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感谢“施凯文”兄的百元打赏,谢谢~~

——————

周延儒拱手,肃然说道:“通州之危,在于两路被围,水路被断,只要打通水路,通州之危自解,”周延儒缓缓说道:“内阁和兵部已经严令天津巡抚路振飞整备水军,不惜一切,打通水路,路振飞有兵一万,天津又屯了大量的船只,就算解不了通州之围,救太子出城,还是可以的。”

如果是刚刚继位之时,首辅这样说话,崇祯帝是一定会相信的,但十六年的皇帝让他知道,臣子话真真假假,尤其是军事方面,谋划的再好,账面上的胜算再多,但最后却总是一败涂地,坏到不能再坏。究其原因,并非全是臣子欺骗,而是兵事糜烂,将不能用,府库里又没有钱粮,即便是诸葛武侯,令他率一群领不到粮饷的乌合之众,也是打不出胜仗的。

偏偏上下没有一人敢说实话,依然还想着糊弄,相互推卸责任。

所以,只靠天津兵和路振飞的船,就能解太子之危,崇祯帝是不信的。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反驳,只是冷冷听着。

周延儒继续道:“说了水路,再说陆路,如今建虏在通州立在两座大营,通州西南乃是建虏的主力,由黄太吉亲自统领,东北则是建虏的偏营,由其弟多铎率领。相比与黄太吉率领的主力,多铎偏营的人马,约在两万人左右,最多不会超过三万人,两支兵马虽然都在通州,咫尺距离,但因为有运河和通州城的阻隔,相互之间,只能通过浮桥相连,如果路振飞能毁了浮桥,截断运河,令建虏两边不能及时救援,我军再聚集足够多的人马,击溃多铎的偏营,解围通州,还是有可能的!”

听到此,崇祯帝眼中的急怒之色,稍微消去了一点,

“可除了多铎的偏营,眼下在京北还有一支建虏人马,那就是阿济格的两万人,不击退阿济格,缓解京北局势,我军就没有能力救援通州,因此要解通州之围,必得先击溃阿济格。”周延儒道。

崇祯帝点了一下头。

见皇帝好像是听进去了,周延儒精神抖擞,继续道:“内阁和兵部商议,可令宣大总督张国维,督帅宣大兵,加上昌平兵连同潘永图的三河兵,在昌平顺义寻觅战机,击退阿济格,先解了京北之危,再南下救援通州。”

崇祯帝虽然愤怒,但脑子却没有糊涂,他瞪着眼:“张国维,潘永图加上昌平兵,一共也不到两万,能击退两万建虏吗?”

周延儒跪下:“怕是不能,所以还需要从京师调兵。”

周延儒之后,群臣也都跪下了。

崇祯帝明白了,咬着牙:“怎么调?”

“精武营主将刘肇基和左柳营副将贺赞各领六千精武营和四千左柳营,再加上一千神机营,秘密出京,连同其他三路大军,一共三万余人,兵力压过阿济格,又出其不意,可有胜机!”周延儒道。

崇祯帝咬牙想了一下,问:“可行吗?”

“臣等议过了,可行。”周延儒小心回答:“张国维带兵素有谋略,当年在安庆时,就以六千官军击退了十万流贼的侵扰,到任宣大之后,又厉兵秣马,勤于操练,刘肇基周遇吉姜镶都是一时勇将,又有神机营相助,只要谋划得当,击退阿济格,还是极有可能的。”

周延儒说的很谨慎,并不敢打包票,不能怪他,这些年,大明吃的败仗太多了,即便有兵力优势,周延儒也不敢保证一定能胜。

崇祯帝看向冯元飚和蒋德璟,见两人没有异议,心知这个计划是殿中群臣的共识,或者说,这是现在唯一的办法。阿济格横亘在昌平,不但威胁昌平皇陵,而且挡住了宣大兵进京勤王的道路,只有击溃了阿济格,宣大兵才能入京。在大明九镇之中,宣府和大同两镇兵马的战力,仅次于辽东和蓟州,虽然松锦之战,两镇都元气大伤,宣府总兵杨国柱战死,大同总兵王朴因为首逃之罪,被朝廷斩首,麾下的兵马几乎丧尽,不过终究还是有一些底蕴在,若论在野外作战,京畿百里之内,大约只有这两只兵马了。

想到此。崇祯帝不由愤恨起吴甡了。

你吴甡收拢了两万人马,不想着救援通州,却听从太子的命令,率军南下,如果有你两万人,救援通州会这么难吗?如果太子出了什么意外,朕绝不会饶你!

