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诸位军爷,实在是不能进啊,这翠玉阁是京中权贵消遣的地方,诸位军爷若是闯进去抓人,这还让我们翠玉阁还怎么开啊?”

翠玉阁的老鸨看着面前全副武装准备进去抓人的昭武营士兵,满脸的无奈,开口阻拦道。

“我等奉新任兵马司指挥使大人之命,前来将擅离职守的两位兵马司副指挥使捉拿回衙,你等是要阻拦我等吗?”

领头的昭武营手握在腰间刀柄之上,对眼前的老鸨警告道。

看着眼前的军汉,面前的老鸨突然笑了一声:

“各位军爷,你们可知道,这翠玉阁可是忠顺王爷的产业,你们如此放肆,就不怕王爷怪罪吗!”

听老鸨此言,领头的昭武营眼神更加冰冷,与十二团营果勇营的冲突,虽未宣扬,但也有不少人知道是忠顺王爷指使的果勇营找的昭武营的茬。

而领头的士兵他本就是神京城人士,自是听到此风声,不提还好,提了之后,他看向老鸨的眼神更加冰冷。

“锵——。”

“三息之内,若是再不让开,别怪我等不客气了!”

领头的昭武营士兵一把将长刀出鞘,指着老鸨警告道。

就在老鸨进退两难之时,二楼使用早膳的文博远与冯星宇听到一楼的嘈杂声,文博远在听到时不时传来的兵马司三个字后,以为是有兵马司的人来找他回去点卯,便将头伸出窗外:

“嘿!兵马司的,不用上来了,回去告诉马亮和靳春两个,老子今天不去衙门了,让他们看着办!”

文博远不露面还好,一露面随昭武营士兵一起来的兵马司的人员便将其认了出来,于是立马向前面的昭武营领队说道:

“大人、大人,上面刚刚说话的就是兵马司的文副指挥使。”

听此指认个,领头的昭武营士兵不再啰嗦,一把将老鸨和几个龟公推向一边,带人就走进了翠玉阁,直冲二楼。

随着昭武营的几十名士兵冲进翠玉阁,时不时传来恩客的怒骂和姑娘们的惊叫声,老鸨便知道坏事了,她急忙通知一个小厮前往忠顺王府搬救兵,而她自己赶紧跟了进去。

领头的昭武营士兵在找错了三个房间后,终于找到文博远所在的房间,看到房间里的二人,兵马司的人悄悄告诉他另外一个便是最后一个兵马司副指挥冯星宇。

闻言领头的昭武营领队心中一喜,一次都齐活了,不用再跑一趟了。

文博远刚想去问这些昭武营的士兵闯进房间来干什么,就听见领头的昭武营士兵喊到:

“将此二位擅离职守的副指挥使拿下,带到指挥使大人面前发落!”

文博远见进来的士兵二话不说就要将自己给拿下,顿时大怒道:

“你们知道家父是谁们,家父乃是吏部尚书,正二品,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区区一个五品官,有什么权利抓我!”

“敢动我,若是我父亲知道,通通将你们发配充军,知道吗?”

见文博远如此大放厥词,昭武营的领队,只见一抬手,两名士兵将其押住,一个布条便塞在了他的口中,怒骂声戛然而止。

一旁的冯星宇见昭武营士兵如此暴力,连已经被说出来的吏部尚书都不鸟,顿时生不出反抗之心,乖乖的让昭武营士兵将其押住。

在将二人拿下后,昭武营士兵便不再多留,押着二人便返回了兵马司衙门。

在他们走后,被折腾的鸡飞狗跳的翠玉阁才平静下来,有人望着昭武营士兵离开的方向,心中感叹道:

“这五城兵马司,说不定,要变天啦!”

中城兵马司,校场。

整个校场之内,在聚将鼓三响后,已经聚集了不少兵马司的兵士们,当然,至少还缺失了三成的士兵。

但此时的兵马司士兵,虽阵型散乱,但并无一点声响。

因为在他们的面前,贾琛所站的点将台下,一干擅离职守的两名副指挥使和十几名小吏,全都被五花大绑的押在下面。

而他们后面,一排气势逼人的昭武营士兵手持长刀站在身后,仿佛有一异动,便会抽出长刀,将其枭首。

场下的兵马司士兵,见此情景,哪还敢再乱来。

看到时间差不多了,贾琛扭头看向站在一侧的马亮:

“马副指挥使,这兵马司人员可曾到齐,是否还有未到之人?”

马亮看了一下,转身回答道:

“禀指挥使大人,中城兵马司的大大小小官员和士兵,均已到齐。”

贾琛见马亮说人已到齐,便示意昭武营的士兵将塞在文博远口中的布条拿出,然后走向前去大怒到:

“文副指挥使,你乃是吏部尚书之子,相必对于军规,也是十分清楚,你告诉本指挥使,擅离职守是何罪名!”

文博远见贾琛站在点将台上气势滔天的向他问道,顿时不敢吭声,校场上的兵马司士兵见贾琛一脸震怒,也纷纷不敢出声。

见文博远不吭声,贾琛转头又问向马亮。

“马副指挥使,你告诉我,擅离职守是什么罪名,该如何处罚!”

马亮看了一眼文博远,见文博远咬牙切齿的向他看到,便硬着头皮说到:

“军中擅离职守者,重打五十军棍!

“好,既然有,那就行刑吧!”

贾琛大手一挥,几十名昭武营的士兵便将文博远、冯星宇两名副指挥使和十几名小吏按在地上,脱了裤子便手持军棍打了下去。

一瞬间,整个校场便全是棍棒打击肉体的声音和受刑的文博远等人的惨叫声。

“啊…………”

“啊……啊……”

………………

惨叫声传遍了整个校场,所有未受刑的兵马司士兵和官员都浑身战栗,仿佛是敲打在自己身上。

而此时文博远,在闷哼了几声后 便出口大骂:

“啊……,贾琛小儿!你不要以为立了小小的一点军功,封了个伯,就觉得自己厉害了!啊……”

“嘶……,你竟然敢如此打我,待我父亲知道,必会参你一本!”

听此咒骂,贾琛只是淡淡的问了一下马亮:

马副指挥使,军中以下犯上,可是什么罪,有何惩罚?”

马亮见文博远还在不停咒骂,便咬牙说到:

“军中以下犯上者,重责三十。”

“好,听到没,再加三十军棍。”

贾琛闻言便向行刑的昭武营士兵说到,文博远见此情景,满眼怨毒的向马亮看到,马亮见文博远如此做态,满脸都是汗水。

很快,五十军棍便已打完,大部分受刑的小吏都已晕了过去,连文博远在打到第三十棍时,都已疼晕过去,只有那个冯星宇,冯副指挥使还保持着了清醒。

他趴在地上,向贾琛拜道:

“指、指挥使大人,小人有罪,还请指挥使大人格外开恩啊!”

说完便将头磕的砰砰作响。

贾琛见此情景,脸上闪过一丝有趣,便摆手让士兵将他抬了下去。

在将冯星宇抬走之后,贾琛看着台下浑身是血的文博远和一众小吏,开口到:

“从现在开始,尔等便不再是兵马司的人了,左右,将其扔出兵马司大门外去!”

“得令!”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我在贞观朝当神豪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唐龙牙帝临鸿蒙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新特工学生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这水浒不一般,潘金莲竟是我丫鬟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明:家妻上将军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长宁帝军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明末大寨主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三国:开局曹操送吕玲绮和貂蝉他比我懂宝可梦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南宋特种兵满级账号在异界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胎穿李承乾,摆烂出盛世大唐全军列阵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