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轰——

民间迅速炸开了。

“真的能够向朝廷借钱而且没有利息?”有人迫不及待道,他家长辈近日来眼看不好,但是家中实无余财,一直在为可能的丧葬费用发愁。

要是朝廷真的能够借钱给他家的话……他家要借的也不多,十天时间也不是不能还上。

“我觉得不太好。”有人道,倒不是觉得丧事借钱不行,只是觉得这个政令存在水分,“或许朝廷说是不要利息,但是那些官吏呢?咱们不得给他们点好处费?不然人家就不借给你……”

这种事情又不少见。

一旁人早已对朝廷失去了全部信任,连忙道:“对啊,这不还说王莽出问题的改革不只是土地吗,说不定这个什么五六也是失败的。”

有人幽幽道:“这只是说控制物价,可没见说要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商人有什么惩罚措施……”

而且,那些官员真的会好好地控制物价吗?他们真的不会和大商人们勾结到一起去?

【当然,有点分析能力——比如大家的语文的阅读欣赏能力,就能从这些内容中看出问题来。】

一道红色的痕迹划在了各个重点内容下面。

【首先是五均的问题。说是设立五均官,那么这些五均官是否可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

【想要改革,选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王莽能够挑选出来合适的执行政令的官员人选吗?一旦这些官员存在一点其他心思,政令就会被执行的乱七八糟,甚至变成一个新的剥削百姓的方式。】

【而关于五均官的任务,同样有问题。比如这个按照经营情况来收税,具体章程和标准怎么样?如果官员们执行中出了什么问题,有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如果官员故意多收,有没有相应的上报报案方式?有没有监督机制?有没有惩处方案?】

【再比如评估物价,如何保证官员们不和商人合流,共同抬高物价,打击低价的商人?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王莽有没有能力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处置?】

【至于六莞和赊贷,同样存在的很重要的执行问题。】

【一旦难以按照政令认认真真执行,那么朝廷能够补救吗?有没有预估过一旦相关官员脱离控制,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改革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少有些志向的皇帝和官员们,都默默地听着这一连串的质疑。

而这些质疑,没有一个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也没有一个不需要去思考——改革方案的设置是一方面,需要细细思量,需要对市井朝堂都有切实的了解;

但是想要能够改革成功,方案并不是全部,还有另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是用人。

如何挑人?如何用人?

天下的官员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清正廉洁之辈,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愿意支持改革。或者说,大部分官员都不清廉,大部分官员大约也都不愿意改革。

这关乎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况且他们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是一个紧密联结的大网,若是某个地方官场或者某个派系动一动也就罢了,但是若是将整个天下都震动一番……他们就会无比团结。

而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即使不管这些人廉洁与否、愿意改革与否,他们的能力都是存疑的——贪污腐败不愿改变也就算了,可这些人中有许多都还是草包废物,什么都不会做!

维持日常的状态勉强可以,但是一旦要改革,那就简直是彻底崩溃。

而用人,不仅是要尽可能挑选出愿意支持改革的人,还需要将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剩下那些普通官员,还需要尽可能地调动起来、监管起来;至于朝堂之中位高权重的反对力量,还需要想办法压制……

以及,非常关键的与百姓直接对接的官员。

百姓们不懂改革方案,也不怎么识字,朝廷要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通过这些底层官吏来传达;具体执行,也要由他们来行动。

“王介甫当年在用人方面也出了问题啊……”明朝,在一个亭中,一名中年男子叹道,亭子中还有另外四五名中年人。

当年王安石改革,其他方面不提,在用人方面确实是出了不小的岔子,特别是在这些个底层官吏身上。

【而王莽显然没有考量到这些问题。又或者,他想到了,却没有办法去处理,只能听之任之。】

【五均也好,六莞也罢,推行这些政令所依靠的全部都是富商大贾,与各地官员联系紧密,如何能够正常执行这些政策?】

【当地官员和富商反倒是进一步大发横财,他们利用五均来低买高卖,囤积粮食布匹,甚至进一步将官府府库中的东西也都腾挪了出来。】

【而百姓们不仅没有体会到改革的好处,反而更深地遭受到了迫害。由此,他们对于王莽的改革的愤怒与不满,更上一层楼。】

王安石本人也在思考这些问题。

朝堂中央,只要能够争取到官家的支持,那么问题就能够小许多,他也不是没有应对的手段;但是放到地方官员身上,从一地首府到底层小吏……

他还真不能保证,这些人会不会借着改革的政策来为自己渔利,将原本为了民生的好政策一下子变成一个让百姓更加困苦的政策。

他确实不能保证,因为这些地头蛇们离得太远了,他如何也不可能自己日日盯着的。

那么,寻找一个能够监督的方案?

官员之间彼此制衡——不太行,大宋本来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制衡就已经非常多了,导致官员数量也相当之多,这些官员们也早就已经突破了原本的制衡机制,沆瀣一气,互相掩护。

那么,在官员之外找一个方法来制衡……那不就是类似于皇城司的机构吗?

如今的皇城司的职权已经相当之大,除了刺探敌国情报、监管武将之外,也监察民情和官吏情况。

但是……

他还是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案吧。

【另外一个重要改革,也是一个掀起巨大风浪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我们首先说明,王莽的新朝共计十五年,若是算上他立太子刘婴摄政的三年,就是十八年。】

【在这十八年之中,王莽总共把币制改动了四次。】

秦朝众人目瞪口呆,就连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丞相诸公乃至皇帝本人都是如此。

嬴政原本觉得自己的人生足够波澜壮阔、经历丰富,但是现在看来,他确实是见识还不够多样,眼界还不够开阔。

不仅是对六国遗民他们的反抗能力有了错估,就连对于一个登上高位的公卿皇帝能够干出什么事情来,都不够认识充分。

——十八年,把币制改革四次!

