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让众人都有些纳闷的是……这棺椁里面,竟然还有一副小棺。
当然,说是小棺,只不过是对比这外层的大棺椁而言的。
这副小棺的大小,依旧是比寻常的棺材要大上不少,足有一人多高,且就在这大棺中间的位置,似乎与大棺连在一起。
李世民与刘彻率先落到那小棺旁边,并松开了抱着刘彻的双手。
见众人全都眼神纳闷,他却是沉声道:
“大家不必惊奇,你们应该也是知道的,这‘棺’与‘椁’,本就是不同的东西。”
他先是指了指刚才四壁倒下的外层道:
“这外面便是‘椁’。”
说着,便又指了指眼前一人多高的小棺道:
“而这内层则为‘棺’。”
“而且据我猜想,这里面应该还有不止一层。”
“按照形制来说,士为一椁一棺?。”
“大夫为一椁二棺?。”
“诸侯一椁三棺?。”
“至于政哥……应还要高一层,为一椁四棺?。”
“除了已经打开的‘椁’外,这‘棺’的最外层为‘大棺”?,其次‘属棺’,再次‘拖棺’,最后一层装殓尸身的棺由皮革包裹,也称作‘革棺’。”
“当然,眼下看起来这副棺椁都是由青铜而制,最后一层是否是皮革包裹的‘革棺’我就不知道了,若还是青铜,那就应该叫‘铜棺’。”
李世民所说的这些,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清楚。
毕竟这乃是属于‘礼’的一部分,虽然秦的礼法与后世可能不太相同,但也是代代相传的,就算有区别,也不会太大。
此时李世民说完后,刘彻直接上前去,伸出双手按在眼前‘大棺’的顶盖上,稍一用力,顶盖便被他推开。
顶盖再一次落地后,这大棺与刚才的外椁一样,四壁也纷纷倒下,却是果然如李世民所说,里面还有一层青铜棺。
这应该就是‘属棺’了。
刘彻没有多言,再次上前将其推开,里面再次出现一副更小的,应是第二层的‘拖棺’。
就这样一连推了三次,顶盖与四壁也落地了三次,终于露出一个正常大小的棺来。
这应该便是最后一个棺了。
毕竟里面若还有更小的,就不够装人了。
眼前这棺依旧乃是青铜材质,外面并无皮革包裹,看起来应该叫其‘铜棺’。
这铜管尤为精致,其上花纹繁复,刻有栩栩如生的龙形雕纹与玄鸟图腾,更有形似九州的山川河流,威严大气,古朴庄重。
刘彻深吸口气,再次将手按在顶盖之上,打算一鼓作气将之打开。
只是这一次,他却发现无论如何用力,竟也真的不能将其推动了。
他有‘力’字加持,力气其实是远远超出所谓的扛鼎之力的。
此前不管是举鼎和推棺盖,他连三成力都未用。
但此时,他一连数次都使出了全力,眼前的棺盖却纹丝不动,连撼动也没能做到。
这一情形,无疑让刘彻倍感讶异。
其余人也是如此,纷纷露出不解和忧心神色来。
目前也就刘彻有‘力’字加持了,他都无法打开这最后一层铜棺,还有谁能做到?
眼下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差最后这一步,难道……又要就此止步?
可现在,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打开这铜棺了!
却是众人全都神色复杂之时,项羽突然走上前来将刘彻和李世民挤开,站在了铜棺之前。
“我来试试!”
说着,他双手放在铜棺顶盖之上,猛然发力。
见他如此,众人神色再一次充满了些期待。
毕竟……谁知道项羽是否是真的能打开这铜棺之人?
他从举鼎开始,过程就充满了奇异。
说不定真的跟这地宫内,跟这嬴政的试炼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是以此刻众人心中也都在猜想——作为大秦帝国的掘墓人,他是否也是始皇嬴政的开棺之人。
但……很可惜,项羽一连用力了数秒,那铜棺依旧纹丝未动,没有任何开启的迹象。
而项羽也没什么气馁,见推不动,便很快又退回去了。
他现在倒是很看得开,站在刘邦跟前后,便抱着膀子沉声道:
“还是你们来想办法吧……我真的尽力了,可这棺怪异的很,恐怕要想打开它,与力气是无关的。”
项羽刚说完,却是李世民突然看向这铜棺棺头的那一面,疑惑道:
“应该……是有机关的。”
“你们看,这里有一处凹槽。”
他这一说,顿时便有几人凑上前去。
却是刘彻看着那凹槽内部,瞪大双眼:
“这……”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凹槽底部刻着的,这是那传国玉玺上的字?”
顿了顿,他接着道:
“凹槽大小与那玉玺也差不多,莫非,是要用玉玺来打开铜棺?”
刘彻说完,李世民直接点头:
“应该是了,打开这最后一层铜棺,应该是要用到玉玺。”
“这倒也合理。”
“不过,那玉玺此时在外面政哥的手中,我们如何能拿到?”
此前众人都看见过,外面那个征战天下的嬴政,是一手持剑,一手捧玺。
剑乃是秦王剑,亦或者说是辘轳剑,而那玺,则就是传国玉玺。
而且还是无缺版的传国玉玺,这里还是有很多人都见过并认识的。
只是此时那玉玺却是被嬴政捧在手里,而且他身边还有他的禁军侍卫寸步不离,别人是无法进得去他身边的。
想要取到……怕是有些难。
李世民刚说完,却是朱棣道:
“这个简单!”
见众人望向自己,朱棣嘿嘿笑道:
“二凤,你不是会飞吗?你直接带我去外面找政哥,我操纵大风从他手里将那玉玺给卷来不就行了?”
“卷完咱们就跑,反正你会飞,他就是想追也追不上。”
李世民皱了皱眉:“但外面那个政哥……好像也会飞的。”
朱棣撇撇嘴:“那怕啥?他要敢追,我用风吹翻他不就行了?”
要说他这想法还真是挺合理,虽然有些不道德,但总归也是个能解决当下困境的办法。
于是李世民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
见李世民点头,朱棣张开双臂:“来吧二凤,走吧。”
李世民见他这样,有些纳闷道:“你张开手臂作甚?”
朱棣:“抱我飞走啊……就像你刚才抱刘彻那样,把我抱在身前!”
李世民满脸无语:“刚才那是要让刘彻推顶盖才那样抱他,现在咱们是要赶路,我还抱你作甚?”
说着,李世民不情不愿的转过身来背对着朱棣,并微微弯腰:
“赶紧的吧,别废话,我背着你去!咱们快去快回。”
朱棣见此反而更加开心了,一个箭步便跳到李世民的背上去。
同时笑道:“二凤啊,你可扶稳了我,你背着的可是大明的天命!”
李世民黑着脸,并未答他,而是朝着众人看了一眼,沉声道:
“诸位且先稍等,我们去去便回。”
说完,他便背着朱棣腾空而起,朝着二层广场飞去。
很快上去后,李世民刚要朝地宫开口处飞出去,却是不知看到了什么,突然又落了下来。
众人顺着李世民和朱棣的目光看去,却是看到那地宫入口处,竟也有一人背着另一人,从入口直上了二层广场。
那人并未飞在天上,而是在地面跑着,步伐快到几乎看不清,速度也是比李世民飞着的速度快了不知多少。
眨眼间便冲到广场中间,停到了李世民的跟前。
也是在这时,众人才看清了那进来的两人的样子。
朱标最先叫道:
“是扶苏兄……”
“是大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