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人说起村中血战,杨明、陶冲、付鹏等人顿时大惊失色,合着他们在乡野与卫所兵周旋,黎国平竟然率领狼兵,干起了偷袭的活。
程总胆子真大,硬是死扛不退,玩的实在玄乎。
不是说见机不对可以逃嘛?怎么轮到他自己,却是莽的不能再莽。
说一套,做一套,他这是要干啥?
依着陶冲的想法,咱们也别跟官军纠缠了,赶紧后撤救援,以保万无一失。
杨明、付鹏齐齐点头。
碰上如此头铁的首长,谁还敢在外边瞎晃荡。
加强连忙着撤离,卫所兵反倒来劲了,八百人分成数队,摆出齐头并进的阵型,大张旗鼓地逼了上来。
默契随之打破,想走却走不成了。
杨明皱着眉头,直言还是打一仗吧,万一这帮货发疯,岂不成了引狼入室?
人家是不愿打,可不是不能打,真要玩起命来,也够咱们喝一壶的。
陶冲苦恼地点点头,表示该打就打,现在这样黏黏糊糊的,总归不是个事。
就是不知对方怎么想的,胆子突然大起来了。
......
相比杨明等人积极准备迎战,田增的处境可就尴尬多了,几乎是押着兵丁们上阵,大家齐齐向前,谁也别想投机。
当然啦,为了确保不出幺蛾子,田增将本队人马分为两队,一队居后督战,防止有人开小差,一队作为中军,随自己阵前效命。
真到冲锋的时候,还得自己人先上。
秋收后的稻田里,水基本散的差不多了,但稻茬仍在,磕磕绊绊的,对大军推进很是不利,更别提面对面交锋了。
两军对垒,官军主要以刀、枪等冷兵器为主,配备少量没啥准头的火铳,只能选择主动进攻,而连队这边却要从容的多,只需站稳队形,先完成数轮隔空射击,才会迎来贴身肉搏。
也就是说官军冲的越慢,行动越迟缓,对火绳枪射击就越有利。
连队百余人,再加上三百护卫,与八百官军对阵,气势丝毫不输。
用杨明的话来说,程总敢玩命,咱们这些归义民,凭啥畏敌不前?
先把眼前这帮怂货解决了,回去才好交代嘛。
......
上千人聚集在乡野田地作战,最终却像个笑话一般,刚刚开始,便进入扫尾阶段。
居前的三百卫所兵,在队长们的大声吆喝下,磨磨蹭蹭来到阵前,然后装模做样地展开攻击,在听到第一声枪响之后,立马四散奔逃。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一旦被华兴火铳击中,不死也得残废。
回归本队是不可能了,反正哪没人就往哪儿跑,送死这种事,还是留给千户大人自己来吧。
负责阵前发令的付鹏直呼见鬼,连忙示意大家停止射击,别白白浪费弹药。
与此同时,正在大声斥骂的田增猛然发现不对,身后兵丁吵吵嚷嚷,也不知谁喊了一句“快跑”,队伍竟然自行崩溃。
数名百户拎着刀,带领家丁们四处拦截,眼看着却是越拦越远。
面对如此景象,田增二话不说,带领本队扭头便跑。
这仗根本没法打嘛。
......
后退数里,田增足足用了两天时间收纳溃兵,最终仅回来五百余人,其余俱都一去不返。
过了廉江就能回家,那些脑子灵光的家伙,跑的不要太快。
安铺回不去,仗又打不成,田增只能派人去码头问计,眼下这尴尬局面,到底该如何破解?
黎国平让他继续追击,实在没法打的情况下,做些纠缠也是好的。
田增的回信很简单,接令追击没问题,但能回来多少人,他可不敢保证。
再这么晃下去,恐怕剩不下几个兵啦。
来往交涉几回,田增干脆厚着脸皮返回码头,指着随行队伍,苦笑着告诉黎国平,出去的八百人,如今只剩这四百余人啦。
守在家门口,卫所兵不怕卖力气,怕的是白白送死。
当日老总兵赴崖作战,抚恤银子到现在还没发呢。
一席话下来,黎国平也只能徒唤奈何。
......
击溃官军后,杨明、陶冲便带领加强连找程龙汇合,半道与古云生的运输队相遇,又是一阵唏嘘。
谁也没想到官军如此不堪,更没想到,自家实力增长这么快。
原本认为流窜乡野,过一段艰难日子在所难免,谁知数仗下来,竟然已成纵横之势。
至于伤亡代价,众人并不在意。
进入江湖,就得按江湖的规矩来,轰轰烈烈干一场,才不算虚度人生。
来到大村,程龙将众人让到院中,稍作寒暄之后,说起未来计划。
就目前情况来看,官军已无再战之力,我等虽有余力,但也不宜太过张狂,引出更大乱子来。
真要逼得官府不计代价来剿,那才叫欲哭无泪呢。
为今之计,还需主动与官军媾和,让大家都有台阶下,才能长久立足。
在这方面,陶冲可利用旧日关系,积极与卫所好友,甚至黎国平那边取得联系,争取能让官军体面退场。
杨明与徐亮合兵一处,一边在村中练兵,一边帮村民修缮房屋,静观局势变化。
再过一段时间,程龙将随古云生前往庆和寨,着手建设英烈公墓,绝不能让兄弟们白白牺牲。
之后,他会返回山区据点,张罗战后抚慰事宜,并为下一步出海进行准备。
若是官军迟迟不退,咱们也不必计较,反正南部海岸绵长,另选一处码头驻扎,也不是啥难事。
总之,绝不能得意忘形,将事情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安铺场院屋中,田增沮丧地看着黎国平,问他该咋办?如果非要打到底,他就再卖卖力气,前往东部各堡寨,将那帮乘机溜号的兵丁都抓回来。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主动联络贼兵那边的熟人,商量个大家都能下台的法子,省得在此虚耗时日,白白浪费军粮。
如今卫所精锐尽出,一旦合浦珠池出了乱子,那可就要了老命了。......
此地绝非久留之地。
听田增唠唠叨叨说出想法,黎国平叹了口气,表示还是报请游大人决策吧,咱们本事不够,先把请罪文书一并送上去才是正理。
再打下去,还不知会闹出啥幺蛾子来呢?
若是把安锦大军招来,咱俩可就别活了。
对于安铺征剿,二人再无任何妄念。
......
数日之后,陶冲派人过来传信,表达和解意向,黎国平虽未表态,但也没有制止流言传播,算是变相认可。
为了守住最后的胜利果实,黎、田二人也不敢轻易离开安铺码头。
直到冬日来临,从省城传来消息,说是京城来人,专门督导招抚事宜,游登辅才传令收兵,将安铺码头腾了出来。
官军占据安铺,数次进剿打击贼兵,虽未达成根绝效果,但也起到遏制作用,进一步彰显朝廷声威。
在这个节骨眼上,无论结果如何,游登辅都要适当吹吹牛,才能有所交代。
还有一条,就是卫所兵不可信、不可用,请胡大人务必从别处调精兵前来,才能完全掌控海岸局势。
廉州府已然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