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
林素娥和众人分开,独自前往书店。
唐人街不算小,横七竖八都是街道,她按照路线,差不多走了10分钟,一个用中文和韩语两种字体的书店映入眼帘。
“书海行舟?好名字。”
林素娥赞叹了一句,缓缓走了进去。
书店外面平平无奇,里面是典型的中式装修风格,充斥着文雅气息。
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此刻,正坐在结账台后面,手里拿着一本书,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看得认真,听到动静,他下意识抬起头,顿了顿,用中文道:“随便看。”
唐人街来了一群华国人,早在他们吃午饭的那段时间传得人尽皆知。
这个年代,基本上没有出国旅游的。
而文 革之后移民的那一批,也基本是选择m国和R国。
林素娥笑着询问:“老板,服装设计、美术和影视表演相关的书籍你放在那个书架的?”
老板指了个方向。
林素娥看过去,在店里最角落里,她点了点头:“好的,老板。”
走过去。
书架是纯木的,泛着一股木头的香味,让书都多了几分韵味。
书架摆满了书,一眼看上去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定眼一看:《看名画的眼睛系列》《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朱丽小姐》、《野鸭》、《女仆》、《伪君子》……
都是英文版本的。
店主用中文和韩语翻译出了书名。
这对林素娥特别友好,从书名大概就能猜到是什么类型。
她对这些书不感兴趣,立刻开始搬家。
“拿多少本呢?一人25本,凑个50本吧!”
说干就干。
20分钟,她挑出了50本。
全部放在地上,叠得高高的,全部搬是搬不了的,10本书也有些重了,她5本一次,开始往结账台搬。
一次、二次……
老板惊了,忍不住开口:“你要买这么多?”
林素娥笑着点头:“嗯,对。”
老板就不再多说了,跟着一起过去帮忙搬书。
两人配合,很快搬完。
林素娥:“老板,帮我算一下价。”
老板拿出了算盘,林素娥挑眉:“老板,你居然有这个。”
老板得意:“当初逃难时,我好多东西来不及带走,但这算盘是第一个想到的。”
逃难?
林素娥听出了一些故事,但她没有追问。
当时的华国战火不断,每个离家的人都有一段痛苦的过去,没必要揭人家的伤疤。
于是,她竖起大拇指:“老板厉害。”
老板嘿嘿一笑,开始打算盘。
“噼里啪啦……”
打算盘的声音清脆,如同在奏乐,林素娥等在一旁,一点儿不觉得烦躁,反而觉得趣味盎然。
她是不会打算盘的。
孩子们倒是都会,现在学校小学的时候有一门专门的珠算课。
她记得,再过些年这个课就要取消了。
言归正传。
老板停下计算,看向林素娥:“一共是20万韩币。”
林素娥早就兑换了韩币,闻言没讲价,直接付了钱。
老板接下钱,主动问道:“这么多书,你怎么带走?要我帮你送货吗?”
林素娥摇头:“不用。”
“老板,我刚才看到你店里有个推车,能借我吗?我现在放到车上去。”
老板欣然答应:”可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