这是什么概念?

嬴政虽然不是什么专业的经济人才,但他也完全能够想象到这样做之后天下的混乱程度。

若说西汉原本民不聊生已经足够混乱,那么在王莽这么大刀阔斧左改右改之后,混乱程度将会远超从前。

这还说什么解决西汉末年的问题?这哪里还需要解决,这分明是想要来个大的。

这种事情即使是放在大秦,也绝对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六国百姓都不需要再等什么他死后了,他活着估计就能选择造反。

而若是战国时期的秦国这么搞,那么恐怕其余六国国君半夜睡着都能笑醒。

李斯呆滞地喃喃道:“他到底是怎么登上三公之位,获得那么多赞赏的?”

这种脑子不正常的人,凭什么能够登临高位?

那个西汉整体看来果然是完蛋了。

改革币制本身并不是一个绝对错误的事情,特别是在地方豪强日益壮大的时候,重新改革币制,就可以看作是在尝试将铸币权再度收归中央,削减地方大族的势力。

但是一连改四次,那就是脑子有大病,是在给那些个地方豪强增强力量去了!

【第一次是在他登基的前一年。】

【在通行的五铢钱之外,他一口气直接发行了三个新的货币,分别是错刀、契刀、大钱。】

【不仅发行的数量和种类多,就连币值都要远大于长久通行的五铢钱,这导致通货膨胀,民间大量涌现私铸。】

【见此,在他登基当年,王莽又改革了一次币制。】

【他直接废除了自己刚刚发行不久的刀币,同时还宣布废除五铢钱,只留下大钱,又加了一种小钱。】

【但是这两种货币在实际中都不为百姓接受,大家纷纷在暗地里继续使用五铢钱。】

【王莽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币制,觉得还是自己改革的不够深刻,于是在登基的第二年,他干了一件大事。】

【与原先发行三种或者两种货币不同,这一次,他干脆发行了二十八种货币,即宝货制。】

【这二十八种货币共有五种材料,分别是金、银、铜、龟甲、贝壳;相对应的分别是黄金、银货、龟宝、以及贝货、再加上均用铜制作的钱货和布货。】

【而从币值上划分,则共有二十八种,金一品,银二品,龟宝为四品,贝货是五品;钱货和布货分别是六品和十品。】

【以上,这样见鬼的币制,只是说一说都觉得混乱无比、复杂万分,更何况实际使用?】

【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能够体会到这样的币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一旦真的推行的话将会在生活中造成的巨大不便。】

【我也搞不懂王莽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家简简单单的就不好吗?非得来个花样?过日子要的是方便顺手,而不是名目繁多。】

【而果不其然,此改革一出,民间完全不理会,大家纷纷继续悄悄使用五铢钱。】

【但是,对于百姓而言,朝廷这样胡搞乱搞,即使他们有一定的应对方法,但是实际生活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币制混乱,财富缩水,官府趁火打劫,富商地主疯狂压榨……】

【完完全全是水深火热的境地。】

【王莽的宝货制在实际上被迫废止,但是他并没有歇了想要改动币制的心。】

【在他登基的第四到第五年间,借着改元的机会,他再度革新了币制——既宝货制废除之后,又干脆废掉了已经用了几年的大钱和小钱,而新铸货布和货泉。】

【货泉的重量相当于五铢,而货布的重量相当于二十五铢,但是二者之间的兑换比例却和重量不一致,一个货布可以换来二十五货泉。】

【这可以说是在改了一圈之后,又重新和五铢钱挂钩,但又没有完全挂钩。】

【至此,王莽的货币改革总算是走向了结束。】

【但是这一系列操作给民生的伤害是巨大的,每一次改革都有大量的百姓破产甚至负债,且物价飞涨,百姓的财富也在不断地缩水;

同时,为了推行新币,王莽在常规的禁止私铸之外,将家中存有铜和炭的百姓,都统统判定为私铸货币,并且五家连坐。】

【总的来说,和王莽的这种混乱的币制相比,就连我们津津乐道的大明宝钞都要退一射之地;而历史上的各种币制改革,都能在其面前抬起头来。】

朱元璋感觉后面这绝对不是好话。

王莽这玩意儿搞出来的币制是个什么情况,他也搞明白了,而有着丰富的民间生活经验的朱元璋自然能够想象得到这种混乱的币制会造成的情况。

因此,他对于王莽的这一改革的评价是绝对负面的,同样认为王莽是没事儿找事儿,瞎搞乱搞。

但是大明的宝钞又怎么了?

把大明的宝钞和王莽的币制放在一起谈,本身就绝不是什么好评价。何况那什么“津津乐道”……

可问题就在于,大明的宝钞有什么问题?这不是好好的吗?他老朱也好、朝廷也好,可都没有像是王莽这样没事儿就瞎搞啊!

而且纸钞这种东西,也不是他们大明第一个用的,这玩意儿也早就有了不短的历史了。

——————

注:货布,其实就类似于春秋战国一些诸侯国的方足布、圆足布之类的货币。

以及,总之,那时候的百姓是真的倒霉啊……太惨了,碰上这么一个搞经济的人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