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俶时期,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在一众“钱姓节度使”之中,算是军权顶尖人物了。
只不过,依照老钱家的习俗,外姓人想要抓权,肯定得先变成自己人,没错,孙承佑不是白身入仕,家族势力颇大,故而,钱俶娶了他的一个姐。
这个姐,叫做孙太真,这个孙,就是“赵钱孙李”的孙!
明白了吧,钱俶“文成武德,一统江湖”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孙家的助力。
中吴军就驻扎在昆山,军事管辖范围涵盖了常熟、昆山、吴江、长洲、苏州等地,驻军距离苏州最近约为四十里、最远约为七十里。
这点距离,用手走,也早该到了。
战火初燃,钱文奉就命令孙承佑支援了,如今,两天两夜过去了,东南方向毫无动静,确实蹊跷。
但,换在孙承佑的视角,老钱,你蹊跷个屁啊!
孙承佑确实接到了钱文奉的支援命令,也意识到苏州面临攻击,可他不仅没有整顿兵马、一路向西,反而亲自领队,率领精兵,一路向北、越跑越远,越过七浦塘之后,又征调上万百姓,全力在“常浒塘-盐铁塘-横沥塘”一线建立防线。
原因无他,镇南节度使钟秉章麾下九千人马,启用大小战船近四千艘,兵分三路,汹涌而来!
关于钟秉章的性格,《十国春秋·逸志》中评价道“彼仍守一隅之见”,通俗点说,就是“死心眼”,但在某些时候,这反而是一个优点。
譬如,在水路攻击吴越的时间节点上,钟秉章卡的很死、很准,说是腊月初八、子时动身,一分一秒、一丝一毫都不差,说是腊月初九、抵达攻击点,那就必须这个时候抵达!
不接受任何突然借口、拖延理由,有屎都得憋回去,否则,这辈子都没机会拉。
基于高度严苛的“令行禁止”手段,唐军水师在沿江的攻击任务,开战的还算顺利——
首当其冲,虞山港遭到唐军突然攻击,守军千余被歼灭,唐军大举登陆!
不仅如此,越过虞山港之后,多个“入江口”的位置,也出现了唐军水师,又以靠近太仓的浏河为甚!
突发军情,让孙承佑一身一身地出冷汗,创下了一个时辰内连换三套内衣的记录,不是害怕,是惊讶、是不可置信。
几乎一夜之间,吴越东南边境,面临了与南唐金陵一样的情况,那就是“漫长的长江防线”,且不说虞山港、张家港、黄埔港等登陆点,但是一些“入江口”,就能成为唐军入侵吴越的门户。
以浏河为例,这一时期的浏河虽然属于“野河”范畴,水下情况复杂,可水面宽阔、吃水也深,中型艨艟航行一点问题都没有!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一共七次,其中,六次都是从浏河入长江、再入海。
唐军水师从浏河进入之后,半天时间,就能兵抵太仓,再往前,就是昆山,打到中吴军的老巢!
孙承佑能不急?
不过,先别急。
钱文奉好歹也是钱氏王族,都张嘴求援了,不管总是不行的,孙承佑一边派出快马、前往杭州呈送军情,一边在中吴军中梳理,总算拿出来一千人,派遣去苏州。
临行前,特意叮嘱领军将领,一旦钱文奉质问,就如此回答——
现在,中吴地界哪儿还有兵啊,这都是硬挤出来的兵,你嫌少,我还嫌少呢,你要不要吧!
《尧山堂外纪》评价道,“承佑性骄奢侈”,给你派去一千人,已经很给面子了。
身为外戚,孙承佑嚣张跋扈、官运亨通都是事实,生活糜烂、压榨百姓也是真的,譬如,每顿饭至少要几十个菜,经常举办宴席,依次就得杀死鸡鸭鹅、猪狗羊等上千只才够用,类似“龙脑日燃香”“千金买石绿”等高级消费,更是毫不手软。
妥妥的暴发户过日子。
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能力,至少在军事指挥方面,不容小觑。
腊月初九,午时刚过。
中吴军一万八千人,兵分两路。
左路军八千,由节度副使司清亮、中吴军行军司马史武晓统领,沿墩山湖(阳澄湖东水域“傀儡湖”)东岸,前往“常浒塘-盐铁塘-横沥塘”一线。
右路军一万,由孙承佑亲自统领,北上娄江,东出浏河,抢占先机,意图在天景山(太仓东南)阻击南唐水师。
一直到大军出发之前,孙承佑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与副将崔巍、参军李祥的对话如下——
李祥疑虑,问道:“太保,三国(南唐、吴越、后周)于江北成联军之势,何故兴兵?其中,是否有隐情?”
孙承佑不屑道:“唐国宵小之辈,实乃趁火打劫!李煜举兵江南,实则,意图江北之地。”
崔巍略一沉吟,明知故问:“太保所言‘江北之地’,莫非,指得是静海制置院(南通)?”
“不错,昔日姚彦洪,携家族及百姓一万余众,渡江依附我吴越,李煜称帝之后,这口气一定憋得难受。”
“然,李煜如此行事,就不怕大周天子的震怒吗?”
孙承佑一手扶着楼船女墙,一手捋着长髯,轻蔑一笑:“大周天子?大周尚在,天子为谁!群雄逐鹿于淮南,八岁孩童安能坐稳江山!”
崔巍、李祥听了,面容微变,却又不置可否。
在任何时候,都要找一个最强大的政权作为老大,这是吴越国生存的“顶层逻辑”,扪心自问,大周算是最强的吗?
崔巍说道:“太保,如此说来,唐军进攻之举,是为了掩护收复静海?”
“是,也不是。”
李祥恭维:“太保的话,颇有深意。”
“本将看来,唐军佯动,也是为了探明我吴越实力,若无法重新收回静海制置院,也能借口是与我国摩擦,撇清关系。”
“李煜打得一手好算盘。”
“哼,小儿耍聪明罢了。别忘了,王全斌、翟守珣两员周将,坐拥泰州,麾下两万兵马!我等只需将唐军赶入扬子江,李煜自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孙承佑,一战泰州而闻名,对于对岸的情况,很是了解。
崔巍一听,立即表情谄媚:“太保高见!”
李祥也立即“恍然大悟”,说道:“趁此之际,还有望西进常州,一雪当年之耻。”
好一对“卧龙与凤雏”!
仗还没开始打,就幻想着大胜的结局了,殊不知,此刻江阴与靖江之间的狭窄江道上,正在搭建浮桥。
“马贩子”李元清遥望江南,唏嘘感叹——
回来了,老子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