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轰......”

第二轮野战炮的轰击开始了,此时就全部是普通散弹了,虽然撞击力弱于大号铅弹,但由于距离近依旧带倒了一半的盾车,铅子也全部洞穿了盾车,将藏在后面的人杀死。

至于那些填补空缺的大盾就更不在话下了,咆哮的散弹不但将其带倒,还将后面的人大量杀伤!

但依旧有约莫二十辆盾车推过来了!

三面都是这样!

盾车的长宽都在一丈左右,二十辆,那就是六十米,可想而知藏在后面的还有多少人!

此时,率先发射的那五门野战炮依旧没有装填好,不过,距离也来到了二十米左右,可以清晰地看到敌人的速度再次加快起来,而且从其后阵也射来了抛箭!

“轰......”

两百斤短管火炮的散弹风暴开始了,在这个距离上,就算是普通散弹也能将盾车带倒了,何况张七所部的两百斤、一百近短管火炮的口径都是二十公分,装填的散弹比野战炮还多!

几十门短管火炮形成的弹幕完全覆盖住了明军大阵那一面,此时,就不能将其分成几个波次来进行发射了,一个齐射就将正面冲过来的敌人削去了大约一丈厚的宽度!

这个效果就太过骇人了,清军再是勇悍,也得顿一顿,此时,所有的火炮依旧没有装填好,不过燧发枪开始时发威了!

而在这个距离上,长枪兵里面的投弹好手开始将大量手榴弹扔了过去!

此时,他们也是冒着己方前排士兵被弹片杀伤的风险的,不过依旧这样做了。

也有少量自负勇悍者冲到了长枪兵面前,自然被最前面的重枪兵纷纷刺倒在地,从角上冲过来的敌人不是被铅子击倒,就是被刺刀刺刀,在这个距离上,张七的燧发枪威力可是非同小可。

与火炮不同,在火枪的射程与便捷性上,张七完全选择了威力和射程,他的燧发枪全部都是十五斤重的重型火枪,发射的铅子也是一两重的,而时下明清两军普遍使用的则是五钱左右的。

再加上更长的枪管,更厚的膛壁,就能灌入更多的火药,其威力自然更大。

说起来那柄刺刀就显得有些突兀了,但如果在长期训练下能端得动十五斤重的火枪,便也能利用刺刀进行刺击,不过在张七的理念中,射击的戏份显然占据了大部分,只有小部分留给了拼刺术。

那是在弹尽粮绝下不得已为之的。

前排的燧发枪手可以源源不绝通过更换燧发枪进行射击,面对密集冲过来的敌人无须瞄准就能击倒一人,加上手榴弹的辅助,顿时又让敌人了顿了下来。

不过,此时敌人的大队已经距离己方大阵只有十米左右的距离了,大量的抛箭也射了过来,明军开始出现了伤亡。

就在此时,短管火炮终于装填好了!

此时,就不需要来一个齐射了,几十门短管火炮分成三拨分开轰击,三拨过后,密集冲过来的敌人又被大大削去了一层!

这下敌人顿一顿的时间就更长了,就需要后阵的军官催逼才能继续上前了——在清军将领惯常的思维里,到了一二十米这个距离,再是逆天的火器也能被人海挡住。

但他们却遇到了有着精细设计密集火网的覆盖,这样的火网,穿再多的甲胄也无用,何况削去几层后,精锐尽失,后面的人更是畏怯不前了,这还是以汉军旗为主的清军,若是绿营兵,早就一哄而散了。

绿营兵虽然大多也是世袭的,但他们并没有旗人铁杆庄稼的负担,当兵吃俸禄就是了,何必这么卖命?

于是,当他们鼓其余勇在军官们的催逼下再次展开冲锋时,那十门野战炮终于装填好了。

十门,来了两个波次的打击,一二十米的距离,十五倍径野战炮的散弹威力可不是短管火炮所能比的,一枚铅子完全可以洞穿两到三人!

这一次削去的厚度就不是一丈左右那么简单了,起码有两丈!

