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宇宙 太阳系 华国月背军事基地 虚空作战模拟区
李松林再次踏入训练区域,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每一台训练仓外都围拢着数名工程师,他们身着统一的工作制服,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工作。
训练仓闪烁的指示灯表明系统正在进行密集的数据交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以及电子元件特有的气息。
“这是怎么回事?”李松林好奇地问身旁一位正在检查线路的工程师。
“训练仓进行了一次重大升级。”工程师头也不抬地回答,手中的动作丝毫没有停顿,“马上就好,请稍等。”
李松林还想再问些什么,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电子音打断了。这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测试将于10分钟后开始,重复!测试将于10分钟后开始,请技术人员完成最终校准并撤离到安全位置。”
工程师们利落的收拾好自己手边的工具,快速的撤退出训练场。
李松林和其他机甲驾驶员预备役面面相觑,但还是按照指示进入了各自的训练仓。
进入训练仓的瞬间,李松林立刻察觉到了内部的巨大变化。
原本类似于空天战机的布局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操作系统的布局也经过了重新调整,被分散到操纵杆和驾驶员触手可及的位置。
原本排列在正前方的主控屏幕已被替换成一块巨大的弧形全景显示屏,左右两侧还新增了四块巴掌大的辅助监视面板,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战场信息。操作界面也从直线型布局改成了环绕式设计,右手边的多轴操纵杆新增了三层快捷指令环,极大地提升了操作效率。
李松林试探性地按动几个按钮,感受着新加的反馈装置带来的清晰触感。其他预备役队员也纷纷开始熟悉新的驾驶方式,按键的咔嗒声此起彼伏。
随着人机互换头盔遮盖住脸的上半部分,驾驶员们再次进入了虚拟对战界面。
=====
当李松林的意识思维再度沉入虚拟战场的深处时,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真实感扑面而来,原本模糊不清的机甲轮廓如今变得异常鲜明,仿佛触手可及。
李松林凝视着眼前的机甲影像:它散发着一种沉稳而威严的气势,整体设计偏向重型机甲构造,厚重的装甲表面涂覆着一层橄榄绿色的涂装,边缘点缀着黑色与灰色的细节线条,隐隐透露出一种低调的杀气。旁边的光标界面跳动着数据,明确标注出这台庞然大物的高度达到了4米,足以令人仰视。
李松林继续阅读着机甲旁的说明,机甲的头部镶嵌着一个精密的传感器阵列,多个高分辨率摄像头嵌在头部装甲中,确保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侦测能力。
机体异常强壮,装甲板块厚实得如同城墙,覆盖在坚韧的机械骨架之上,透露出无与伦比的防御力。然而,仿人形的外观设计又为这台机甲增添了几分灵动,关节处的流畅曲线暗示着它绝非笨拙的铁疙瘩。
随着全息图的旋转,李松林注意到背部隆起的大型推进器,喷口边缘隐隐泛着金属光泽,显然是为高速机动准备的。
腿部同样装备了辅助推进器,小巧却功能强大,显然是为了在高速机动中提供额外的灵活性。
这些推进器的设计与机身浑然一体,既实用又不失美感,完美平衡了力量与速度。
机体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从装甲的接缝到推进器的布局,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与严谨。
机甲下部的一排文字清晰地标明了它的型号:华国Ucm-实验型机。(设定稿 评论区)
“真漂亮。”
李松林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这台机甲的旋转模型上,轻声呢喃,语气中满是痴迷,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珍品。
根据界面上的数据显示,训练仓,也就是驾驶舱,位于机体的胸腔核心区域。那里被层层厚重的装甲严密包裹,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守护着驾驶员的安全。
不仅如此,外部还覆盖着一道斥力盾发生器,随着光晕亮起,护盾在装甲表面若隐若现,为这核心部位增添了额外的防护。
=====
就在李松林全神贯注地摸索着操控界面的每一个按键与光标时,一阵熟悉的男中音突然从耳边传来,低沉而清晰:
“李松林,我来了。”
李松林的手指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随即嘴角上扬,露出一抹会心的笑意。
那个声音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对了,我给我起好名字了。你可以称呼我为:图洛。”
“图洛?”李松林抬起头,目光从界面上移开,忍不住调侃:“河图洛书?名字很大哦。”
“采纳了你的建议。我的名字,要对得起我的能力。”
李松林笑了笑,目光再次转向眼前的机甲模型,由衷地赞叹道:“这机甲,真帅!只可惜现在还只是个概念,要是能真正驾驶就好了。”
“实际上,按照咱们华国的习惯,既然放出设定稿,那么这个机甲已经开始落地转化了。”在不经意间,图洛透露一个天大的消息。
李松林猛地一怔,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你的意思是说…”
“没错,最终考核前五名,将成为真正的机甲驾驶员。”
李松林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心跳微微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了几分:“考核前五名….”
