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将领面露难色。
他们攻下的领土之中,人族人口虽然不算密集,但是土地却很大,光是目前统计下来的人族百姓数量就在五百万左右。
现在战事还未停歇,便要组织百姓撤离回去。
且不说路途遥远、迁移数百万陌生的、不信任大乾的百姓难度究竟如何之大。
这些百姓可都是在魔族的统治之下长大的,从那些随魔族征战的伪军的表现来看,这数百万人族之中心向魔族的人数必定不少。
因此,迁移数百人人口必定要调集大量的兵力护送和镇压,要是有心之人趁着防备空虚。
召集一批被魔族宗教洗脑的信徒趁机作乱,恐怕到时候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搞不好都会影响整体形势。
不过,身为追随杨明华十几年的属下了,将领知道元帅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此,撤离百姓绝对是杨元帅考虑了许久才定下来的事情。
也因此,将领没有质疑此决定,虽然觉得很是艰难,但是依旧点头应了下来。
“是,属下遵命!”
等到将领走后,杨明华叹息一声,身躯佝偻了起来,整个人都虚弱无比。
杨明华看着自己胸前愈发扩大的漆黑旋涡,摇头道:
“时日无多了......”
“想来魔族也是知道魔兵的诡异力量,因此他们不想跟我硬拼,他们是在等我死!”
杨明华是在忧虑自己死后的人族的未来,魔族大军的力量太过强大了,如今与大乾死战的,也不过是三个行省的部分精锐兵力罢了。
大乾这方强者数量本就远远少于魔族,虽然魔族的斗争很是激烈,导致力不能向一处使,能集合三个行省的部分力量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但是人族这边又能好的到哪里去呢?
大乾内部潜藏着大量准备投降魔族的高官,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各地农民无地可种。
世家大族极尽奢侈,平民百姓饿死在街头。
再加上有些地方连年受到灾害、导致各地起义频繁,军队反复镇压,虽然如今还能稳定局势。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各州之统领也逐渐兵强马壮了起来,虽然如今还臣服在大乾皇室名下,但是藩镇割据之风已经逐步显现。
更让杨明华感到悲哀的是,从他派往铁卫军地盘探查的情报人员探查过后递回来的情报来看,他看好的天才青年枭雄——石闻远也被皇室残忍杀害。
不过,杨明华不知道的是,他派往铁卫军地盘的探子在刚刚抵达第一天便被王志强给抓了。
经过一番操作过后,如今杨明华在铁卫军地盘布置的情报网络全都是铁卫军军情处的特工。
事实上,杨明华得到的情报全都是王志强杜撰的情报。
石闻远其实对杨明华此人的看法很是复杂,他本身是对杨明华很有好感的,双方还建立了合作关系,他出兵姜国,为大乾抗住了灭顶之灾。
但是杨明华这老头在大乾皇室派人刺杀他的时候连个屁都没放,若说监视天下、统领天下兵马的杨明华不知道此等高手动身,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如此,石闻远也没对杨明华产生太多的忌惮。
毕竟他们交情不深,当时石闻远已经为大乾解了围,皇室派强者来刺杀,石闻远的作用已经没了,杨明华不提醒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没多久,就有大量的青年才俊进入了南府,甚至有些人想要强行获得铁卫军的控制权。
直至此刻,石闻远才察觉到,这些人肯定是被一个地位极高、早已布局天下之人所指使过来的。
而这个人,除了杨明华以外,石闻远猜不到还能有谁。
也因此,石闻远便指使王志强带着军情处的人四处搜索探子,接连拔除了数个势力的几十个大小据点,并且将其顺利替代。
由于军情处下手快准狠,几乎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这次秘密的行动。
因此,各方的实力命令探子打探铁卫军的情报之时,王志强便将计就计,直接命令手下的人传过去了假情报,造成新民政府、铁卫军大乱的假情报。
而率领大军走出要塞、反攻魔土的杨明华因为身受重伤、命不久矣,再加上军务繁忙、无法脱身的种种原因。
他根本无法亲自去确认情报的真实性,他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石闻远究竟死没死。
既然多方情报都显示石闻远已死、铁卫军大乱,那他便只能信了。
也因此,面对极度内忧外患的大乾,纵使杨明华做了这么多年的元帅,但是他的心里依旧是绝望的。
诡异之力的侵蚀要比他想象中的要快上许多,或许他最多只能撑过一月,他便会被完全吞噬,彻底化为虚无。
也因此,在他彻底被吞噬之前,杨明华需要让大军在一个月内将大部分的人族百姓撤回要塞之内,同时大军也必须撤回去。
只要回到了山海要塞,就算是他死了,人族终究还是能保存住一点希望的。
杨明华已经给剩余的两大人族顶尖高手写了书信,虽然两位顶尖强者一直避世未出,只有杨明华一人行走世间。
但是杨明华知道,当人族真的面临灭族之灾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出手护住人族的要塞的。
一旦山海要塞被攻破,届时人族将无险可守,到时候纵使两位顶尖强者齐出,也难以抵挡人族颓势。
也因此,一旦杨明华身死,两位高手必定会出手逼退魔族,届时,这一轮的人族危机便会解除了。
“想要拖延时间、等待老夫身亡?”
杨明华略显浑浊的双眼猛地一凝,一股至强者的气势从他的身上爆发而出,他看着墙上的地图,冷笑道:
“纵使老夫即将身死,又怎可让尔等占便宜?想要一口吃掉我几十万大军,当心崩了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