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司务长的询问,姜政委摇头,“不知道,但是想来陈美娜在,应该问题不大。”
赵向锋没吱声。
后面的何菊香她们,早已经把合作社给打扫干净了,都在焦虑的等待着。
“如果美娜他们这次出海不顺利,我们是不是就不能不能再上班了?”
合作社一共要了六个嫂子来帮忙,但是来的却是十几个,哪怕是义务帮忙,她们也愿意。
在海岛能够有一份工作,她们比谁都珍惜。
“少乌鸦嘴,等会他们回来了,就知道了。”
何菊香到底算是老大姐,她一说,大家顿时安静了下。
船上。
回来的时候,船靠岸到码头,便有人带消息去合作社,“船回来了,船回来了。”
这话一落,乌压压的人头,瞬间往码头去赶。
就连远在办公室的路师长,得到消息,也都跟着出动了。无他,合作社关乎着海岛部队的未来。
若是能盈利,能赚钱,他们势必能扭转现在这个尴尬局面。
等一行人到了码头后。
大船已经靠岸,货已经在往下卸了,当大批大批的鱼获,被运送到岸边。
所有人都跟着松口气。
只要能有鱼回来,那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亏空。
船上的人卸货,陈美娜从上面下来,赵向锋站在那接她,借着赵向锋的力度,陈美娜跳了下来。
“怎么样?可还顺利?”
陈美娜点头,“还行,先把这船上的鱼获卸下来,我们下午还要出去一趟。”
一天两趟这是最基本的保证了。
当然,这是不下雨,没有大海浪的前提。
“下午还去?”
路师长有些意外地问了一句。
陈美娜嗯了一声,“我们早上五点多出发的,现在也才十二点多,中午大家吃个饭休息一会,到了下午四点多我们在去一趟。”
“下午的鱼获可能没上午好,但是能捞到一些海岛,紫菜,虾子这些也不错。”
路师长想说第一次开张,不用这般辛苦,但是看着大家言笑晏晏的脸,到底又把这话给咽了回去。
“这次捕了多少?”
陈美娜,“黄花鱼大概有五六百斤,青衣带鱼石斑加起来有千把斤?具体还没称重,一会让合作社的嫂子,拿一个磅秤过来,大家过重。”
这话一落,何菊香和司务长他们便抬过来了,一台磅秤。
大家热火朝天的过程。
等全部称完后,估计了一个数量。
“黄花鱼五百零三斤,青衣这些有九百斤,带鱼,石斑加起来一百斤左右,这次出海捕捞了一千五百来斤的鱼。”
说实话,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收获了。
就是苗氏船行出船,也不一定能保证能打捞到这么多的鱼获啊。
“不过,这些鱼怎么卖?”
光有了鱼获还不够,还要想办法卖出去。
陈美娜抬手看了看时间,“让供销社,国营饭店,百货大楼三个单位的人来挑。”
“除此之外,还有肉联厂,纺织厂,公安局这些地方,问问他们后勤要不要。”
“我们先内部出一批,出不完,剩下的再来想办法。”
一千多斤鱼看着多,但是海岛市内的单位,都有十多家,但凡是好单位都会有自己的食堂。
光内部消耗这一部分,就足够把这一批给瓜分了去。
“人都在这里呢。”
司务长身为后勤人员,他自然有自己的人脉关系。
“我们这些人一般来说,是要渔民送货去单位食堂的,但偶尔我们也会自己出来采买,因为让老是让一家渔民送货上门,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偷奸耍滑,用差的海鲜和菜,来代替好的海鲜。”
但凡是采买过的人都晓得这个道理,说到底,渔民是好渔民,但是时间久了,就不好说了。
人都有私心,这些渔民也不为过。
陈美娜听完,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我们不做上货上门,而是让对方定期来采买?”
司务长,“对。”
“严格来说,我们这些人吃过亏后,其实不太相信别人送货了,我们更喜欢自己采买。”
“这样吧,以后卸货后,就直接在码头开始卖?卖不完的在拖回渔业合作社?”
免得还要跑两遍。
陈美娜是赞同的,“但是这么多鱼——”
“就放地上堆着就成,刚打捞回来的鱼,当天卖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卖不完。”
陈美娜倒是干脆,“卖不完就晒咸鱼,或者是做成鱼罐头,这个不用担心。”
她让人把摊位摆上,卖货的时候,就需要这些嫂子们来帮忙了。
何菊香为首,借了一个喇叭过来,开始揽客,“渔业合作社的鱼获回来了,青衣带鱼黄花鱼,石斑鱼,全部都是新鲜鱼哦。”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何菊香似乎天生就有销售的能力,就是旁边的陈美娜看着,也挑不出错来。
她便和司务长聊天,“全卖了,驻队食堂不留点?”
他们驻队食堂每天的开销也是很大的。
司务长犹豫了下,“先卖给别人吧,如果最后还有卖不完的死鱼。”他搓搓手,“便宜卖给我们驻队。”
“一码归一码,你放心,我肯定会付钱。”
只是驻队没那么宽裕而已。
陈美娜叹气,她倒是不好说些什么,渔业合作社既然开了门,那就不可能做赔本的生意。
她只是没想到驻队,现在已经穷成这样了,连带着买菜买鱼,都要买最差的那种。
单独的售卖到底是慢的。
大多数人过来买,都是一两条。好在消息传到了各个单位后勤食堂去。
不一会就来人了。
单位采买那才是大量的。
光供销社就要了两百斤黄花鱼,三百斤青衣,至于石斑鱼这些对方没要,卖的贵,不是所有人都买的起的。
他们供销社进货回去,也是要卖给顾客的。
接着是国营饭店,能来饭店吃饭的条件都不错,这次捕捞回来的十几条石斑鱼,都被国营饭店给接了去。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了一百斤黄花鱼,一百斤五十斤衣。
再后来来的退休干所,这些老人也爱吃海货,还要新鲜的,他们有条件,嘴巴也叼。
没买到石斑鱼耿耿于怀,一直和陈美娜说,让他们出海捕捞到好的鱼了,先优先送到退休干活。
肉联厂,纺织厂,公安局,甚至连市府工商局单位,这些后勤也来了。
都是来买鱼的。
当然陈美娜不认为他们看的是自己的面子。
他们看的是海岛驻队渔业合作社的面子。
因为有路师长背书,有姜政委打头,还有司务长和他的认识的那些后勤,攀扯关系。
最后,这一千五百斤鱼销售一空。
甚至就连带鱼都被人买走了。
嫂子们在统一交钱,许会计在算账,算盘珠子敲的噼里啪啦作响,“这次出海捕捞所有收入加起来,卖了四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