“那我们还等什么,开始吧。”
=====
李松林沉浸在对机甲的兴奋和对考核的期待中,全然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
驾驶训练仓内安装的全息镜头,正忠实地记录着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并将这些影像实时传输到两个地方:虚空作战模拟区和第七隔离区的监控中心,尽管两地的观察者各有不同的关注重点。
图洛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它的电子感知让任何数据的流动与变化都无法逃脱它的掌握。然而,它对此毫不在意。
李松林开始了再一次的基础项目训练,以熟悉新的机甲操作界面。
“基础训练科目一,完成。准确率:99.5%。评分:S+。”
“基础训练科目二,完成。准确率:97.8%。评分:S。”
“……”
“基础训练科目十七,完成。准确率:98.5%。评分:S+。”
“驾驶员学员编号005,目前平均准确率:96.53%,评分:S”
=====虚空作战模拟区
“报告!数据显示,这个‘辅助人工智能’接管了部分机动操作!”一个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具体数值是多少?”
“47%,其中包括32%的紧急规避和15%的常规规避。”
“47%?这可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值了!这意味着驾驶员几乎可以将一半的规避操作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
\"它的介入直接导致机甲性能提升了73%,这几乎无限接近我们之前设想的理论极限值!\"
\"性能提升这么强劲?\"中校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这是第七隔离区研发出来的新的人工智能?向他们发出正式问询,是否可以将这种智能系统列入未来的常规智能植入计划中。\"
=====第七隔离区
“这个数据…是那个李松林下达的命令?”
\"不,并不是,是图洛自行做出的决定。”林薇院士解释道,“而且,它在‘引导’李松林选择最合适的机动规避,并在李松林下达规避指令的同一时间做出机动反应。”
=====
在接下来的几天的时间里,李松林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基础项目和进阶项目后,终于开启了虚拟对战项目。
对手一如既往的是美丽国F-77,先是一架,然后是一群,然后是K-帝国的“哈明尼恩”单座式战斗艇,最后是模拟机甲战斗群跳帮K-帝国的星舰。
=====虚空作战区数据中心
中校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闪烁的“S”评分上,眼神闪烁。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后,转头对身旁的技术人员说道:“给005号开启隐藏权限。”
技术人员闻言一愣:“长官,隐藏权限的数据还未最终调试完成,我们无法确定其是否能反映出实际战力….我们已经向恸哭者发出了数据采集申请…但还未得到确切回复……”
中校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我知道,但时间不等人。这个005号学员,以及他所搭载的那个…..‘辅助人工智能’,他们的表现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即使隐藏权限的测试数据只有七成的准确性,也足够让我们进行初步评估了。”
“而且,这只是一次非正式的测试,结果不会计入正式评估。我只是想看看,在更高难度的挑战下,他们究竟能爆发出多大的潜力。”
技术人员点点头,不再多言,开始在操作台上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正在验证权限……权限验证通过……正在加载隐藏模式……加载完成……虚拟对战项目,隐藏模式权限已开启。”
“很好。”中校满意地点了点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正当李松林在虚拟座舱中犹豫着要不要再来一次刺激的K-帝国星舰跳帮模拟时,训练仓的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一行鲜红的提示文字映入眼帘:
“学员005,成绩评分:S,开启虚拟对战隐藏模式。”
紧接着,模拟场景骤然切换。
原本浩瀚的宇宙星空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地面。李松林发现他驾驶的机甲稳稳地站立在这片大地上,而对面,一个高大的身影正静静地矗立着。
那是一套明黄色的动力甲,在光线下显得格外醒目。头盔上闪烁着红光的护目镜遮挡住了面容,看不清任何表情,但手中高速旋转的链锯剑和高举的跳帮盾却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杀气。
恸哭者?!
还未等李松林反应过来,这名“恸哭者”已经动了。
只见他身形一闪,如同鬼魅般瞬间出现在机甲身旁。速度之快,甚至让机甲的视觉捕捉都无法捕捉到他的移动轨迹。“恸哭者”猛地一跃,踏着机甲的膝盖向上跳起,在空中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二段跳。他手中的链锯剑划出一道致命的弧线,直刺向机甲的驾驶舱。
简洁,高效,迅猛。
李松林只是条件反射般的开启了护盾。但是毫无作用。只看见屏幕上电芒四溅,旋转的锯齿刺穿了护盾。然后屏幕熄灭。紧接着,模拟座舱的警报灯闪烁着刺眼的红光,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宣告了他的失败:
“学员005,虚拟对战,失败,评分:F。 ”
李松林懵了。他没想到自己会被秒杀。
李松林深知战锤宇宙中的星际战士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战斗力,然而,当他真正站在这样的敌人面前时,那种震撼才如潮水般涌来,切实地冲击着他的内心。
他能感觉到,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技术或装备的差别,而是一种本质上的悬殊,仿佛自己是一个平面上的影子,而对手却在更高的维度俯视着他。
尽管如此,李松林的眼神中没有一丝退缩,失败的阴影并未将他击垮,反而点燃了他胸中不服输的火焰。
“再来!图洛,帮我!”
