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筑基心得,乃是杨成花费了不少心血写成的。
在这本心得里面,他详细地讲了筑基的过程,并且讲解了自己在筑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第一步,在筑基丹的作用下突破。如果一颗不够,就需要第二颗、第三颗,这因人而异。筑基丹品质越好,对筑基的作用越大。
“我当时筑基,足足用了三颗筑基丹才突破屏障。”
第二步,丹田之海轮廓形成。这个轮廓的大小,决定了筑基之后的丹田之海的大小。决定轮廓大小的因素,一个是筑基丹的品质,另一个便是炼体。
“我的炼体境界达到小成,真切地感受到炼体的作用。强大的肉身能使得丹田之海的扩张提供能量来源。”
“据先先辈筑基心得记载,有两种丹药对丹田之海的轮廓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一个是极品筑基丹,另一个乃是筑道丹。我筑基之时并没有这两种东西,所以我感觉到,丹田之海扩张受到了限制。不失为一种遗憾。”
第三步,筑基灵液产生。筑基灵液产生的速度和数量,决定了最终丹田之海的大小,需尽快填满轮廓的底部,因此需要大量灵气补充。因此,筑基之前需多准备快速补充灵力的丹药或天材地宝。
“但此时不宜服用筑基丹,因其能量狂暴,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我当时就因为误服了筑基丹,差点功亏一篑。”
第四步,丹田之海的收缩。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填满丹田之海的底部,丹田之海的轮廓就会缩小,直至灵液所形成的轮廓。
“根据记载,如果有筑道丹,会抑制萎缩,给自己增加时间。但我并没有这样的丹药,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丹田之海的轮廓萎缩。在这个过程中,加大灵力输入,加快灵液的转化至为关键。”
最后,丹田之海会形成一道道波纹,每两道波纹之间尺寸为十寸。道纹越多,丹田之海也就越大,筑基品质也就越高。
李元吉接过心得笔记,双手微微颤抖,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笔记上的文字,入神地看着,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
杨成耐心地等待着,直到他看完,才缓缓说道:“回去慢慢感悟。这里面的条件达成得越好,筑基品质越高,不可盲目筑基。”
“多谢黑师兄指点。”李元吉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
杨成又将筑基心得分别递给黄游坚和赵重贞一人一份:“你们也是一样的,回去好好看看。希望对你们筑基有用。”
见二人收下,杨成才拿出两个玉瓶:“你们两个都是三灵根。想来两颗筑基丹,应该足够。我每人给你们两颗上品筑基丹。希望你们也能够筑基成功。”
“多谢黑师兄成全。”黄游坚和赵重贞激动地接过玉瓶,激动异常。
杨成并没有给任何人筑道丹。
并非他刻意藏私,而是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甚至可能改变整个荒泽州的格局。
不过,他打算通过探宝的形式,让筑道丹流出去一些。
出世一种丹药,比直接让丹方现世引起的震动小一些。
刚刚,杨成对这三人进行了一番试探。
黄游坚和赵重贞表示筑基之后想去灵兽峰,这意味着他们愿意追随自己。所以杨成才给了他们相应的机缘。
而李元吉没有选择追随自己,而是前往其他峰,这也在杨成的预料之中。
李元吉乃是气运之人,自然不会轻易追随他人。但是两人可以作为交心的朋友,将来行走于修真界,这也是一种助力。
……
杨成分享了他的筑基心得,初衷仅是助几位朋友一臂之力,好让他们顺利踏上筑基之路。
然而,世事难料,这份心得不知怎的,竟悄然流传开来,一跃成为炼气修士筑基之时不可或缺的秘籍。
同时,“黑风”之名,也随之响彻整个修真界,成为了无人不晓的传奇……
……
杨成自然不会预料到将来之事,此时,他已经回到了内门灵兽峰的洞府。
洞府内,灵气氤氲,四周静谧无声,只有偶尔冰蓝冰蛇小兰的动静,为这片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杨成深知,自己刚刚踏入筑基期,就像一只初出茅庐的雏鸟,羽翼未丰,许多法术和武技都还不够纯熟。
因此,他一回到洞府,便全身心投入到修炼之中,决心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
他盘膝坐在蒲团上,手中捧着一本古朴的典籍——《筑基法术汇总》。
这是玄羽真人赠予他的珍贵之物,里面记载了筑基期修士常用的各类法术,每一门都蕴含着深厚的修炼智慧。
杨成每天都会从中挑选一到两个法术进行学习,并对之前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和练习。
今日,他的目光落在了“御风术”上。
御风术,乃是风属性的一门基础法术。
风属性灵力由木、水两种属性灵力变异而来,因此风元素与木、水、风三种灵力都较为亲近。
若修士没有这三种灵根,便需先将自身灵力转化为其中一种,才能施展御风术。
御风术的妙用在于,修士可以借助风元素的力量御空而行。
虽然这种飞行需要持续消耗灵力,无法长时间维持,但在战斗中却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尤其是在逃命时,御风术的爆发力极强,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高的速度,比御剑飞行更为灵活。
毕竟,御剑飞行时,修士若只能控制一把飞剑,便难以在飞行中同时使用飞剑施展攻击手段。
杨成五行俱全,修炼御风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缓缓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丹田,开始运转灵力,尝试与周围的风元素建立联系。
起初,进展并不顺利。风元素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四处乱窜,难以掌控。
杨成的灵力刚一靠近,它们便迅速散开,仿佛在与他玩捉迷藏。
他不断调整灵力的运转方式,时而轻柔如春风拂面,时而迅疾如狂风骤雨,持续用不同的节奏去引导风元素。
终于,在多次尝试后,风元素开始听从他的指挥,缓缓向着周身汇聚。
杨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成功了,虽然只是初步掌握,但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他站起身,轻轻一挥袖袍,周身的风元素随之涌动,托起他的身体,缓缓升空。
虽然飞行的高度和速度都还十分有限,但这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御风术的玄妙之处。
接下来,只需每日坚持练习,御风术的运用便会越来越熟练。
……
御风术学会之后,杨成又将目光投向雷击术。
看到雷击术,杨成不由想起在灵虚秘境中获得的天雷宗秘法——伪雷灵根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