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叶仁夫送走了北虏使团。
再归来时,议事厅众人未走。
苏瑾亦把玩着手中圣旨,若有所思。
反倒是两个装着地阶丹药的小盒,便在一旁放着,不曾多瞧。
未来可以量产的玩意,没啥好瞧的。
“圣主,他们走了,幽鬼部精锐会有分寸的跟着他们,避免对方乱来。”老爷子说着,却不曾回到座位。
欲言,又止。
苏瑾依旧把玩着北虏天子写的圣旨,他没接旨,却不曾将其还给对方。
“师尊,您座。”
苏瑾笑着说道。
待得老爷子终究没多说什么,落座之后。
又自环视众人:
“那两人暂时还杀不得,杀了他们,伤不到北虏根本,乃至伤筋动骨都远远算不上。
却会遭来对方不顾后果的反击。
但有一事,略出我预料。
他们的天子以为我宗弱小,是案板上的鱼肉,此番会有逼迫倒是正常。
我却没想到,他们的天子会小气到这般地步,做事更如此不留余地,竟是想着直接将我宗吃干抹净,半点诚意也无。
我觉得,这其中该有蹊跷,或许与师吞齐有关。”
苏瑾话落,众人也自沉思。
在场之人,有一说一,也的确没一个对师吞齐怀有好感。
对于对方背地里的使坏,更无半点意外。
厉啸天思忖半晌,没忍住,问道:
“圣主,杀伤他们将引来北虏不顾后果的反击,我宗的确抵挡不住。
您刚刚留下了他们两颗丹药,也的确算给了他们教训。
可是,他们迟早会要再次前来,也定将调配起足以威胁我宗的战力。
那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北国二帅暂时杀不得,大家现在都想清楚了。
对苏瑾之后给他们的惩戒,也不觉有何不妥。
因为,既然接受不了对方天子的圣旨,脸其实就撕破了,却又没达到立刻便见生死的地步。
那么,这个度把握着,为的就是用接下来不多的时间,去布局面对北虏即将使出的手段了。
这些,在座之人都想的明白。
他们现在好奇的是,苏瑾接下来要如何布局,留给他们布局的时间又还有多久。
苏瑾之前布局,如今大部分虽已落定,但的确没和五部主说过。
今日,便正好通过会议说明。
“北虏贫瘠,经不起拉锯战,他们在等古匈奴先动手。
而以如今情况看来,古匈奴即便发兵了,北虏也会观望一段时间。
等到匈奴、大齐二国打的不可开交之时,他们才会正式动兵。
北虏天子的性格,我今日通过这份圣旨内容,以及其上字迹,算是隐约推测出来了。
面对强者谨小慎微。
却爱以对弱小者施加雷霆手段,以证其威。”
苏瑾陈述着。
“而我宗此次展现出的,远超其想象的实力,以及对北国态度的强硬,值得那位天子多想一段时间了。
他得想想,我宗是不是背后有个大靠山。
大战在即,他又到底值不值得在这个时候妄生事端,徒增未来国战变数。
所以,我估摸着,等他考虑好这些,即便真打算对付我宗,至少也是三四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即便古匈奴现在就和大齐打起来了,以那个天子的性格,也得观望这么久才会考虑发兵。
而这几个月的时间,已然足够我做很多事了。”
众人听得苏瑾之言,此刻却无半点上次会议时的悲观。
的确,若真还有几个月时间,他们吃了这么多丹药,累积的药效便该差不多都消化完了。
到时候各自实力又会有提升。
而自家圣主的布阵之能,也让他们长了见识。
到得那时,横刀岭上可就不止三个护宗大阵了。
葬刀涧已完工近一半。
恶灵泽也随时都准备动手布置了,灵巢宗这几天便会到达横刀岭。
到时九圣宗再多数万精锐弟子,五个护宗大阵齐开,保管北虏再来,依旧是一来一个不吱声!
就这,还没算上这次他们不曾暴露的底牌:【宝甲】!
……
“若北虏天子这次没有犹豫,立刻便命霜龙关调兵,全力攻打我宗呢?”
老爷子此刻出言,语气严肃。
他知道在座之人,要么是苏瑾的妻子,要么是苏瑾的脑残粉,对自家弟子的决定不会提出质疑。
这些必须要提出,却不算好听的问题,就只能由他这个做师尊的人来说了。
“大概率不会。”苏瑾看向老爷子,其实挺感谢师尊能提出这问题的。
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现在还好,可等未来盘子铺大了,老爷子这种办事风格,便会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我扯了金国寺的虎皮,对方该是向北虏施压了。”苏瑾解释着。
也想到了半个月前,那只地阶妖兽,净业大师,离开横刀岭时的飞行方向。
它是朝北飞的,并非返程方向。
净业大师很可能还有个任务,是要去北虏送信。
而今日的杨公公,刚好是半个月前到的霜龙关,这二者间是错开的。
天使得到的圣旨,在净业大师送信之前。
苏瑾估计,现在北虏天子对自己的态度,该是已然与圣旨中表达的不太一样了。
他看向自家师尊,看出了老爷子还有话想说。
便晃了晃手中被卷成一束的圣旨:
“我知道,金国寺也不一定靠谱,毕竟不能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势力身上。
所以,这段时间我和极云关的书信便没断过。
这期间,我总算说服了唐大帅。
唐大帅忠君爱国。
爱国,又在忠君之上。
他答应我,若得到了北虏的确即将南下的证据,那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愿意与我一起抵御北虏之兵。
而今日,我明确拒绝了北虏的招降,他们若来攻打我,唐大帅不会不管吧?”
众人听得这话,一时间直呼好家伙!
合着自己宗主连唐大帅也算进去了!
这是吃定了对方老实,也吃准了对方性格啊!
关键九圣宗和唐奇英关系还那么好,这下子北虏南下的铁证就在手中,对方发兵来助,也算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了。
怪不得自己圣主一直拿着北国天子写的圣旨,舍不得放下!
苏瑾此刻,便也笑得更欢:
“所以,我放走北虏二帅,看似放虎归山,实则不过顺势而为。
他们大概率不会动兵来攻我宗,即便来了,只要看到唐大帅驰援,也会收兵。
因为,若是和唐大帅交锋了,那便等于是和大齐开战了。
整个北国权贵世家,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苏瑾说到此处,眼中睥睨之色,一时也变得锋锐:
“而他们的犹犹豫豫,畏首畏尾,实际上却给了我宗发展时间。
这发展时间,短则三、四月,多则近一年。
这些时间,够我将后续布局之事布置完了。”
语罢,苏瑾将叶仁夫离开时写好的亲笔信,连着北国天子圣旨,一齐拿起,看向萧姑娘:
“来,蔓儿,你现在动身去一趟极云关,见见咱义父,哄哄他。
顺便,将此二物交给他。”
萧姑娘会意,狡黠一笑。
她也想念自己义父了。
“我即刻便动身!”
……
放走北虏二帅,这看似放虎归山的行为,分寸拿捏的刚好。
两个灵藏后期而已,对苏瑾而言也真算不上虎。
夹缝之中的生存空间以及时间,便是这么一点一滴挤出来的。
而北虏朝廷,即便收到了北虏二帅信笺,知道了九圣宗现有实力,虽会重视,却依旧不觉得对方能给自己造成什么威胁。
他们还不知,北境边界夹缝中,诞生了一个怎样的大爹。
这个大爹,未来可比他们现在的好邻居“大齐”,要难对付上百倍!
苏瑾,放了两只假虎归山。
北虏,却是养了只真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