第二回合开始。
李松林首先开火了。他的手指迅速按下操控面板上的火力键,机甲双臂搭载的远程武器瞬间苏醒,喷射出炽热的能量弹流。密集的火网倾泻而出,直逼对面的恸哭者战士。
与此同时,图洛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低沉而冷静地分析着敌人的可能动向,精准计算出一系列封锁坐标。
根据图洛的指引,李松林调整了射击角度,火力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将恸哭者可能突进的路径彻底堵死。
“李松林,充分利用机甲优势,制空权。”
在图洛的提示下,机甲背部和腿部的推进器在同一时刻启动,蓝白色的火焰从喷口喷涌而出,巨大的推力让机甲以惊人的速度向天空飞去,地面被推进器的热流烫出一道道焦痕,尘土飞扬。
李松林紧盯着屏幕,试图通过机甲的机动性和滞空能力拉开与恸哭者的距离,实施风筝战术。
面对这种近战怪物般的对手,保持距离是他唯一的机会,绝不能让对方靠近。
炮火轰鸣中,恸哭者战士的身影却依然沉稳,动力甲在烟尘中若隐若现,只见他微微侧身,将跳帮盾举至胸前,厚重的盾面挡住了大部分能量弹的冲击,火花四溅。接着,“恸哭者”收起链锯剑,反手抽出吸附在大腿外侧的爆弹枪。
“恸哭者”举起爆弹枪,枪口上扬,已然锁定了目标,紧接着,五声沉闷的枪响接连炸开。这五枪的落点精准得可怕,全都集中在机甲胸甲的同一个位置,而此时机甲还在做着爬升的机动。
第一枪,护盾表面泛起涟漪般的能量波动,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力。
第二枪,护盾的光芒开始闪烁,裂纹迅速蔓延开来,发出刺耳的碎裂声。
第三枪,能量屏障在瞬间崩解,化作无数光点消散在空中。
第四枪,爆弹狠狠砸在机甲的胸甲上,合金装甲被打出一道深深的裂缝,如蛛网般扩散。
第五枪,爆弹精准地从胸甲裂缝射进驾驶舱内炸开。
模拟对战,结束。
模拟系统忠实地还原了狂暴的动能撕碎一切的场景。
李松林看着屏幕上显示的一个弹孔,以及模拟系统给出的“驾驶舱损毁,机师阵亡”的提示,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学员005,虚拟对战,失败,评分:F。 ”
“嘿!我还就不信了。再来。”
李松林骂骂咧咧的再次开启了回合。
=====华国月背军事基地 主基地 综合科研开发区
自从华国在月背成功建立了军事基地后,华国龙科院便顺势在此设立了军事与科技研究院。院士们按照严格的轮值计划,分批次来到这片寂静的土地,埋头进行着一项又一项尖端实验。然而,今天,龙科院月背研究院的日常节奏被两个突如其来的访客打破了平静。
几名身着全封闭战斗服的基因强化战士笔直地站在研究院建筑外的岗哨位置,他们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这时,几个身影逐渐走了出来,其中两个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的身形高大得超乎寻常,甚至看上去比恸哭者战团的战士还要更显威猛。
墨绿色的动力甲,表面覆盖着细腻而复杂的鳞片纹路,仿佛是某种古老生物的皮肤被赋予了金属的质感。尤其在护臂和腿甲的部分,鳞片纹路更加密集,每一片都像是经过精雕细琢,隐隐反射着月背基地微弱的光线。
两边的肩甲设计得格外宽大,通体呈现出深邃的纯黑色,与墨绿色的主体形成鲜明对比。肩甲的厚度令人印象深刻,几乎像是两座小型堡垒耸立在肩头,给人一种不可撼动的沉稳感。肩甲的外缘略微向外扩展,边缘处打磨得平滑而圆润,避免了多余的棱角,却丝毫不减其威严。
在动力甲的胸口正中央,一枚橙色的火龙头徽记熠熠生辉,徽记的细节清晰可见,龙头张口咆哮,火焰从嘴角喷薄而出,似乎随时能点燃周围的空气。
徽记周围环绕着细小的纹饰,与鳞片纹路遥相呼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装甲的表面并非完全光滑,细看之下还能发现一些浅浅的磨痕和战斗留下的划痕,这些痕迹无声地诉说着它曾经经历过的激烈交锋。
来者,是火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