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后边的事情不光赵国公知道,还有涉事者知情。另外专门修订史料的官员可以名正言顺地接触到这段往事。

大业十三年,李渊任太原留守。这一年隋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贼蜂起。年轻的李世民阴结豪杰,开始了他的计划。

晋阳县令刘文静、晋阳行宫副监裴寂都是他的好朋友。为了拉父亲李渊下水,好借重太原留守手中的力量,李世民给他爹使了美人计。

李渊那时还兼任着晋阳宫监之职,替隋皇管理着晋阳行宫,既然是皇帝行宫,里面总少不了留侍的宫人妃嫔。为将父亲置于不能回头的境地,他授意裴寂请李渊喝酒。

裴寂将李渊灌醉之后,又引晋阳宫中炀帝的留宫妃嫔服侍李渊就寝……

李渊酒一醒,觉着这次的酣眠似乎与往日有点不一样。他伸手往两边一摸索,中国的历史便从此时赤果果的发生了改变!

贞观皇帝真正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在这方面,长孙无忌直到现在谁都不服,就服他。唐国公一大家子人,有雄武谋略的不止李世民一个,但最初敢萌生出掀翻杨广这个念头的,却只有胆大包天的李世民一人。

他牢记着对妻子长孙氏的誓言,要想废掉大隋公主的嫡妻身份,唯有成为大隋的敌对。反观李渊一家其他人,不论是唐高祖,还是贞观皇帝的兄弟们,都是被他一步步推着往前走的。

也许时至今日,人们都或多或少地以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太过的心狠手辣。但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件大事的赵国公,更知事出有因,知道他的妹夫和妹妹,其实是被逼到了玄武门。

大唐开国,武德立朝,无论是高祖,还是当时的太子建成,其实在内心中对各自到手的位置都觉着不大仗义。

这与反隋开始之后、谁贡献了多少的武功无关——但谁都知道如果没有秦王,他们谁都迈不出反隋的第一步。

在某个阶段,可以说秦王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嫡妻的身份将没有疑问地再次回到长孙氏的手中。

但有的人还任重道远,权位之争向来不重过程,一些跟班呐喊者更在意结果,人们也许不会在乎什么道理,只记住谁能为他们带来安全和利益。而道义和伦理可以事后慢慢修复。

太子李建成知道这一点,李氏一门能够成就今日之大业,事初的萌芽正是长孙氏,她曾被迫失去秦王嫡妻的身份。

建成对秦王最初的戒意,不是因为彼此职位与名份高低,也不是因为财富与权力多少,即便有这个原因,那也是后话。

——秦王提出要履行誓言:拿掉杨氏,复立长孙氏为嫡妻。

这当然令李建成极为不安。

如果秦王将嫡妻的身份成功还给长孙氏,这将是英雄一怒为红颜的佳话,也是一颗深深扎根的种子,时时刻刻让人们记起秦王那句“宁倾一国,不负一人”的誓言。

这才是李氏覆灭大隋的原功!

李建成是高祖长子,在金戈铁马的讨隋征战中,他不比任何人付出的少。除了这件事时时令他尴尬,他在各方面都不次过秦王,这件事将缠绕李建成的一生、甚至到他的下一辈仍不能释怀。

如果秦王的嫡妻仍是杨氏,杨氏便是一块石板,足以将那颗令李建成深深忌讳的种子压在下边,让它发不了芽。

这并不算李建成无理取闹,用他的话说,隋炀帝的赐婚诏书墨迹未干,连秦王李世民在内,当初谁有胆子抗旨了?执政者须以信义为本,炀帝无道,但杨氏无错,身为秦王岂能出尔反尔?

当初的秦王据理力争。他为长孙氏不惜涉险倾国,如今国都快倾了,你们这是想闹哪样?自知理亏的高祖大手一挥:恢复长孙氏为秦王正妃!

“宁倾一国,不负一人”。

如果没有这一段,李建成身为长子,将是理所应当的未来之君。而有了这一段,李建成做着太子心里也不舒服!

