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济尔哈朗接过,打开看,看完之后,他眉头也皱了起来,咬牙切齿的说道:“就知道朝鲜兵逃散不是那么的简单,果然是朝鲜人狼心狗肺,忘记了大清对他们的大恩,想要落井下石,在后面捣鬼了,哼,老十五出征,正可以好好教训他们一次!”

原来,图尔格督帅两万朝鲜兵,往金州旅顺而来,不想朝鲜兵不住的逃散。到了庄河之后,竟然只剩下三千多人,而朝鲜主将沈器长竟然也是逃走了,图尔格愤怒无比,一边向多尔衮请罪,一边严密调查,因为他清楚感觉,朝鲜兵的逃亡,绝不只是因为害怕和思乡,而是有人在背后唆使和组织。

终于,在追上一些逃兵,严刑拷打,顺藤摸瓜之后,图尔格理出了一个大概。那就是,朝鲜兵只所以成批成队的逃亡,正是因为朝鲜将官的唆使和组织。

而其中最大头的一个人,正是此次朝鲜的领兵大将沈器长。

……

查明情况之后,图尔格立刻上报多尔衮。

多尔衮虽然愤怒,但最初的时候,他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暂时隐忍,假装不知道实情,只是严厉催促朝鲜国王李倧,令他再派兵马前往金州,不想就在几天前,多尔衮得到密报,说逃回去的朝鲜士兵在朝鲜国内散播谣言,说“清虏”已经在金州大败,大明王师马上就会展开大反攻,此时此刻,朝鲜应该反正大清,和清虏断绝关系,不然等到清虏被王师大败,兵临城下,就悔之晚矣了。

而朝鲜国王李倧受到影响,已然是起了“背叛大清”之心。

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倧实在是凑不出兵马,再派往金州了,他害怕“大清”的雷霆问责,担心被大清秋后算账,既然已经得罪了大清,而大清已经显出颓势,在他内心里,更已经对和大清的主仆关系感到厌烦和羞耻,军心又可用,既然如此,倒不如趁机反正!

于是李倧连续数日,秘密召见京畿道总戎使兼南汉山城防御使沈器远,以及一众尊明大臣,商议归明之事。

而一干亲清大臣,则遭到了李倧的冷遇。

虽然李倧行事很隐蔽,但大清布置在朝鲜的耳目,还是将这个消息飞报回了沈阳。

多尔衮怒。

他知道,朝鲜问题不能忍了,必须立刻处置,不然等到李倧作出决定,在朝鲜竖起明旗,事情就不可挽回,他大清的侧翼也就危险了。

虽然大清现在的主力部队大部分都在金州,但多尔衮还是决定派多铎领两千骑兵,前往朝鲜,给朝鲜一个颜色,将朝鲜重新拉回大清的阵营。

朝鲜兵孱弱,朝鲜国王李倧吃硬不吃软,但是大清兵临城下,必然就会吓的腿软。

---就如崇祯十年那一次那样,不管朝鲜人多么雄心,口号喊的多么响亮,只要大清的武力足够,朝鲜人最终还是会屈服,重新对大清屈膝称臣的。而为了严肃整饬朝鲜,给朝鲜一个教训,多尔衮告诉多铎,对那些尊明官员,和暗中鼓动朝鲜士兵逃散的将官,必须斩尽杀绝,严厉处置,决不能轻易放过,免得他们蛊惑李倧。

甚至连李倧本人,如果实在是扶不起,也可以废掉,再立其他王室为朝鲜国王。

三天前,多铎已经率领两千精锐骑兵,往朝鲜去了。

事关重大,多尔衮急写书信,通报前线的济尔哈朗以及洪承畴,并提醒两人注意明军动向。

最后,多尔衮也宽慰济尔哈朗,劝他不必着急,稳扎稳打即可,相信他一定能收复金州旅顺,彰显大清之威,后续的粮草弹药已经在押解途中,不日就可以到金州前线,

……

书信送到时,济尔哈朗还在高卧,洪承畴看完之后知道事情非同小可,急忙唤醒济尔哈朗。

第一时间,济尔哈朗只是咬牙切齿,痛恨朝鲜人没有如约派兵两万,以至于他陷入被动,如果有两万朝鲜兵充当头阵,用血肉填充,说不得他现在已经登上北岭了呢。因此见多尔衮派老十五率兵两千,前去惩罚朝鲜王李倧,他心里是很痛快的,其他的暂时还没有想到。

但洪承畴却已经想到了。

“王爷,朝鲜事变,明国怕是不会置身事外……如此一来,辽南战局说不得就会有转机。”洪承畴提醒道。

济尔哈朗不是蠢人,瞬间就明白了,眼睛一亮:“你是说……明国会从辽南抽兵救援朝鲜?”

