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英雄林则徐】
刚刚斥骂完就在天幕上看到自己名字的林则徐懵了:“禁毒英雄?我?”
不止是年轻的林则徐懵逼,各个位面的林则徐也很懵。特别是年老的林则徐,迫切的想要知道后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禁烟之举的。
【他是民族英雄,虎门硝烟、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然而一百年来却争议不断。有人说他是包青天在世,也有人说他的禁烟之举惹出了鸦片战争,那么林则徐为何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又为何成为华夏近代屈辱史的开始呢?】
【林则徐是福建侯官县人,1785年出生,少年时他家境贫寒,连温饱都很勉强。然而贫困的生活并没有磨去林则徐的斗志,反而让他的心智更加坚定。20岁时林则徐考中举人,但是进京考了两次会试都没能考中,直到1811年,时年27岁的林则徐才考中进士,正式开启了仕途之路】
天幕下整个侯官县都沸腾了,这个被誉为民族英雄的人居然是他们这边的人,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啊!这说明他们这地方人杰地灵啊,出了个流芳千古的名人,这说出去多有面子,其他地方的人见了他们谁不羡慕?
而清朝某个位面刚刚结束了会试,主考官大人惋惜的摇摇头:“也不知道这次的会试有没有林则徐这个人,本官还真想瞧瞧这禁毒英雄是个怎样的人呢。”
他身边的人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有一个叫林则徐的学生,一查果然有这个人。
几人着急忙慌的想看看试卷上的内容,皇帝的谕旨就到了,言明要看看林则徐的卷子。
然后20岁的林则徐的卷子就这样出现在了皇帝的桌上。此时的林则徐还不知道接下来他的命运即将被改变,还沉浸在自己未来会二次落榜的悲伤中。
【林则徐自幼就非常崇拜岳飞、文天祥等爱国忠臣,入仕以后更是怀着济世救民、匡扶社稷的志向要为生民立命、为太世开太平。他每到一地为官都收到当地百姓爱戴,被称为“林青天”!1823年,林则徐出任江苏按察使,大力整顿吏治,救济百姓】
【也就是在此期间,林则徐认识了一种比刀枪火炮还要可怕的东西——鸦片!道光时期,鸦片在中国泛滥,英国政府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打开倾销市场,于是通过走私鸦片的形式传入我国,继而泛滥成灾、烟馆林立,英国攥取了大量白银,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林青天吗?”看着天幕上眼神坚定、为国为民的林则徐,道光帝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破格录取林则徐为官!
但这样做未免对别的考生不公平,所以他并不打算让林则徐以进士的名额被录取,而是直接任命为大清的“禁毒大使”,先让他在朝中学习一段时间,等时机到了再让他主管禁烟一事,也算是成全了他在后世“禁毒英雄”的美称了,同时还能禁止民间的鸦片,何乐而不为呢?反正走那条路对他来说都是双赢!
【英国的行为给无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人因吸食倾家荡产、形销骨立,就连清朝的贵族、官员都有不少人吸食鸦片,有些甚至还参与了鸦片走私。当时不少有识之士都意识到鸦片的危害,极力呼吁禁烟,然而走私鸦片的生意牵扯到的利益集团太多,迟迟无法推进】
【林则徐在江苏为官期间大力主张禁烟,他认识到社会风气败坏的病根都在鸦片上面。然而当时官场贪污成风,生性正直的林则徐深感为政艰难,曾几次归乡养病。当时在位的道光帝对林则徐颇为重用,对他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去湖北、河南、江苏、广东为官】
天幕下的众人翘首以盼:“后来呢后来呢?禁烟成功了吗?”
“笨!肯定成功了啊,你没听天幕说他是禁毒英雄嘛?没成功能叫英雄?”
“......你说得有道理...”
【由于林则徐办事得力、成绩斐然,于是在1838年被道光帝召至京城,以两广总督、钦差大臣的身份去广东查禁鸦片。若是要查禁鸦片,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和英国人起冲突,然而当时的紫禁城中无论是道光皇帝还是大臣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他们看来,英国只是外夷,根本不足为惧。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注定了林则徐日后的悲剧命运。林则徐一到广州,就雷厉风行的发布了禁烟令,大力查禁鸦片。在此之前,广东也实行了禁烟,但都没有取得成效。想到其中的缘由,林则徐直接来了招釜底抽薪,强令外国商人交出走私的鸦片】
天幕上,林则徐面色冷峻,屹立在港口指挥台上,海风猎猎吹起他的官服衣角。“传令下去,即刻派兵包围商馆区,严禁鸦片交易,一只鸦片箱也不许流出!”他的声音坚定而洪亮,如洪钟响彻海面。
刹那间,士兵们队列整齐,脚步如雷,迅速奔赴商馆周边。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盾牌紧密相连,将商馆围得水泄不通。商馆内的外商们原本还在盘算着如何继续偷运鸦片,此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慌乱失措。
“你们这是非法的行为!我们要向本国政府抗议!”一名外商在商馆窗口叫嚷着,满脸通红。林则徐不为所动,他目光如炬,直视商馆大门,高声回应:“尔等将毒物倾销我中华,致我百姓身心受害,田园荒废,此乃不仁不义之举。吾等所为,乃保国安民,天经地义!”
封锁线前,士兵们严阵以待,对任何企图冲破封锁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一些外商妄图偷偷派人传递消息,均被士兵们敏锐察觉并扣押。
林则徐一边指挥着封锁事宜,一边组织人员清查商馆内鸦片存货。“仔细盘查,莫要放过一箱一篓!”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馆内的外商们渐渐意识到,这位钦差大臣禁烟的决心坚如磐石,他们在华肆意妄为的日子即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