见崇祯帝不语,周延儒以为皇帝是在担心京师的城防,于是急忙补充道:“现在城中有一万精武营,刘肇基带走五千,仍有五千,而善柳营和右柳营一兵未动,都在城中,加上上直二十卫,五城兵马司,八万义兵,京师兵马仍有十余万,但是有变,刘肇基随时都可以回援……”

“都带走!”

崇祯帝却忽然打断他的脸,红着眼:“一万精武营都让刘肇基带走,另,军中缺少骑兵,令龙骧左卫,龙骧右卫,一起随刘肇基出征。”

周延儒大惊:“陛下,那是您的亲卫……”

“都什么时候了,还管什么亲卫不亲卫?”崇祯帝再次打断他的话:“就这么定了,令他们立即出征!”

群臣相互一看,心说,皇上这一次可真是下了血本啊。

龙骧左卫龙骧右卫虽然兵马不多,加起来不过一千人,论战力,并没有多高,但龙骧卫职责是守卫皇城,为皇帝的近卫,将他们派出去,皇城立刻就空了。要知道,皇城原本是四卫,龙骧左卫龙骧右卫,武襄左卫武襄右卫,但武襄左卫已经变成了太子的卫队,龙骧卫再一出,就只剩下武襄右卫独守皇城了。

“陛下圣明~~”

蒋德璟已经激动的拜伏在地。

群臣也都拜伏,山呼圣明。

崇祯帝站在御台上,对“圣明”之声好像根本没有听到,目望西北,难掩焦躁的说道:“告诉张国维,切莫让朕失望……”

声音里有期待,但更透出催促。

……

京师东便门。

大明君臣在为救援通州着急,领右佥都御史的袁继咸和兵杖局褚宪章,却在为如何将弹药火器送进通州而忧急,袁继咸奉命回京,一是将通州情况禀报陛下和朝廷,另一个就是筹备弹药和火器,运往通州,以备太子抗战。但想不到弹药火器好不容易装船,正要起行,通州却传来消息,说建虏不但包围了通州,而且还在通惠河上搭建浮桥,截断了河水,两边还有重兵把守,想要通过水路向通州运送物资,已经是不可能了。

但袁继咸却不能放弃。他亲自到兵部请援,但兵部却没有办法给他援助,建虏封锁运河,重兵把守,不要说京师没有战船水师,就算是有,想要突破建虏的封锁,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通州距离京师不过四十里,建虏大军在围了通州之后,其搜集粮草的游骑部队,已经在京师十里之外出现,也就是说,京师已经处在战火的前沿,停泊在东便门外的船只,已经是不安全了,因此,兵部侍郎张凤翔婉转的建议袁继咸,应该将装船的火药火器先卸下来,以免被建虏得到消息,突袭东便门外的码头。

袁继咸当然知道船只不安全,但他却不能同意卸下,因为一旦卸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装上了。

身为内监,褚宪章倒没有多说什么,不过隐隐也是不同意。

张凤翔劝不了他们,只能叹。

离开兵部,袁继咸和褚宪章返回东便门码头,刚下了轿子,就看见一个青衫长须的中年人正负手站在码头上,黄昏落日下,河水白帆的掩映之中,显得颇为孤寂。

褚宪章眼睛一亮,对袁继咸说一声:“副宪,事情怕是有解了……”也不多解释,急急向码头上的那人走去,留下了一脸狐疑的袁继咸。

褚宪章虽然不是内廷三公那样的大太监,但掌着兵杖局,身份也颇为不一般,寻常官员见了他,都得低头,因此,码头上的青衫人不等褚宪章临近,就已经快步迎了上来,深深一辑:“褚公公。”

褚宪章急忙还礼,焦急道:“是有殿下的钧令吗?”

青衫人微笑点头。

此时,袁继咸终于是跟了上来,青衫人又向袁继咸深深一礼:“卑职萧汉俊见过副宪。”

袁继咸不认识萧汉俊,褚宪章在他身边小声说一句:“东宫幕僚。”他这才明白。

萧汉俊取出一个小纸卷,捧在手中,非常郑重的交给二人。

看完之后,褚宪章默默不语,袁继咸却是怀疑,他盯着萧汉俊:“殿下身在通州,这命令从何而来?”