洪承畴老脸沉沉:“下官不敢确定,不过以下官对明国朝局的了解,以及从隆武帝的行事作风判断,朝鲜有事,明国不会坐视不管,此时天寒地冻,各处港口冰封,距离朝鲜最近,唯一能向朝鲜派出援兵的,只有辽南。如果朝鲜形势危急,必须派出援兵,明国从辽南抽兵,未必就不可能。到时别的不说,金州湾里的明军船舰,肯定是要离开的。”

济尔哈朗眼神一喜,如果真如洪承畴所说,明军船舰离开,大清就可以转向东门,从东门向金州发动攻击,那一来,战事或有转机,只是辽南战事危急,双方正在僵持,这种情况下,明国君臣真敢从辽南抽兵,去支援朝鲜吗?

“朝鲜距离明国京师两千里之遥,往来信息传递,最少一个多月,而老十五五日前就已经带兵出了盛京,算时间,现在怕是已经杀到了平壤,不日就会到汉阳,以朝鲜兵的孱弱和李倧的胆小如鼠,一旦老十五兵临城下,他是一定会出城投降,并推出大臣们当做替罪羊,那时,隆武怕是连消息也没有得到呢。”

但济尔哈朗随即又摇头。

洪承畴道:“如果是以往,我大清天兵一到,李倧肯定会开城投降,但此次怕是不同了。一来,我大清近年战事不利,朝鲜对我大清的畏惧之心已经大为减少,现在大清主力都在辽南,睿亲王能派出征讨朝鲜的兵马有限,这一点,朝鲜上下都是清楚,豫亲王两千骑兵,加上凤凰城、镇江堡的兵马,最多也不超过五千,以五千兵马,旋风扫过乡野,攻取小城小地不成问题,但要想攻下汉阳以及朝鲜的江都江华岛,怕就是有点难了。

“第二,李倧性子虽然怯弱,但却于王位却是极为在乎,这一次两万朝鲜兵逃散,误了辽南的大事,他深恐被我大清重责,废了他的王位,又有一班人在身边日夜蛊惑于他,逼他下了狠心,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此一来,除非是我大清攻破汉阳,否则他是不会轻易投降的。”

“朝鲜之战短期之内怕是不能结束,李倧一定死守会汉阳、南汉山城或者是江华岛,此时朝鲜的求援书信和使者,一定已经奔向北京了,而明国不管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天朝大国的颜面,都一定会答应所求,向朝鲜派出援兵的。”

“但现在登州港浮冰如鳞,船只要想出海,最少还得五十天。”

“旅顺却是不冻港。”

“也就是说,距离朝鲜最近,能最快、最有效派出援兵的,只有辽南驻军,且辽南驻军又多是精锐,明国要想快速救援朝鲜,舍辽南驻军,再无其他选择!”

洪承畴说的肯定。

济尔哈朗瞪大了眼,眼神中渐渐闪过了希望,口中却道:“就算明国从辽南抽兵,但如果只是抽取少量的兵马,怕也是无用。”

洪承畴拱手:“所以我们还需添一把火……下官有一计,定叫高斗枢率兵离开。”

“先生快说!”

“我军佯装撤退,说是要去讨伐朝鲜,并留下一些舌头,故意让明军抓到,待我军撤到复州,郑亲王您的大旗和八旗的军旗也先后离开之后,明军就算不信也是要信了,如此,即便高斗枢不愿意,明国朝廷也会催促他快快救援朝鲜,等到高斗枢率兵离开,我军悄悄返回,此时天寒地冻,野外难宿,我军又已经离开,驻守北岭的明军一定会松懈,或者会将一部分的兵马移到金州城内,以躲避严寒,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忽然出现,定能拿下北岭!一旦拿下北岭,金州唾手可得,高斗枢的主力兵马又在外,回援不及,我们顺势拿下旅顺,也不过是一场恶战的事。”洪承畴道。

济尔哈朗眼珠子发亮,拍案而起:“先生妙计,就这么做!”

