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山非常雄奇壮观,绝壁矗寒空,仰视巾帻落,甚至于在一座山上,可以看到四季之景。
但卡克次山是一座很普通的山,山不高,也不连绵起伏,看起来其貌不扬。
周云引路,凌宁带着长孙霸、典威,还有几名护卫,顺着山道徐徐而上。
西域的风景真的非常美,湛蓝色的天空,宛若蓝宝石镶嵌,眺望远方,有冰川、广袤的草原,还有深邃的峡谷和奔腾的河流,纯净的风景,可以洗涤灵魂。
不得不说,焉耆州真是一片沃土。
“殿下,这位贤士名叫阿里木,是学者的意思,另外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原名字,名叫李斯。”周云介绍道。
凌宁脚步一顿,问道:“叫什么?”
“阿里木。”周云道。
凌宁说:“不是,他的中原名字。”
“哦,他给自己取名叫李斯,木子李,斯人也的斯。”周云回道。
凌宁知道,这个李斯只是重名而已,但是身处异界,能见到历史书中的同名者,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凌宁有些期待见到这位贤士。
很快,一行人爬上了山。
只见山上有个木屋,看起来很简单,屋前放着一个躺椅,躺椅上面睡着一位中年男子。
此刻的他嘴里哼着小曲,手上晃着摇扇,整个人随着躺椅轻轻摇晃,真是悠闲自在。
周云正要上前开口,却被凌宁拦住了,凌宁亲自上前,来到了几米处站定,笑着说道:
“见过李先生!”
李斯动作一停,手中的摇扇也停在了半空,而后他睁开眼睛,看向了凌宁。
上下细细打量凌宁后,李斯又看向了长孙霸和典威,最后才是周云。
偏僻之地,突然出现三位魁梧的彪悍男子,尤其是凌宁,霸气之外,还满身的贵气,这可让李斯惊讶万分。
所以李斯立即从躺椅上起身,语言带着兴奋,说道:“先让我猜猜你们的身份吧…”
既然被人称为贤士,应当是位稳重的才学之士,但是李斯的表现却和凌宁想象的不一样,少了沉稳,多了些洒脱。
“好!李先生请猜。”凌宁应道。
李斯眼睛一眯,立即说道:“你是大魏晋王!”
凌宁并不意外,便点了点头,笑道:“的确是本王。”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晋王殿下怎么会来这里?”李斯好奇询问。
凌宁道:“李先生既然猜出了本王的身份,何不也猜猜本王的目的。”
“行,那我就猜一猜。”李斯也不客气,他略加思索,便道:“咱们无冤无仇,晋王殿下肯定不是来寻仇的。那么就是李某人有些价值,对殿下有些作用。难道晋王殿下是来招揽李某人的?”
凌宁笑道:“本王来到焉耆州,便听说了李先生的贤名,有治世之才,眼下西域百废待兴,本王想请李先生出山辅佐。”
李斯却摇了摇头,道:“晋王殿下,不好意思,李某人隐居此地,早就没有入世的想法,只想过清闲的静修生活。所以不好意思,让殿下白跑一趟了。另外,李某人没什么贤名,只不过读了几本书而已。”
面对李斯的拒绝,凌宁则道:“李先生当真只想过静修生活?本王觉得不是。”
“哦是吗?殿下从哪里看出来的。”李斯问道。
凌宁道:“李先生若是不关心天下局势,岂会知道本王是晋王,而非宁王。”
“额…”李斯一愣,随即连忙否认,说道:“李某人是下山采办东西,听百姓议论的,所以记住了,绝对不是关心天下局势。”
凌宁笑道:“百姓纯粹,恐怕不会讨论本王的爵位。当然了,本王相信李先生的解释。但通过这简短的交谈,本王觉得李先生的性格也不是静修之人。静修的生活过于枯燥和无趣,人间才有意思啊。”
“其实静修也很有意思。”李斯反驳了一句,但从他的表情来看,显然也觉得静修无趣。
凌宁立即趁热打铁,说道:
“以前的西域混乱无序,王国割据,李先生深知,想要改变西域的一切,只能通过兵力来实现,所以李先生只能无奈隐居。但现在不同了,本王已经改变了西域的混乱,恢复了秩序,接下来,就是让西域变得繁华。”
“而这种事情,应该是李先生所擅长的。”
“所以本王亲自前来,希望能请先生出山,助本王一臂之力。”
李斯则道:“殿下没有考验李某人的能力,就笃定李某人有真才实学?不怕李某人是个外强中干的废物啊。”
“直觉!直觉告诉本王,李先生有真才实学。”凌宁笑道。
看到凌宁如此信任自己,李斯两手一拍,说道:“殿下有诚意,李斯也不能不识趣。其实殿下说得没错,静修真没意思,闲得慌。”
“李斯拜见晋王殿下,愿受殿下驱使!”
说罢,李斯拱手一拜再拜。
凌宁扶起李斯,笑着说道:“先生爽朗!”
何止是爽朗,简直有些率直、洒脱,这样的谋士还是第一次遇到。
随后,两人坐在了木桌上细聊。
凌宁直接问道:“本王想请先生出山,暂时治理焉耆州,不知先生会怎么做?”
怎么可能不考验李斯的能力,现在就是考验。
这是纳贤的正常流程,礼贤下士在前,把人招揽到麾下,哪怕李斯没有真才实学,那也没关系,就当浪费一些口舌罢了。
不过以凌宁识人的眼光来看,眼前的李斯的确有能耐,自己这次前来绝对不亏。
面对询问,李斯回道:
“西域幅员辽阔,但是环境恶劣,而焉耆州是为数不多的肥沃良田。如果殿下我治理焉耆州,那就必须以种植为首要任务,把焉耆州打造成为西域粮仓!”
“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焉耆州内改革赋税,现有的赋税,制约了百姓的开垦热潮。”
“据说所知,现在大魏执行的赋税是一条鞭法,西域刚刚一统,所以殿下没有立即推行一条鞭法,我觉得可以先以焉耆州为试点,直接推行一条鞭法。”
“不过…”
“一条鞭法并非完美,还有纰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它更像是在承上启下。”
“所以我相信,魏皇陛下还会继续改革赋税,一条鞭法绝非重点。”
“…”
凌宁立即对李斯刮目相看,没想到啊,他远在西域,竟然能猜中魏皇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