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过,就以坚持29年和收回皇帝权力这两件事,并不足以证明刘禅有多么高的能力。

毕竟司马懿在发动了臭名昭着的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内部就非常的不稳定,还是有很多人不服的,比如着名的淮南三叛之类的事情。

同时,在东北,西北的边境也是时常有叛乱发生,另外还有东吴方面承担的火力。

至于刘禅收回权力的问题,我想到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的创业团队在发展阶段,其内部都还是非常团结的,毕竟这个时候的外部压力太大,要是这时候内部干了起来,那不得直接完蛋?

所以,魏国出了司马懿这样的货色,还能挡得住蜀汉和东吴,要是蜀汉这个最为弱小的政权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怕不是直接就没了?

当然,说这个并不是要去否定蜀汉内部的君臣相和的美谈,而是适当的外部压力,的确有利于内部的团结。

那么,咱们来看看刘禅在接下来的执政生涯,又做过哪些事情呢。

首先,是蒋琬时期。

作为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蒋琬依旧按照诸葛亮定下的大方针在执政。

但是在某些方面,蒋琬也做出了调整。

比如诸葛亮时期,一共发动了五次北伐,所以在诸葛亮时期,叫做无岁不征。

有些人就经常以此说诸葛亮是穷兵黩武,耗光了蜀汉的国力。

但是,实际上,诸葛亮虽然多次兴兵北伐,但其搞经济民生也很有一套,所以倒是也能支持这样频繁的动武。

而如果站在当时的蜀汉的角度来看,诸葛亮似乎也必须北伐。

要是三国都各自关起门来发展,等发展好了,再出来一波硬钢,那蜀汉肯定是第一个先出局的。

没办法,蜀汉的底蕴是三国里最差的,拼发展根本拼不过魏国。

如果能够拿下关中,并且守住,或许才能跟魏国拼发展,虽然这个时候的关中已经很破烂了。

蒋琬则是侧重以“以安民为本”,至于北伐,大概就是有机会就搞,没机会就等着吧。

所以,在蒋琬执政的时期,蜀汉的经济发展迅速,民生安定,国力日渐增强。

蒋琬之后,费祎执政,则是更加侧重民生,而基本快要放弃北伐了。

不过,在费祎执政的期间,蜀汉还有个姜维,他倒是一个坚定的北伐派。

但是,他本是魏国投降过来的,又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威望。

在费祎执政期间,虽然他主要负责军事,但是每次他想要举大军伐魏的时候,费祎总是会阻止他。

费祎说:“我们不如丞相太多了,他都没能搞定中原,我们怎么搞得定呢?还不如安心发展民生,积蓄国力,等以后有了大才,这些事交给他们去完成吧。”

等到费祎没了,姜维虽然独掌军事大权,成为了蜀汉集团的二号人物,但实际上他的处境,比费祎在的时候还要不如一些。

现在,一些学者经过研究后认为,这是因为蜀汉内部的政治集团在互相角力的结果。

按照这些学者的说法,在蜀汉的内部大概可以分为五个派系。

分别荆州派,东州派,宗室,河北派,徐州派。

其中到蜀汉立国之后,主要就是荆州派和东州派在竞争了。

一些学者认为,东州派因为是属于本土的,所以在蜀汉北伐的事情并不是十分的上心,反正谁来统治都一样。

而荆州派因为是外来户,而且荆州也丢了,要想站稳脚跟,就只能不断北伐。

诸葛亮在的时候,自然是荆州派最强,而且凭借他的能力和威望,能够调和平衡各个派系,一起支持他北伐。

但是诸葛亮之后的人,没有了这样的威望和能力,使得东州派逐渐做大,这么一来,蜀汉在面对北伐的态度上,自然就逐渐的变得保守起来。

这就有点类似于当年曹操南下准备一统天下之时,东吴孙权那边很多本地士族都觉得应该投降一样。

而姜维,哪个派系都不是,他是个更加后来的投降过来的人,自然,支持他的人就更少了。

具体,我们来看看这个期间的一些大的事情的发展。

...

