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总督大人,刘统领他率领完等拼死抵挡鞑子大军,但终究寡不敌众,被鞑子大军冲散,乱军之中,刘统领他被鞑子士兵团团围住,亲兵虽拼死相救,但都无济于事,最后刘统领他力竭而死!”
“大军被冲散之后,剩下的残军各自逃命,卑职运气较好,找对了方向,才能逃回来山海关,其他弟兄他们,可就……!”
山海关城门口,显武营百总王境,正在向霍老将军和刘建勋等人禀报着。
听到王境的禀报,虽然早有预感,但在得知确切的消息之后,刘建勋心中还是止不住的悲伤。
“义父……!义父啊!”
闻言霍老将军脸上也是露出一丝悲戚。
沉默片刻之后,霍老将军拍了拍刘建勋的肩膀,开口自责道:
“建勋侄儿,事在老夫之错,若非老夫一意孤行,刘将军和这么多的弟兄们,也不会殒命鞑子屠刀之下,此战过后,老夫会上书陛下,请求降责,而后在刘将军出殡之日,老夫亲自登门谢罪!”
说罢,霍老将军便向着刘建勋深深一躬。
一旁的罗统领见状,连忙上前安慰解释道:
“建勋侄儿,莫要悲伤了,我与你父亲这帮兄弟们,自披上这身甲胄,就已经把脑袋别在了腰间,生死早早已是常事,你也莫要怨恨霍老将军,若不是霍老将军仁慈,这数万辽东百姓的性命,恐难以幸免。”
“若是你义父得知他救了这么多的百姓性命,恐也会欣慰不已!”
刘建勋闻言,伸手擦了擦眼泪,站起身将霍老将军扶起,开口说道:
“老将军请起,义父战死沙场,乃是他职责所在,怨不得谁,而且义父他九泉之下有知,知晓他间接的解救了这么多的辽东百姓,恐也是非常欣慰的,老将军就不要自责了!”
“要怪,就怪那该死的狗鞑子,就是因为他们,义父才战死沙场!”
闻言霍老将军也一脸恨色,是啊,若不是这些狗鞑子挑起战争,怎么会死去如此多的人!
该死的鞑子,总有一日,一定要打到他们的老巢,灭其种,亡其苗,方可一绝后患!
——————————————————————————————————————
待显武营骑兵百总的残兵逃回山海关后,其后又陆续逃回来了几支骑兵小队,再之后,就没有然后讯息了,至此,霍老将军率大周军队,对鞑子大军发起的反击战,至此结束。
此战,大周方共死伤三万余人,其中步卒一万八千人左右,骑兵一万两千人,火炮二十门。
仅这一战,就将整个山海关内的机动骑兵,可以说是损失殆尽。
但此战战果,也是非常丰厚的。
先是镶蓝旗所部,一连三战,损失精锐士卒五千有余,其后蒙古士兵损失七千余,再加上夺威远堡时歼灭的鞑子守军,此战至少歼灭了鞑子一万五千余人,其中大部分还是最精锐的骑兵,可谓是让鞑子大军伤筋动骨。
最重要的是,山海关的卫堡,威远堡,被金人凤带领大周军队给夺了回来,并率领两万士卒据守。
至此,与山海关成犄角之势,相互协防,大大的减轻了山海关的防守压力。
再加上鞑子大军因大周军队新夺回了一座坚堡,势必要分出一部分兵力进行防备,一时之间,竟不能再对山海关发起大规模攻击。
于是,在山海关一带交战了数月的双方大军,一时间平息下来,各自默默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以备日后更为惨烈的战斗。
…………
与此同时,神京城中,昭国公府。
“琛哥儿,你说,这珂家姑娘,有什么不好,你怎么就不同意呢?”
昭国公府正厅之中,贾琛与贾琏夫妻二人相视而坐,其中贾琏的妻子王熙凤,看着一脸拒绝的贾琛,满脸可惜的说道。
贾琛闻言有些失笑,王熙凤见状更是有些羞恼,开口低喝道:
“好你个琛哥儿,嫂子我好心好意的为你终身大事着想,你不领情也就罢了,还在这里嘲笑与我,琛哥儿你是何居心?”
见王熙凤有些羞恼,贾琏连忙私底下拍了拍她的手。
这“凤辣子”!好甚虎,这琛哥儿可不是之前贾家伏低做小的庶子,现在可是一朝国公,怎么还能当成平常人对待!
本来这事也是他们想攀攀交情,才去揽下的,但要再这样由这“凤辣子”放肆下去,恐怕别说攀交情了,不得罪琛哥儿就行。
贾琛见王熙凤有些羞怒,白玉般的面容上沾满了薄红,心中暗道了一声罪过。
这王熙凤不愧是红楼中出了名的美人,一颦一笑都勾魂夺魄。
“哎呀,琏嫂子莫恼,不是小弟我相不中这珂家的姑娘,实在是这个姻亲,肯定是不能成的!”
“怎么就不能成了,琛哥儿你位列国公,还娶不得首辅家的姑娘?还是琛哥你看不上?”
见王熙凤话越说越离谱,就连贾琏都拉不住他,贾琛便押了一口茶水,开口解释道:
“琏二嫂,并非珂家姑娘不好,也不是我娶不得这珂家姑娘,而是另有其他原因。”
闻言王熙凤白了白眼,然后又侧身坐好,开口说道:
“琛哥儿,嫂子我倒要好好听上一听,这到底有什么原因,能让你娶不得这首辅家的姑娘!”
王熙凤心中暗自衡量,这差事,可是他好不容易,从贾母手中要了过来,倘若要是办砸了,回府之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笑话她呢!
要说这珂家上门,王熙凤也是有些诧异,毕竟现任珂家家主珂海山的父亲,可是大周朝廷中的文臣第一人,珂云逸珂首辅。
他的孙女,虽说是一个嫡次孙女,但其身价也是尊贵无比,他有意将孙女许给贾琛,就算贾琛已经位列国公,但要仅凭珂家在朝中的势力,也算是低嫁,毕竟就算有开国一脉的帮衬,贾琛在朝中的根基,还是太浅薄了。
若不是隆治帝一直在扶持着贾琛,恐怕那些百年世家,三代王侯,根本就看不上他,现有的权利,是现有的权力,数代的底蕴是数代的底蕴,不可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