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器监一个新建的超大院子里,刘禅、岳飞、赵鼎、张浚、韩世忠、高软软等人全都云集一处。
此时他的目光,全都被院子中间摆着的一套超级巨大的设备牢牢的吸引着。
这套设备,正是陆游和沈行知俩人,以及几百名工匠造出来的第一台蒸汽器。
因为是第一次制造,为了避免出现任何问题,俩人并没有选择钢铁进行制造,而是完全按照洪秀的图纸,采用了全铜制造。
正是因此,整套设备此时在太阳光下闪着熠熠的金光。
有了刘禅提供的图纸,再有大宋的冶炼技术作支撑,陆游和沈行知俩人还原图纸的过程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特殊的困难。
但就算是这样,也耗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同时也花费了近四十万贯。
今天正是第一次试机的时间。
试机的过程,也相当的顺利。
随着锅炉开始加热,蒸汽器顺利的从院外的河道之中顺利的抽出水来,而且效率足足抵得上十几个壮汉全力劳作之时,刘禅激动的泪都快下来了。
相父不愧是相父啊。
当年相父亲口说过,大汉配不上洪秀,如果他能晚出生千年,必将闪耀整个宇内之时,自己其实是非常不忿的。
可是,现在他亲眼看到了。
陆游和沈行知俩人造出来的蒸汽器,与洪秀当年在成都造出来的那一台,外观上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效率却提高了好几倍不止。
一台机械,顶得上十几个壮汉的全力劳作。
而且,这个设备可以无休无止的工作,但再壮的壮汉也不能不休息。
如果把时间拉长的话,这一台设备,至少能抵得上几十个人。
甚至,上百个人。
华夏历史上,甚少有如此高效的机械设备。
能达到这样成就的人,夸一句闪耀整个宇内,确实不为过。
而自己从大汉来到大宋,时间正好跨过了千年。
相父,真是神一样的人物啊。
刘禅在为自己的相父而骄傲的同时,高软软同样是激动的手脚不由自主的发抖。
目前她还没看出来,这个巨大的怪物到底该怎么样变成一辆车。
但是,她马上就看到了这玩意儿的另一个用处。
她手里什么最多?
除了钱之外,就是矿山了啊。
而矿山上,永远都避免不了一个问题。
抽水。
要是把这个东西带到自己的矿山之上,那该省多少事儿,又该提高多少效率啊。
而效率对于她来说,就是更多的钱。
一想到这里,她就想马上下订单,让陆游和沈行知俩人啥也别干了,就专心给她生产这个蒸气器。
她要在最快时间里,让她所有人矿山之上,全都用上这些东西。
而赵鼎此时的想法,几乎是与高软软一样。
因为,朝廷手里的矿山,比高软软手里还要多。
至于岳飞、张浚和韩世忠三个人,则是在自己的脑子里面拼命的想,这个大怪物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变成一个车。
因为提出来这东西,最初的目标就是用来驱动风箱,作为车子的动力。
而与他们几个人的骄傲、激动、好奇不同,陆游和沈行知俩人,看着眼前正在平衡运行的蒸气器,却是一脸的惆怅。
或者说,又喜又愁。
喜的是,他们之前想的太复杂了。
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利用这个东西来驱动风箱,为他们预想之中的车子提供动力。
但真把这个东西造出来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完全想多了。
这个东西再加上一套曲轴连杆,直接就可以驱动轮子跑起来,压根就不再需要他们的那一套设计。
至于曲轴连杆,对于大宋来说,更是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技术了。
连富家小孩子的玩具上面,用的都有这种技术,实在是没有任何的难度。
如果他们愿意的话,现在就可以把这个蒸汽器,变成一辆车。
但让他们愁的是,他俩在这个东西运行起来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东西的效率,比他们想象之中,要低的多。
其实在制造的过程之中,他们就意识到了,这个所谓的蒸气器,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风箱。
只不过,他们现在使用的风箱,是由水力作为动力。
而这个蒸气器,是使用热水烧开之后,产生的蒸气为动力。
蒸气为什么能像水一样作为动力,他俩其实并不太明白。
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只要这个东西能用,他们便拿来用便是。
至于其中的原理,可以留到以后慢慢儿研究。
只不过,在制造的过程之中,他们还是发现,这个蒸气虽然与水力一样,都可以被使用。
但他们工作的方式,却并不一样。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利用蒸气作为动力之时,锅炉里面的蒸气每推动一次风箱,就必须要等他凉下来之后,再次加热,才能再一次推动。
而不能像水力一样,可以连续的反复推动风箱。
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东西运行过程中,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燃料,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被大大的降低。
这个问题他们在制造的过程之中就已经发现了,但并没有搞明白原因,也没想到解决的办法。
当时俩人都寄希望于,是自己还没有吃透洪秀的图纸。
说不定,等全部造成了之后,这个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了。
但是,现在东西已经造出来了,俩人却发现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他俩内心都知道,目前的这个蒸气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价值,但终究算是个半成品。
按理说,应该回炉重造,直到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可是,刘禅已经激动的喊着要给他们赏赐了。
而高软软也兴奋的喊着要给他们下订单。
包括岳飞等人,也是一脸欣慰的看着他俩。
很明显,所有人都对这个东西非常的满意,对他们俩也非常的满意。
作为一个成熟的官员,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扫了大人物的兴致。
按着大人物的意思,把功劳装进口袋里,才是正确的做法。
至于改进的事儿,可以以后慢慢儿来。
如果改不成,那就什么都不提。
如果改进成功了,那就是另一份功劳。
此时的俩人,一脸纠结的对视了半天,还是沈行知先耐不住性子了。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