“通州有信鸽,此乃殿下亲笔所写。”萧汉俊回。

袁继咸这才明白,随即问:“老夫离开通州时,殿下叮嘱我,说通州火药和火器都不足,要我立刻往京师调集起运,以备大战。现在怎么忽然又改变了心意,令我等暂时不动呢?”

萧汉俊拱手,恭敬回答:“此乃殿下的命令,卑职也不知。但卑职想,应该是和眼下的时局有关,现在建虏封锁了运河,冒然起运,不但不易成功,反而有可能会落入建虏之手。”

“没有火药和火器,通州如何守?”袁继咸攥着纸卷,红着眼。

“副宪勿忧,建虏刚围通州,城中火药和火器,暂时还不缺。”萧汉俊道。

袁继咸呆了一下,忽然参透了其中的关键,明白太子令他速速回京,并非是着急需要火器和火药,而是给他一个不能不回京的理由,同时也是保护他,以免他无故回京,到了御前被崇祯帝责怪……

明白这一点,袁继咸心中感动,随即轻轻一叹:“通州战事如何?殿下为何没有提?”

这个问题,萧汉俊没有办法回答他。

袁继咸转对褚宪章:“卸船吧。”说完,转身离去。

“副宪去哪?”褚宪章问。

“入宫,向陛下请罪……”袁继咸头也不回,只远远抛下一句。

……

通州。

建虏大军围着通州旧城西南角的城墙,已经是连续猛轰了三天,这三天里,每天都是三拨进攻,多尔衮和代善两人交替指挥,轮番上阵,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晚上又是一次,城墙上覆盖的木板,是补了又碎,碎了又补,轰隆隆地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而在箭矢弹雨来去之中,双方的伤亡逐渐在增多,原本的战线,也从西南角,扩散到了整个南城墙。

不过建虏始终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攻城战,只是用大炮猛轰西南角,同时派出大批的弓箭手,向城头抛射火箭,一点一点的消磨城头的木板和防守兵力。

下午,建虏又一轮的攻击结束之后,朱慈烺登上了城楼。

在建虏的连续猛攻之下,保护城墙的厚木板已经出现了短缺,很多处的城砖不得不直接面对建虏的炮火。那些中型火炮也就罢了,但建虏三门重炮的威胁,实在是巨大,每一次砸中城墙,即便是站在内墙亭子里的朱慈烺,都能清楚感觉到整个城墙的颤抖和簌簌飞溅的碎石。

幸亏只有三门,幸亏不是威力更大的红夷巨炮,不然此时的西南角城墙,说不定已经轰塌了。

即便如此,继续这么下去,总有一天,城墙会支撑不住。

为了对付这三门重炮,朱慈烺给李顺下了死命令,奈何第一次攻城被李顺击中之后,建虏学乖了不少,不但将三门重炮后撤了五十步,而且还在重炮周围,用泥土袋筑起了数道防护墙,如此一来,李顺手中唯一的那一门重炮,已经很难威胁到他们,勉强轰出去的炮弹,最多只能砸中防护墙。

这一来,城头明军就完全被动,建虏的三门重炮却可以肆意挥洒,轰隆隆连续猛炸,守城将士除了拼命的填补木板,再没有其他办法,而他们在填补木板之中,却又会遭到建虏中型火炮的猛轰和火箭的集射,枪林弹雨之中,不知道倒下了多少……

“殿下,建虏正在消磨我们的守城力量,臣以为,他们怕是很快就要发动总攻了!”参谋司李纪泽说。

朱慈烺站在一处,被建虏火炮削去了半个角的墙垛边,望着正在退去的建虏兵马,脸色无比凝重,李纪泽所说,他也已经想到了,而渐渐短缺的木板和变的残破的城墙,应该就是建虏连续猛攻,但却始终没有总攻的用意,一旦黄太吉判断,城墙轰塌就在眼前之时,那么,建虏大军就会发起总攻。

————感谢“无解疯子、枫叶飘飘似何年、书友、书友”和“cylove52、空谷足音”的打赏,昨日一天,是韭菜开书以来,收到打赏人数最多的一天,谢谢大家的怜惜,还有许多默默订阅的用户,正是你们给了我坚持往下的信心,谢谢!!续章以下,会有一些出人意料,但却绝对合乎情理的事情发生,逻辑,始终是本书的核心,也是作者最大的追求,韭菜会一直坚持。

明末岁月,愿和大家一起同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唐龙牙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弘宋,重生赵车神大明最强皇太子隆庆中兴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烈虎军三国大军湿家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