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解放来到办公室,见办公桌上待处理的文件堆得很高,确实大为苦恼。他是军政大权一手抓,大事小事一手抓。随着地盘的扩大以及军事实力的增强,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是真的忙不过来了。
得找人给自己分摊一下工作量啊!思索片刻,他很快有了主意。拿起电话分别打给了刘谦初和徐约之,让两人来一趟他的办公室。
两人很快就应邀而来。杨解放问道:“刘校长、徐部长,最近怎么样?工作忙不忙?”
刘谦初回道:“政法学校已经走入了正轨,运转正常,真正需要我处理的事情已经不多了。”言下之意就是工作不忙,可以多揽些事情过来。自古如此,揽事就是揽权,把事情分摊出去,那就是放权。
徐约之说道:“部队刚刚经历扩编,我的工作量倒是增加了。还好,能忙得过来。现在,主要的精力是为下一次扩编军队做准备。”徐约之是总政治部部长,各部队的政工干部都是他培训选拔任用的。
杨解放指着面前的文件,说道:“你们看,我这里这么多军务、政务要处理,实在是分身乏术、忙不过来了。我想成立一个政务委员会,处理整个辖区内的政务,职权要高于各省的政务厅。山东政务厅以后就只管山东的事,不再兼管其他省份的政务。我会出任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长,想请你们两个担任我的副手,你们觉得如何?”
刘谦初回道:“我没问题。” 他创办的政法学校培养了一堆基层官员。由他来协助杨解放管理这些地方官员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徐约之试探性地说道:“我来政务委员会工作倒是没问题。只是,总政治部那边的工作怎么办?”
杨解放用人的原则是军政分离。徐约之若来处理政务,政治部长的职务肯定是交接出去。他关心的是,这个工作会交接给谁?
杨解放道:“总政治部的工作就交给侴姑吧!政治部当初也是由她协助你组建的,她应该能够胜任吧?”
侴姑可不仅仅是杨解放的夫人,也是一名党员,还是徐约之亲自介绍入党的。由她接手总政治部,徐约之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至于侴姑还管着军纪监察处,那完全不是问题。
徐约之道:“这个没问题,我跟她交接一下工作就来委员会报到。”
杨解放又道:“这个委员会目前就只有我们三人。还得你们选拔人才把机构搭建起来。还得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一般的事务你们处理就好了,重大事务才提交到我这里来。目的就是要减少我的工作量。”
刘谦初道:“这个交给我来拟定一个章程吧!等我拟定好了由你审定、核准之后执行。”
三言两语之间就把事情商定好了。政务这边有人分担,军务方面自然也要如此。
叶教官和曲同丰两人的主要职责是在军校培训军官,战时才会充当作战参谋的角色。平时的军务都是杨解放一人在做决策。这样虽然能让权力高度集中,可工作量也很大。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杨解放觉得现在有必要优化一下军事机构。
安排好刘谦初和徐约之的工作之后,杨解放便来到了陆军学校。西北军投靠过来的那些高级将领,基本上都在这里深造。这些人中有不少大将之材。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实战经验丰富,但是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特别是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以后,就需要他们掌握新的作战理念。
杨解放抵达陆军学校的时候,叶教官正在给高级班学员讲课,讲的是《大纵深战役理论》。教室里坐着四五十人,最低也是师旅级军官。
杨解放只是在窗外瞄了一眼,没有进去打扰他们。他依旧去了会议室,吩咐李复兴,等下课后,把叶教官和曲同丰请过来。
没等多久,叶教官与曲同丰先后赶到。他们都知道,杨解放来此,定然有重要的事情商议。三人已经十分熟悉了,笑着打了招呼便各自就坐。
杨解放说道:“两位兄台,我今天来这里是有件事情跟你们商议。冯玉祥下野后,他的司令部原班人马几乎都被我们接收了。我们又接收了西北军诸多领兵将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已经不缺乏高级军官。有些职能部门也该进一步完善了。”
叶教官问道:“你打算怎么完善?”
杨解放回道:“我打算在司令部下设立如下几个部门:总参谋部、政治部、装备部、后勤部、武装部、陆军部、海军部、空军部等。”
一听这些机构的名字就知道,杨解放的小司令部已经完全脱离了南京的三军总司令部,与之分庭抗礼了。
叶教官问道:“其它的都好理解,装备部和武装部有何区别?”
杨解放解释道:“装备部的主要职能是研发生产武器装备。目前归在后勤部,我想把他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武装部主要的职能是征兵和安置伤残、退伍军人,阵亡人员的抚恤也由这个部门负责。这些工作目前归山东民政厅处理。武装部成立以后,民政厅就专门处理民政事务好了。”
叶教官与曲同丰细想了一下,对于部门设立倒是没提出什么异议。
杨解放又道:“关于各部的人选,我的想法是:政治部部长侴姑,装备部部长孔宗儒,后勤部部长赵长贵,武装部部长初八,海军部部长谢葆璋,空军部部长高蕙兰;总参谋部和陆军部的人选却让我有点为难。”
叶教官与曲同丰相视一眼,都明白了杨解放的用意。叶教官说道:“这有什么为难的?总参谋部交给曲校长好了,陆军部交给我来管理吧!”
杨解放没有立刻答应,笑着望着曲同丰。
曲同丰说道:“陆军部的参谋长我能干好,总参谋长就未必了。这个职务需要有协调指挥陆海空三军作战的能力。相比来说,叶贤弟比我更适合一些。我尚来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军官的培养和士兵的训练就交给我来监管吧!”
