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出不穷的税收条目,听得四个玩家叹为观止。
刺猬:“……亚伯还是保守了。”
无聊:“同意。”
他们原本以为,纳里镇老镇长过五十二岁半的生日,已经到达了贪官的极限。
实际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谁能想到,连窗户大小和数量都能拿来收空气费?!
林现:“难怪路边民居的窗户都不多,但是这样挺容易得病吧?”
锈舌震惊地看着他。
“窗户太小容易得病?”
玩家:“……”
这不废话吗?
常年采光不好,通风不好,在里面呆久了,没病都要变成有病!
真以为晒太阳补钙只是玩笑话?
问了下教会出诊的具体价钱,林现只能竖起大拇指,赞叹对方真会做生意。
锈舌还在感慨玩家观察犀利。
“难怪盐泽港夏天,总是会爆发各种疫病。”
“要不是教会出手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无聊干笑两声:“是啊,他们给自己颁布的法令擦屁股,你们还得感谢他。”
就这种国家,都能反复重建?
教会的洗脑水平还是太高了。
……
盐泽港非常大,至少有15个纳里镇大小。
哪怕有锈舌带路,他们想找到一家闲置店铺也不容易。
准确来说,是找到一家不需要店主有受戒仪式层数的店铺,不算容易。
就在四个玩家商量,要不要回去排号,拿个人上人身份再说时。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家符合要求的转让店铺。
位置临近海边,周围活动的人群多是水手和佣兵。
前任老板用它开了家酒馆。
但是周围的酒馆竞争压力太大,老板受不住了,准备跑路。
几人到实地探查了一番。
店铺有三楼,只是因为处于一条狭小巷子深处,才门庭冷落。
四个玩家对此都很满意。
报社不怕偏僻,恰好能最大程度避开它的地理劣势,算是他们能找到的最好选择。
于是让锈舌问价。
红发女巫报了个数字,语气不容商量。
“临近港口,附近多的是有钱不知道怎么花的咸舌佬。”
“他们一个星期才下一次船,在喝酒吃肉上大方得很,你们随便就能将这个数挣回来!”
林现:“所以你为什么不将店自己留着?”
红发女巫:“……”
对方讨价还价的技巧实在拙劣,林现似乎猜到对方怎么破产的了。
他想了想,从游戏背包里取出一小包糖。
是二狗三花实验的甜果味果糖,临走前林现带了些出来。
“加上这些,能不能给我们打个五折?”
红发女巫先是疑惑,打开纸盒,一股甜蜜的果香味扑面而来。
仿佛空气中咸涩的海风都清新了不少。
一块碎糖入喉,红发女巫眼睛瞬间亮了不少。
她像是生怕林现反悔,忙将纸盒塞进怀里。
“成交!”
事实证明,对方不仅不会讨价还价,也不知道五折代表多少折扣。
临到付款时,才后知后觉肉痛起来。
但已经定下了契约,一切已经没了回旋的余地。
等红发女巫等人走后,店内只剩下四个玩家和锈舌。
锈舌扭捏了几下,还是忍不住心痒痒。
“秀大人,你们手里的糖果配方……”
“用不了,老实制盐吧。”
“哦。”
锈舌脸上写满失望,像是看见到嘴的金币长了翅膀飞走一样。
糖虽然不是必需品,在海边却是比盐更赚钱的上流奢侈品!
刚才林现拿出来的一小盒果糖,锈舌虽然没尝过。
但光凭味道,和刚才红发女巫的反应。
他就能断定,一定是和对方制盐工艺不相上下的新品糖类!前景大好!
可惜,可惜啊!
见锈舌缩在角落长吁短叹,林现没有理会。
海边土地含盐量高,还有不知名的海水成分,压根不适合种植甜菜。
没有原材料,他怎么变出成品?
而且从种地开始制糖,周期太长了。
他们能不能在迷雾之海待上一年都说不定,没必要舍近求远。
……
店铺确定好后,便是忙碌的开店前准备阶段。
报社的建立目的,是和圣骸教会抢占话语权市场。
自然要走大众市场,普及普通民众的读报习惯。
林现他们的初步想法是,和城内的酒馆合作,前两期报纸免费售卖。
同时花钱请吟游诗人传唱报纸上的内容。
先将存在感打出来再说。
反正他们手握造纸术和印刷术,成本很低,不怕直接破产。
只是报纸的内容……
乱码:“初期咱们最好避开教会和制度之内的敏感内容,避免引人注目。”
太早打草惊蛇,圣骸教一只小手指就能摁死他们。
无聊:“最好增加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画,哪怕不识字也能看懂意思的那种!”
他们没必要全然放弃不识字的民众。
他小时候大字不识几个的时候,也喜欢捧着无字漫画书自个儿乐呵。
报纸的普及率越高,以后对他们越是有利。
林现:“内容必须足够实用,和普通人息息相关,比如天气预测,本地市场物价,市井八卦。”
刺猬:“别忘了小说专栏!”
世界上有第一个文抄公,自然会有第二个和第三个。
作为第一批来到迷雾之海的玩家,他们终于也享受了一把鱼塘的福利。
论冒险故事,现代网络上的存货,可不比吟游诗人肚子里的圣经少!
经过激烈的讨论。
潮汐报社的第一版报纸——“盐泽港日报”正式出炉!
盐泽港日报主要服务盐泽港平民。
以日常新闻和小道八卦为主,穿插一些有趣的连载小说。
内容不多,排版简单,尽量降低阅读门槛。
确定好目标后,所有人都忙了起来。
玩家能搞定造纸工艺和印刷问题。
但是想真正了解盐泽港人的需求,做出符合他们口味的期刊,还需要几个本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