后边的不必说了,烈焰熊熊,可以焚林毁厦。但它最初只来自于一点星星之火,最终却将与李建成、李世民有关的所有人一点点引燃。

当年牵涉到玄武门中的许多人,房玄龄,杜如晦,高阁老,侯君集,秦叔宝……他们都已不在了,但他们依然注视着赵国公。

这些人无不为着秦王早年的誓言而热血沸腾。他们领略到了秦王的血性、和他的重情重意,从而更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

玄武门早已超出了一场倾轧的范畴,也离着最初的起因越来越远。

酒也喝足了,事也想完了,妹妹长孙皇后的庶嫡之事已成史家定局,但与此有关的人还在,比如这个短暂获得过秦王嫡子身份的吴王李恪。赵国公坚信在李恪的心中,同样有一颗星星之火。

为了妹妹和妹妹的孩子,为了玄武门,也为了先皇自从登基、便一成未变的“贞观”二字,赵国公将坚定不移的观察注视这颗可能存在的火星,不给它一丝复燃的可能。而且在适当的时候,赵国公还打算同金徽皇帝讲一讲这段往事。

贞,坚贞不移。观,观察注视。

……

在大明宫里,金徽皇帝因为韦泽太妃目的性极强的一句话,此时仍然耿耿于怀。皇帝对上一辈人的事不可能知之甚明,韦泽的话虽然令他感到厌恶,但无风不起浪,他不会简单的掩起耳朵。

至少他相信一点:既然长孙皇后与李恪的母亲杨妃,两人都是十三岁嫁给了先皇,那么先皇后一定早于杨太妃进门——至少比杨氏早嫁入李家四五年。

长孙氏身后的舅舅高俭,门楣并不低下,难道阁老明知嫡妻之位已被一个时年八岁的大隋公主占下了,还肯将外甥女以侧室身份嫁过去?

除非这是笑话!

摆脱了柳玉如和樊莺的纠缠,皇帝到紫宸殿找徐惠,又吩咐人拿来了当年的一些史料,要与徐惠好好琢磨琢磨。

但与此有关的记载大都语焉不详,连杨氏的生母是谁都不清楚。但韦泽提到的、杨太妃嫁入李家的时间没有错,正是大业十三年。

皇帝最拿手的,便是正着想不通了、反着想。

大业十三年杨氏嫁入李家,这一年唐军攻陷长安,次年五月隋恭帝禅让了皇位,杨氏成了亡国公主。

韦泽的小算盘打得再响,但对皇帝说话总须有个影子,皇帝判断,杨氏短暂拥有过秦王嫡妻的身份,而且一定是在大隋亡国之前。

而且不是长孙皇后抢了杨氏的嫡妻之位,而是杨氏曾以公主之尊抢了长孙氏的!一切只待明日、柳玉如去过太极宫,便会进一步明了。

徐惠同样不知道这段昔年往事,但她认同皇帝的判断,说杨妃在先皇在世时一向不得宠,那么她的那个似有似无的嫡妻之位,注定不是先皇心甘情愿给予她的。注定。

皇帝道,“嗯,既然连个书痴都这样认为,朕放心了一大半。”

殿内也无旁人,徐惠听了,居然想都没想,捏起拳头来敢打皇帝一下。然后她又觉着这个举动不大合适,便岔开话题对他道:

“陛下,怎么臣妾看袁天师书中所说的,好像与李太史令不尽一致?”她打开了书,很快翻到其中一页,指着里面几个字让皇帝看。

皇帝凑过头去,上面写的是,“甲木参天,脱胎要火。”

徐惠微蹙着眉道,“臣妾只是半瓶子醋,此刻还悟不透它的含义,但臣妾敢说……这于陛下的命理一定是有利的!”

紫宸殿外传来人声,不一会内侍进来回禀,说先皇杨妃入宫拜谒皇后。

皇帝挥退内侍,仿佛已经看到了吴王李恪——他这位王兄大约也看上了洪州。但他与皇帝的母亲之间有个嫡、庶的纠葛等着理清,看来洪州的人选要再等一等了。

没有人跑到皇帝跟前专门说过吴王李恪,但皇帝恍惚间对这个李恪已经有个印象——吴王比纪王李慎更有能水。

因为兄弟李治在承乾之后已然获得了储君之位,贞观皇帝还露过口风,有意改立李恪、而不是李慎。不过先皇只是稍稍表示了一下这个意向,便遭到了赵国公的坚决抵制。

从李恪与乳母的儿子赌个小钱、便被罢了安州都督之职来看,李恪在先皇心幕中份量其实并不重。

李承乾那么吊儿啷当,先皇又是替他亲选东宫官员,又是时时过问他的日常情况,还专门为他撰写《帝范》规范他的言行,这与先皇对李恪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此时金徽皇帝更愿意相信,先皇欲立李恪的口风更像是玩的一次花活,可以让李治的胜出看起来更曲折和不容易一些,可鞭策李治自强、同时又拉近了皇帝同赵国公的感情。

