朕解惑!”刘辩坐回帅座,严肃地回答郭嘉。
郭嘉听完,嘴角微笑,他知道,这个皇帝真不昏庸,“陛下是否可让微臣看下刘使君带来的密信?”
刘辩指了指案桌上的信,说道“就在这里,你看就是了。”
郭嘉上前,拆开观瞧,片刻大笑起来,对着刘辩作揖答道“臣有三点,可证明曹大人是被冤枉的。”
“快快说来!”
郭嘉扬起手中信件说道“第一铁证就是这封信,应该是周瑜故意伪造的。虽有周瑜私印,但是此等重要信件为何没有日期落款?”
刘备一惊,上前查看,信中真无落款,暗道“此等重要细节自己怎么着急忽视了!”
“周瑜会这么做,应该就是他也是临时接到孙策坠崖出事的消息,但是他也不清楚具体日期和情况。周瑜是大局观的人,他定是想抓住这个机会,用离间计,让我们内乱内斗。敢问陛下你是何时坠崖?使君你又是何时得到这封信的?”
刘辩细细回忆“朕坠崖应该是九月廿二。”
刘备听闻一头虚汉,结巴道“臣...臣的密探是九月廿四得到此信,随即带领白耽军日夜赶来。”
“那么时间上就对上了!”郭嘉将信件放回案桌继续说道“第二个证据,曹昂、曹节等都不知情。谋反是多大事情,曹大人又怎么会隐瞒子嗣,就算要隐瞒也会派人将他们看管起来以防坏事。明显的,曹节救夫,曹昂护驾,更能证明曹大人并无反意!”
“继续!”刘辩听得心中豁然开朗,命郭嘉说下去。
“第三点,也是更明显的。若曹大人要反,何须与孙策密谋在泰山动手?兖州地界哪里不可以?”
“那你怎么解释孙策知道陛下在泰山?”刘岱质问道。
“哈哈,泰山郡杀太守许攸!闹得这么轰轰烈烈!孙策想不知道也难吧。”郭嘉笑道。
刘辩四人听着郭嘉解释,一语点醒梦中人。刘辩欣喜说道“幸有奉孝也!为朕拨开谜雾呀!”
郭嘉收起笑脸,正经严肃说道“陛下,曹大人嫌疑解除,我等的危机才刚开始!豫州和扬州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