……

京师。

乾清殿。

隆武帝眉头紧皱,在座前来回踱步。

他身后的御案上,放着的并不是朝鲜李倧的求援信,而是军情司朝鲜分司发来的急报。

---朝鲜王李倧决意反正,重归大明,已经开始着手清除朝中的亲清派,并加强鸭绿江边境防守了。

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只可惜来的时间不是太恰当。

虽然在这之前,军情司一直都在努力,收集情报,说服朝鲜上下官员,劝他们重归大明,但此时此刻,却不是反正的最佳时机,原因很简单,辽南战役尚没有结束,大明尚没有给建虏的主力造成重大损失,此时朝鲜人忽然反正,如果建虏主力抛下辽南,忽然转向朝鲜,那局面就无法控制了。

朝鲜人根本不是建虏的对手,天寒地冻,水师难行的情况下,大明也难以对朝鲜提供有力的支援。

一旦朝鲜被建虏彻底清算,国中的尊明派大臣被屠戮,朝鲜重归大明的良好局面,就等于是变成了建虏人肆意报复的屠宰场。

那样的场景,是朱慈烺所不愿意见到的。

而朝鲜国内有远见者也看到了这一点。

因此,最开始的时候,京畿道总戎使兼南汉山城防御使沈器远力劝李倧,认为应该再隐忍一段时间,等到明年春暖花开,和大明联络妥当,大明水师船舰载着大明兵马,抵达朝鲜海岸之后,再竖起正旗也不迟。

但李倧不听,他恐惧建虏即将到来的责罚,担心自己过不了这一个年,又说现在建虏主力都在辽南,建虏国中空虚,正是反正的最佳时机!

沈器远劝不住,身为臣子,他只能领命遵从,并开始进行准备。

沈器远将消息告知崔英一。

崔英一急忙飞鸽传书,将这个重要的情报回报总部。

现在,这封急报,就摆在隆武帝的御案上。

看完急报,隆武帝朱慈烺忍不住忧虑、沉思了起来。

朝鲜反正,重新归于大明,断绝和建虏的往来,完成对建虏的合围,这是他继位以来,一直在努力策划并想到达成的,但此时此刻,朝鲜李倧忽然反正,却是令他有点措手不及。

虽然建虏主力都在辽南,此时此刻,建虏能调往朝鲜,征讨朝鲜的兵马一定不会多,但朝鲜兵一向孱弱,即便他们是本土做战,从崔英一的急报看,从李倧、沈器远一直到中下层官员和将领,也都下了决心,坚定的想要重归大明,但决心和战力是两码事,就历史来看,即便建虏只是派出少量精锐,朝鲜人怕也是挡不住的。

李倧,这个朝鲜国王虽然在朝鲜历史上有仁祖的谥号,但就其行事和主政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智慧,经常冲动,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这一次不顾沈器远的反对,提前反正,就是一个明例。

当然了,李倧也是有所倚仗的,他的倚仗就是大明,他知道,大明不会不管他。

李倧的求援使者已经坐船秘密离开朝鲜,携带他的书信,往辽南、秦皇岛而来,往大明求救来了。

注:朝鲜半岛有几处传统的不冻港,比如罗津先锋雄尚等地,但都比较小,难以停泊大船,此外还有几个半冻港,如仁川釜山,所以冬季出航并非完全不可能。

只是,事情突发,辽南正在激战,大明如何抽兵去救援朝鲜?

如果不救援,只靠朝鲜人自己,九成以上会重蹈崇祯十年的覆辙,被建虏切瓜砍菜,打的稀里哗啦,从此心胆俱丧,跪在建虏面前,再不敢抬头。朝鲜局势就会大坏……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唐龙牙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弘宋,重生赵车神大明最强皇太子隆庆中兴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烈虎军三国大军湿家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