徐惠说,长孙皇后离世后,是晋王殿下陪伴着先皇,而不是什么妃嫔。

以先皇的脾气,若他真有决心改立李恪,赵国公根本不会有左右局势的机会。金徽皇帝猜想,先皇居然也在利用韦太妃提到的那件事,使他改立李恪的试探至少不会显得怎么荒唐。

今日杨妃既然自己送上门来,柳玉如一定不会放过探听的机会,皇帝只要静待皇后的佳音便是了。

……

傍晚时,柳玉如在一家人围坐的饭桌上,同皇帝说到了这件事。

杨妃亲口对柳玉如说,她是隋朝公主时是有过短暂的先皇正室身份,“觉着因些很对不住文德皇后,幸好前隋无道,很快便顺天应人地灭亡了!”

杨妃说起她这段正室身份的经历时,采用的是一种索然无味的神态,好像柳皇后不问,她都想不起来。以表明她并未将这段经历念念不忘,她只是个被父亲推入李家的、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女子。

但杨妃委婉地表示,若非是金微皇帝当朝,她不敢为儿子的前程跑来求柳皇后——是延州刺史和御史大夫的事例,鼓励着她到大明宫来。

柳玉如说,“怎么办?陛下,臣妾觉着这对母子也很不容易,但臣妾不知你的意向,连饭也未敢留她。”

皇帝哼道,“全大唐最不容易的是先皇!全天下如李恪那样,年方十四岁便封王的有几个?当然与晋王三岁封王比较起来,吴王也算是不易了。”

这一句话便表明了皇帝的态度,杨妃先去太极殿、再来大明宫,这样的悲情牌对金徽皇帝没什么用处,即便起用吴王,原因也一定不是这个。

但皇帝问她们,“你们是什么看法?朕是说对这位杨妃。”

皇后说,“臣妾看她有些亲近,她有点像永宁坊的母亲,举止言谈平静得体,不似韦太妃的功利。她对我们说起儿子时,看的出都有些难为情,但为了母爱,她还是来了。”

柳玉如说,“但她敢到大明宫来,便是对我皇的无声赞美。”

皇帝从她的话里已经感知到皇后的意向,女人都同情弱者,又惺惺相惜。皇帝不明确表态,只是嘀咕了一句,“她再好,也比不过朕的母后吧?”

……

御史大夫褚遂良从赵国公府出来,回府。在经过上次黄昏去同州赴任、遇到马王妃、樊莺、崔嫣、李婉清、濮王妃的那条大街上,他不由得勒了马头,在那里有过片刻的出神。

这些女子针对他说过的话言犹在耳,她们在这里,当着褚遂良的跟班挖苦他,说他站在华山上钓鱼,能把鱼钩甩到渭河里去。这话好像是樊莺说的,此时回想起来,褚遂良已经没有了当时的羞忿难平。

在他的仕途上曾经有过一次最大的错漏,一步迈错,几乎万劫不复。明日早朝,若是陛下问到洪州人选,他将按着赵国公的意思,举荐纪王李慎。

脱离了赵国公,重则失官,轻则失颜,即便是他最拿手的文字之功,还要被个代抚侯当众讽刺。

入府,有家人上前扶他下马,妻妾们拥拥簇簇上前问安,丫环端来清水侍候着褚遂良净面漱口,洗去脸上的灰尘、各种各样目光的残留、以及唾沫星子。

忽然家人来报,“老爷,江安王妃来拜访褚夫人。”

江安王李元祥是高祖皇帝与一位杨姓的嫔所生,做过四个州的刺史,在亲王之中也算个实力派。此人身材高大,腰带拉直了比人都高,食量抵得过三五个人,脾气也不大好。

听说这位冯氏别看才二十四五岁,却肌肤细嫩、眉黛目清,骄傲的像只孔雀,她此时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胡血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