公元238年,辽东公孙渊叛乱,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领兵征讨。

刘禅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下令让蒋琬开府治事,准备随时联合东吴进攻曹魏。

蒋琬坐镇了汉中六年,但是并没有跟曹魏打起来。

在其中,242年的时候,蒋琬造大船准备顺着汉水去拿下上庸三郡。

但当时蜀汉朝廷内部很多大臣都认为,顺水而下,出兵倒是很轻松,但要是输了呢?逃都没地方逃。

于是刘禅就派了费祎,姜维去劝说蒋琬。

蒋琬只能放弃了这次计划,并上书建议刘禅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去拉拢那些羌胡人,等到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就可以一起攻打魏国。

244年,蒋琬病重,辞职,费祎开始全面接替蒋琬的职责。

246年,被称之为蜀汉四相的蒋琬和侍中董允都去世了。

着名的蜀汉宦官黄皓开始撅起了。

董允在的时候,经常斥责仅仅是个黄门丞的黄皓,这时的黄皓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但是随着蒋琬和董允的去世,费祎的威望相对于蒋琬,又要弱上一点了。

这时候,对于刘禅的制约自然更小了一些。

而接替董允的侍中陈祗则是一个阿谀奉承之人,他上台之后,就极力拉拢黄皓,和黄皓是一内一外,互相勾结,使得黄皓逐渐开始做大了。

247年,费祎和姜维一起共录尚书事,姜维自然是主要负责北伐的,他的志向也是在此。

实际上,从238年开始,姜维就开始了他九次北伐的艰难之路,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姜维的九次北伐,规模都不是很大,和魏国之间也是互有胜负。

就比如姜维经常想要兴大兵北伐,费祎就对他说:“我等不如丞相太多了,还不如”

249年,魏国发生了臭名昭着的高平陵之变,并且司马懿转头就像狗吃粪一样,将洛水之誓给吃了,诛灭了曹爽三族。

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担心司马懿弄他,跑路去了蜀汉。

刘禅得知消息之后,立马派人去接应了夏侯霸,当见到夏侯霸的时候,他就说:“你爹当年是战死沙场的,不是我先人亲手杀的。”

接着,他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也是你们夏侯家的后人。”

252年,费祎被批准开府,但是很快,253年,费祎就在宴会上被投降过来的魏国人郭修突然暴起,一刀扎成重伤,几天后就死了。

这件事,在此前张嶷还曾提醒过,他对费祎说:“你太过于信任那些新投降过来的人了,对他们毫无防备,当年的名将岑彭、来歙不就是被刺客杀死的吗?”

只可惜,费祎没听,真的就栽到了这件事上。

费祎死后,姜维掌握了蜀国的军事大权,他终于可以开始大展拳脚的北伐了。

三月,诸葛亮的侄子,吴国的诸葛恪带着20万大军进攻魏国,姜维这边也是立马出兵数万。

只不过,这一次,姜维依旧是无功而返。

254年,姜维被加督中外军事。

256年,姜维升大将军。

姜维一直心系北伐,总是在找机会出兵,但是魏国那边的郭淮,邓艾等人,那也是当世名将。

双方这样来来回回,互有胜互,因此姜维北伐一直没有什么实际性的进展。

而此时,虽然姜维已经成为了名义上的蜀汉二号人物,但是因为他常年在外,所以在朝廷内部,则是陈袛和黄皓的天下。

特别是在257年(或258年时),中散大夫谯周,看着姜维连连北伐,却徒劳无功,而使得民生凋敝。

于是这个谯周就跟陈袛就北伐的事情争论了起来,结果谯周没争过,回去了就越想越气,于是写下了一篇《仇国论》。

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就是曹魏是大国,蜀汉是小国。

小国怎么打的赢大国呢?