当然了,虽然经过了好几次的严酷打击,敌人的大部分兵力依旧存在,每一面也只杀死杀伤了大约两成的清军,也就是一千人左右,清军的主力尚在。

问题是,清军沿用的还是入关前满洲八旗的战法,由于有盾车、大盾的掩护,精锐便尽在前面,这一千人差不多就是他们的精锐了。

于是,虽然依旧还有不少人,但他们在经过每一次的打击后“暂停”等时间显然更长了,普通士兵与锐兵显然是不同的。

还有,普通士兵显然是没有甲胄的,就算是旗人也是如此,否则光是甲胄一项就能让清军破产。

张七做不到的,清军显然也做不到,他经过几次劫掠后得到的钱财也只能让自己手下的部分人穿上甲胄,那还是大量缴获了清军的甲胄所致。

也就是说,他就是一个小一号但更为强悍的清廷。

不过,大营中的沈永忠并没有让他们的攻击态势停下来,按照他的估计,只要再进攻个两三次,张七的炮兵必定要歇炮,否则就会炸膛,这是清军通过血淋淋的教训得来的。

眼下,清军最好的火炮在打过五炮后必须要停下来歇炮,否则就有炸膛之虞,明军就更惨了,打完三炮后就要歇下来。

按照这样的估计,每一面再损失个一千人,张七差不多歇炮了,届时再一个猛冲说不定就将大阵破了。

他现在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张七的炮火如此凶猛,他就应该将那些个夫子顶上去作为炮灰了,但大阵已成,再想调整也晚了,何况张七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开花弹还没开始表演呢。

一旦临阵撤退,必然会有大量的开花弹从天而降。

新一轮进攻开始了,而新一轮铅弹风暴也在上演,没有了盾车、大盾的遮护,单靠小盾显然是不够的,这一轮进攻的进程比刚才更快,很快又是一个千人队没有了。

“咚......”

沈永忠大营里的十面大鼓擂响了,这是他预判到张七需要歇炮,下达的全面进攻的命令。

两轮过后,张七部所有的火炮确实都发射了五六次,该歇炮了。

不过,让沈永忠目瞪口呆的是,他们并没有歇炮。

又是两个轮次后,北、东、西三面三个大阵都只剩下了大约两千人!

而南面的沈彦龙、苏云龙所部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并没有像其它三面那样利用盾车逼近后短兵相接,而是远远地以炮兵阵地为中心布下大阵,不过,他们并没有携带三千斤重的红夷大炮,最重的也就是千斤左右,其射程与张七的十公分野战炮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是他的千斤炮只能发射实心弹,确实也给张七部造成了不少损失,但在十门野战炮点名后,那些千斤重的红夷大炮顿时哑火了,随后一大阵开花弹飞过去后,这个大阵就完全乱了。

若不是还有三面敌人需要应付,张七完全可以下令出击该部。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当下的情形是:

三面敌人已经损失一半左右,加起来也有七千多人,一面敌人又不敢靠近!

而张七部的损失微乎其微,最大的损失还是沈彦龙的红夷大炮带来的,其实心弹虽然也只有十斤左右,但起落入大阵后造成的二次反弹很是杀伤了不少明军,但此时实心弹的威力明显在于攻城和对敌人心里的威慑,有效杀伤与开花弹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级数。

再加上被明军开花弹点名后形同废铁,更是什么作用都用不上了,千斤大炮已是如此,沈永忠自然无法喊出“快请大炮老祖!”,将己方笨重无比的三千斤重的真正红夷大炮搬过来了。

战争进行到这个程度,双方似乎约好了似的,都停了下来,就在此时,张七的野战炮确实需要歇炮了,但部分短管火炮似乎还有一战之力。

此时的沈永忠则犹豫不决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铁马乾坤录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穿书:我成了三个反派大魔头亲爹大人,得加钱铮锋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换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大唐财阀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人质王爷统乾坤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满江红:武穆重生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由凡到仙故事集龙吟虎啸霸三国神探张天海逃生三国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殷红雪白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醉僧怀素嫏嬛姝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征服者在清朝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李峰的回忆众神魔传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三国之重振大汉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大唐锦鲤小郎君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燕颂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在北宋的逍遥日子武英殿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逆天皇途三国首席军师:我胜天半子!刑狱血影圣鹰王朝还珠格格之缘定此生山贼诸侯听泉鉴宝:少爷连麦,震惊全网汉末黄巾霸业穿越成丐帝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我穿越时空爱上你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数风流人物水浒传精选湖畔诗人塞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