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远方与陈文博商议了收购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之事。
与聪明人商量事情就是轻松,他只要说出上文,陈文博便能心领神会。
尽管苏若萱影响越来越大,几乎掩盖李远方是幕后老板的事实,他仍然保持谨慎,确定主要投资方是南韩东方贸易株式会社。
这是他在南韩设立的公司,除了苏若萱,鲜有人知道。
他把这家南韩企业推在前面,可以当成挡箭牌,遮盖自己投资企业的事实。
并且,合资企业能够享受减免税待遇,有自营进出权等优惠政策。
陈文博根据李远方提出的计划,做出投资方案,组建投资考察团队。
他打电话给主管该工厂的南津县机械工业管理局局长丁继科,告诉他三角重工与外商合作投资,有意收购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
丁继科是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的前任党总支书记,与原厂长高洪兵搭档,当时是工厂最辉煌时期。
高洪兵升任副县长,丁继科调到县机械工业管理局担任局长。
以前工厂兴旺有管理的因素,也有受益于计划经济时代产品供不应求。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工厂的僵化管理模式就落后于时代,管理层不愿意改变,破产倒闭是迟早的事。
丁继科被工厂停产的事搞得焦头烂额,一直试图甩掉这个麻烦不断的包袱。
有些找不到新工作的工人没有了收入,隔三差五联合起来到县委、县政府上访,丁继科也经常被县领导找去,劝说工人离开。
刚开始,工人们还给他这位前任书记面子。上访三次之后,工厂仍然没有复工,工人们彻底失望了,继续上访。
他仍然给出画饼充饥的承诺,工人们表示不满,有人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
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凉薄,当承诺的好处接连没有兑现,原来的尊敬和感情就会荡然无存。
工人们对他产生强烈的反感,认为他作为主管局局长,没有管理好厂长,应该承担领导责任。
而且,他故意拖下去,想把工人拖得没有耐心,最后自动放弃维护权利。
上访工人对他如此,县领导更是有意见,觉得他没有发挥好主管局管理职责,一年多时间没有解决工厂复工复产,并且经常有工人上访,给县委、县政府造成负面影响。
在县委常委会上,有人曾经提议调整他的职务。
在双重压力下,丁继科感到相当焦虑。他认为现实的情况不是换厂长就能解决问题,最迫切需要的是引入资金。
他到处招商引资,也迎接五位有意投资的企业负责人来考察,结果他们看完工厂,拍拍屁股走人,他还要赔上宴请招待费用。
对于找上门的本地企业三角重工,他知道这家企业近两年迅速崛起,经常在电视上亮相,特别是最近维修“辰星”号邮轮,还承接了两亿美元的船舶建造订单,实力相当雄厚。
当陈文博提出有意收购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之后,并且是与南韩东方贸易株式会社合资,丁继科大喜过望,这样不仅能够盘活工厂,并且还有了引进外资的政绩。
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陈总,三角重工能够投入多少资金?南韩企业能够投入多少资金?”
陈文博平静地答道:“我们需要对工厂进行综合评估,看看是否值得投资,然后再做出投资决定。”
他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丁继科知道是故意吊着自己,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他却没有办法,能够甩掉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这个包袱,白送都愿意。
他马上问道:“陈总什么时间能够过来考察?”
“我们只是暂时有投资意向,主要还看南韩合资方东方贸易株式会社安排,毕竟外商占大股。”陈文博没有给出肯定答复。
丁继科急切地说道:“陈总放心,我们热烈欢迎投资,一定会给出最优惠的条件,还请您邀请外商尽早到工厂来考察洽谈。”
他打完电话后,立刻向分管副县长袁维信报告此事。
袁维信没有耽搁,分别向县长、县委书记进行了汇报。
两位领导皆指示他,要积极跟踪这个项目,争取尽快落地。
袁维信为了政绩,亲自给陈文博打电话,请他催促南韩投资商来南津县考察洽谈。
陈文博很给他面子,三天后,南韩东方贸易株式会社社长郑京浩到达南津县,住到蓝天宾馆。
袁维信出面宴请外商和陈文博,让丁继科陪同考察工厂。
陈文博带来三名专家,丁继科惊奇地发现,工厂原来的技术科长李恒贵居然也在考察团队中,便问道:“李工也到了三角重工?”
“李工是我们聘请的专家,负责这个项目的考察论证。”陈文博介绍道。
“哦!李工技术水平很高,对农用运输车制造厂的情况了如指掌,选他来当顾问最好。”
丁继科言不由衷地说道,心想:“李恒贵是农用运输车制造厂的老人,三角重工把他请来,很难能把工厂卖个好价钱。
不过,能够促进收购,把工厂运转起来,解决了工人就业,对县领导也算是有个交待。”
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厂长也出面,见到李恒贵感觉很尴尬,自已免去李恒贵技术科长职务,没有想到他以顾问的身份来考察收购工厂,下一步肯定会得到合资企业重用,很有可能进入新企业的管理层。
按照县里成立合资企业的通常做法,即使县里不另行安排原厂长职务,也能在合资企业里得到妥善安排。外商要使用李恒贵,那么他就不可能被留下。
厂长想着心事,介绍情况都有点走神,在陪同参观工厂时,说话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幸好有李恒贵及时补充介绍。
陈文博和外商都皱起眉头,丁继科对厂长感到相当不满意。
老国有企业还是有底蕴,车间墙上挂满各项管理制度,生产设备上挂着作业文件。
尽管工厂停产,安全保卫做得不错。除了仓库空空如也,车间里的生产设备齐全,与固定资产账目基本一致。
工厂有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机械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测试车间及仓库等,除了农用运输车辆生产车间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其余车间是砖混结构,建设时间有十多年,门窗破损严重。
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热处理车间的生产设备相当陈旧,再加上生产条件恶劣,设备的状况很不好。
机械加工车间的设备也很陈旧,重要生产设备上盖着塑料纸,上面落了一层灰尘。
掀开塑料纸后,只见设备的动转件、导轨上抹着大黄油,保养得还不错。
装配车间有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辆生产线,拖拉机生产线特别陈旧;
农用运输车辆生产线设备半新,测试线比较简陋,只能测试车辆制动、灯光、烟度等基本性能指标。
在随后谈判中,郑京浩毫不留情地说道:“工厂生产厂房等设施太落后了,一点看不到现代化气息,还存在着安全隐患,空间结构无法改造,满足不了现代化工厂生产需要。
生产设备快成老古董了,主要依靠工人操作技术,居然没有一台数控机床,更谈不上加工中心,很难用于高端产品生产。
陈文博摇头道:“工厂产品档次低、结构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工厂只生产12马力拖拉机,销售面太窄,价格偏高。清河镇生产手扶拖拉机,销售火爆,就能说明拖拉机市场销售方向。
农用运输车的购买群体是农民,用于农村道路运输,低速、低成本是其主要特征。工厂生产的农用运输车,参考大头车式样,性价比太低,基本上不被市场接受。”
二人的意思很明确,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生产条件太差,设施设备基本上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产品也没有市场竞争力。
丁继科认为这是谈判中的技巧,先贬低工厂,然后就好在谈判价格中占据主动,便看了一眼厂长,希望他能说说工厂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