小国就应该学周文王,勾践那样,注重民生,发展实力。

只有等到大国主动犯错的时候,再趁势而动。

若是小国到处打仗,这就是在自取灭亡。

当初刘邦和项羽定下鸿沟之约,转头就把盟约吃了,追着项羽就开打,但那个时候是天下大乱的时候,楚国本身的问题就很多,所以汉高祖能得天下。

现在曹魏和蜀汉都已经立国三十多年了,内部都已经趋于稳定了,所以这个时候,想要靠着打赢几仗就有什么作用?

可以说,这一篇《仇国论》对蜀汉当时的人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使得蜀汉内部反对北伐的思想也是越来越多了。

而后来,当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的时候,也是谯周力劝刘禅直接开门投降的。

据说,当初刘备兵临成都城下的时候,也是他劝的刘璋开门投降。

所以,在历史上,这个谯周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历朝历代的正统儒家学者,都对其持强烈批判的态度,认为他这是在为投降派找借口。

那么各位觉得呢?】

...

“觉得啥?直接拖出去砍了呗!”汉武帝冷哼了一声。

...

“砍了砍了,留着这样的人做什么?”汉高祖刘邦也是很生气的说道。

...

蜀汉,昭烈帝时空:“等回去就砍了他,可恶至极!”

...

宋朝,真宗时空,宋真宗道:“可是蜀汉打也打不过,不打也不行,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

南宋,宋度宗时空,宋度宗道:“丞相,这个,这个,这个感觉和咱们现在很像啊,该怎么办啊?”

....

“确实是投降派,没啥好说的。”朱元璋冷冷道。

...

蜀汉,后主时空,刘禅很是纠结的说道:“相父,朕怎么感觉他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诸葛亮脸色一变,道:“陛下,您切不可有如此想法啊,这谯周看似说的有道理,其实是在偷换概念,他人呢?去把他带过来!”

...

【说真的,我个人觉得他这篇文章,貌似说得也没啥问题,但总感觉哪里好像不对。

特别是,这家伙最后的一句话:“若乃奇变纵横,出入无间,冲波截辙,超谷越山,不由舟揖而济盟津者,我愚子也,实所不及。”

我怎么感觉这句话像是在嘲讽一样呢。

意思是不是这样的:你要是有飞天遁地的本事,那当我没说?

我仔细的想了一下,大概想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这个事情了。

如果是站在一个后世人的角度,这魏蜀吴三国就是在内耗,耗得天下百姓十去七八,使得我华夏实力大幅度被削弱,最后出现了五胡乱华的事情。

但是如果站在蜀汉的角度,那问题就特别大了。

又或者说,换个说法,假设这个背景换到当年的抗倭战争之中,我们面对着强大的工业倭国?

感觉,这样就好理解一些了。

清初的评论家毛宗岗说:

谯周这话,不过就是在拿成败结果说事而已,他怎么不敢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说?而只敢在姜维北伐的时候说,因为诸葛亮只要一句“非所逆睹”就能反驳他。

也就是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说的:“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毛宗岗说:要是人人都明哲保身,那还有谁会竭力忠诚呢?要是人人都等待天命,那谁来尽人事呢?所以,但凡后来立志报效国家的人,都只喜欢读《出师表》,而讨厌《仇国伦》。

到此,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觉得有些不对了,大概这就是当代网友们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思想?

这些利己主义的言论,往往也是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总又觉得有问题。

确实,如果结合当时蜀汉的政治背景,似乎就容易明白谯周这番言论的意思了。

而他的言论也的确是造成了益州本土派(东州派)的躺平。

确实啊,华夏的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为了自己的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前赴后继。

虽然有的人失败了,但他们的精神传承了下来,激励着后面的人,或许后面的人就成功了呢。

倘若每个人都是一句,既然打不赢,那就直接投,既然做不了,那就直接躺。

要是这样,何来未来呢?】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