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个主题在小会议上公布的时候,连同关照林这个旁听的外事部‘主任’都震惊了,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宁干事?你玩这么大?”
“不要啊宁哥哥,我写这种东西,回去会被爸爸妈妈打的。”
“我不敢写。”
“我来!我早就想说了,孝道压死人的时代是错误的时代,互相关爱才是大道!”
无论大家怎么说,宁向星只一句话。
“按我说的做,利润一人拿百分之二,如果刊登后这本杂志的销量低于五千本,我补给你们。”
几人盘算了一下,五千本啊,一人可以拿一百块啊?
那、那是不少哦,三个月的薪水。
那就,先干着?
反正电话目前也是关照林接的。
关照林:……
“你百分之四。”宁向星道。
关照林腮帮子都咬碎了,去找老罗谈了谈心,弄了点清火、静心、养神、提神的药丸子备着。
杂志社成员在老罗这一年有五十块的医药费报销钱数,不去白不去,因此杂志社才运转两个月,四人的身体状态明显变好。
估计再干几个月,全都会健康又强壮。
在稿费几元算多的背景下,宁向星在重阳节前干了一件大事。
他终于出第一本杂志了。
杂志很薄,只有十几页,但是封面做得非常非常非常的吸睛。
宁向星亲自操刀,六格漫画的形式画了六种骂娘的理由,全都是恶男恶女指着老人骂的卡通形象,通俗易懂。
文印厂子主管看到样本的时候,拳头都紧了。
想想宁向星送的手表,和一叠烟酒票,又忍了,压下所有的骂声保质保量的出版了。
反正允许他刊登的是乌鲁齐木的大领导,有什么事也轮不到他扛压力。
杂志封面唯一文字就是孝,里面除了几位工作人员的文章,以及宁向星长故事的连载,其余的竟然全都是批评文章。
节选自各地投稿中对父母存在的意义,持骂声的文章,只要文笔过得去,全部刊登。
对比上一次的农场报捷,这一次宁向星可算是捅了所有孝子贤孙和中老年人的心窝子,一时间骂声连连,从新省专刊,骂到了南方文坛,又迅速因为这股骂战卖到了全国各省。
杂志社附近甚至出现了抗议的人,但一溜烟壮汉全天二十四小时换班巡防,他们根本没机会。
当然了,岳鑫他们几个也不敢下山就是了,好在山上什么都有。
被骂了半个月后,文印厂这边骂不动了。
因为他们发现这本刊物就没有停止过加印!
五千本初刊,还没觉得有什么。
当一万本、两万本、五万本加印,且杂志社那边关同志还说让他们不要松懈,暗示后面还有加印的时候,就连厂长都亲自过来过问。
从第五万本开始,价格也提到了两块,宁向星在加印的最新杂志里加了一张字条,别买了,我把价格提高了。
好了,这下捅了马蜂窝了,骂声激烈到一群人说两块钱算什么了。
终于,总数量达到六十万本的时候,宁向星开会:“准备第二本的杂志主题。”
宁向星赚麻了。
把这本杂志刊登前投资的所有成本包括修建杂志社、送礼、员工福利吃穿用度以及员工分成、什么税啊,给文印厂的钱都算在内,他也赚了二十万。
这个数字要是抖落出去,简直是天文数字。
可偏偏在死水一样百废待兴的文坛里,他做的刊物太刺激了,中途还挑衅,大家为了骂,也有一部分人为了跟风,都买来放在家里反复研读。
造成了刊物的大销售。
其实之后也有人模仿,但没有宁向星主刀的这本气人。
在这个时候,有些人得到了内部消息,宁向星的第二本刊物要上了。
一群人摩拳擦掌,有的说看这次不骂得他祖宗都跳起来,也有的说这次谁买谁傻蛋。
可宁向星第二本刊物的主题叫我是我爹。
这本封面就两张图,一个对父母诸多不满的人,一觉醒来成了自己的爹,第一张图里渺小的人一下就站得格外高,凌驾于父亲之上。
刊物一出,总有第一批吃螃蟹,看看这次这本杂志要放什么屎。
结果看着看着,就沉默了。
感性的人甚至开始反思起来。
上一本刊物的精髓,是集合了父母的不足,放大了社会上关于用孝道无理压人的现象。
这一本的核心,无论大众投稿真实事例,还是岳鑫几人风格各异的个人感想,都透露着一股我非我父,我父非我,孰能决断家务事的无奈。
封面的主人公,是宁向星长篇连载得第一段,在上本里,他遭受到了很多自以为的压制,“为了你好”、‘你是我生的’‘不听话养你干什么’,都是他怨恨父母的理由。
可他一朝醒来自己成了父亲,日子过着过着,嘴里也开始出现“为了你好”、‘你是我生的’‘不听话养你干什么’,于是他也收获了那样反抗的、带着痛苦的目光。
刊物最后一页,宁向星用巨大的对不起三个字当标题,把自己画成了一个可怜的q版小人,对大家鞠躬。
文质彬彬的小团子穿着衬衫黑裤子,一本正经的道歉,有些感性的读者下意识还会摸摸这个仿佛要从纸张中跳出来的小人。
宁向星的小qq人诚恳的表示了自己的“哗众取宠”,可他不后悔。
若能让所有人都看得懂文章要表现的意思,体会各种思想的发散和集中的过程, 就算被骂,他也没有一句怨言。
只希望大家在看文章骂他的时候,想一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个体,自己所厌恶的这个个体,如果想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将如何对待下一个眼睁睁看着你一举一动的个体。
父辈,自己,孩子,都是个体。
他看到了那些写信骂他的人,其实言语偏激也没关系,因为引起一定共鸣才会这么激动,今后他也将延续刊物说真话、说实话、挖痛点的风格继续发掘社会上被人所忽略的、盲从的现象。
坚强的q版小人握着小拳头,努力加油的样子,在一圈嘴巴和喇叭小刀箭矢的简笔画包围下,显得可怜又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