叶教官年富力强,对于新的战略战术的研究,比曲同丰更为透彻一些。两人再次望着杨解放,等他做决定。杨解放在军队中有着绝对的权威,他一旦作了决定,一般人是改变不了的。
杨解放道:“那就这样吧!叶大哥,请你组建总参谋部!曲校长就负责陆军部的工作。这以后就请你们把相应的工作担起来!”
随后,三人协商了一下细节。总参谋部和陆军部的人员组成由两人分别拟定,再交杨解放核准,这事也就成了。
杨解放走出会议室的时候,见外面围了不少人。大多是投靠过来的原西北军将领。在中原大战之前,他们虽然觉得杨解放不简单,却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中原大战后,特别是进入陆军学校学习之后,他们才发现,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和秉承的作战理念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孙良诚越众而出,对着杨解放敬礼。其他人也跟着立正敬礼,望着眼前这位还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并无半分轻视,反而充满了崇敬。
特别是孙良诚,他做山东省主席时,杨解放还是一个没名没份的地方势力头目。后来,名义上被冯玉祥收编,成为他手下的一名师长。短短几年时间,杨解放已经达到了冯玉祥当年的级别,而他反而成为了杨解放手下一名师长。人生的际遇还真是奇妙!
杨解放还了个军礼,面带微笑地问道:“诸位兄长,军校的生活还习惯吗?”
众人全都回道:“习惯!”孙良诚补充了一句:“虽然只学了一个月时间,卑职等受益良多!感谢小司令栽培提携!”
杨解放道:“那些投靠中央军的将领,如吉鸿昌、孙连仲等,都当上了某一路军的总指挥。你们却只能享受师一级待遇,委屈诸位了!”
孙良诚立刻说道:“不委屈!在小司令麾下,哪怕只是一个团长,也好过投靠中央军的那些师长、军长。他们的部队被当作后娘养的,有苦没处说,那才是真的委屈!”
杨解放说道:“请诸位兄长放心!在我这里,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大家都是兄弟。我对大家一视同仁。军队还会继续扩编,大家有的是机会升迁。只要有能力,别说是当军长,哪怕是当集团军司令也是有可能的。”
“诸位兄长,不管我们来自何方?出身何处?在这里,我们都是中国军人。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那些危害我们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侵略者。”
“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一直是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屡次遭受世界列强的欺凌。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我期望,这种状况由我们这一辈军人终结。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军人,不要只盯着国内这一亩三分地。我们要睁眼看世界!我们要把眼光放在世界列强身上。”
“我让大家来军校学习《大纵深战役理论》等新的作战理念,就是想让大家具备指挥现代化战争模式下的大兵团作战能力。我们只有具备与世界列强相匹配的军事实力,才能真正的独立自主,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对得起我们作为中国军人的这个身份!”
杨解放简短的几句话,听得众人心情激荡。也不知道是谁首先开口喊道:“谨遵小司令训示!”其他人也跟着大喊:“谨遵小司令训示!”
杨解放的目光在鹿钟麟、张自忠、赵登禹、郝梦龄等抗日将领们脸上扫过,很是满意。有了他们,心中的底气更足。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哪些人可用?哪些人该杀?历史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叶教官与曲同丰从杨解放身后走出来,叶教官说道:“小司令决定组建总参谋部,由本人担任总参谋长。我需要一名副手协助我的工作。鹿钟麟——”
鹿钟麟挺了挺胸,应道:“到!”
叶教官高声:“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总参谋部副参谋长!”
鹿钟麟应道:“是!”他本来就是冯玉祥的左膀右臂,还代理过冯玉祥的职权。确实有能力胜任这个副参谋长。
曲同丰也高声喊道:“佟麟阁——”
佟麟阁也大声应道:“到!”
曲同丰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陆军部次长!”
佟麟阁高声应道:“是!”中原大战时,他留守后方,训练新兵,自始至终不负冯玉祥所托。
众人见这两人得了任命,更加确信,杨解放没有区别对待他们。
杨解放回到办公室之后,起草了两份文件以命令的形式下达。一份是在省级政府以上成立华北政务委员会,另一份是军事组织机构改制。
机构重组,自然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杨解放任命了各部门的主官,各部门的人员组成则是由各部门主官提交编制,再由杨解放核准。各部门成立之后,杨解放便把办公室堆积的文件先下发到各职能部门,让他们先梳理一遍,拣重要的提交上来就行了。这一下,他的工作量明显地减少了。
空军部和海军部这两个部门有点特殊。拟定的空军部部长高蕙兰去了沈阳,只有等她回来后才能组建空军部。海军部部长谢葆璋尚在烟台,不过已经在交接手中的工作,准备赶来济南履职。谢葆璋曾做过北洋政府的海军部次长,现在让他担任海军部部长,组建海军部那是一点难度没有。杨解放的意思是让他兼任海军学校的校长,日常事务交给副校长处理就行了。
三天后,谢葆璋来到济南,他第一时间跟杨解放提交了一份文件。杨解放打开一看,竟然不是海军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的文件,而是一份关于航母建造的文件。
杨解放当即把谢葆璋单独找了过来,说道:“你这份文件提出——买不如造。这是谁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很是符合杨解放的做事原则,关键是要有相应的技术。
谢葆璋回道:“你要求那几个小家伙提交改进航母的建议。他们也是花了心事的。这个想法是戚小宝提出来的。美国人欺负咱们没技术啊!他们给我们的报价是一艘航母八千万美元。而他们的实际造价还不到这个报价的一半。如果我们自己能够造航母,就能用购买一艘的钱造两艘出来。”
杨解放苦笑道:“这笔账我当然会算。可是你要明白,没有这么大的利益诱惑,美国岂会帮助我们造航母?没有美国的支持,其它几个海军强国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发展海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