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一说洪武九年),大明发生了另一起大案。】
【它就是洪武四大案中的第二案——空印案。】
空印案?
光幕前的众人不禁疑惑,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大印丢了?
洪武朝的文臣瞬间小脸刷白,小心脏砰砰狂跳。
空印这事他们可太了解了,没想到这也被发现了?完犊子了!
等等,重点好像不在这儿。
洪武四大案?
刚刚胡惟庸案就诛连三万人,你告诉我,这种规模的竟然还特么有三?
大臣们人都麻了,在老朱手下想要活下来可太难了。
空印?听起来就很不一般。
朱元璋立刻警惕起来,他要看看这群官员背着他又干了啥?
【何为空印?】
【空印就是在朝廷空白文书上,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写上内容。】
贞观年间。
“啥?”
李世民有点懵。
那岂不是在文书上写什么都有效了么,这帮官员胆子可真大。
等等,万一不是文书,而是诏书呢。
嘶。
李世民有点慌,准备派人暗中查查,大唐官员有没有干这样的事。
洪武年间。
朱元璋怒目圆睁,这群王八蛋怎么敢的?
“谁给你们的胆子,竟敢如此大胆妄为!你们眼里可还有朕!”
朱元璋怒发冲冠,猛地一拍案板。
那双原本就锐利无比的眼睛此刻更是闪烁着熊熊怒火,仿佛要将眼前众人烧成灰烬一般。
一众文臣被吓得跪了一地。
他们噤若寒蝉,低着头不敢言语,生怕触怒了朱元璋。
武将们长舒一口气,庆幸此事与他们无关。
他们抱着膀子,乐呵呵地看起了文臣的热闹。
【每年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数字必须与户部的数目完全一致,才可结清。】
【只要有一个数对不上,整个账册就要作废,重新填报,再盖上印章,再送来核对。】
【问题是,运输过程钱粮一定是有损耗的,很难对上数目。】
【而且大明交通并不发达,路途遥远,这一来一回可能需要数月。】
【所以,官员们才想出这样的方法,户部也默认了这种做法。】
“好好好,全天下都知道,就咱不知道!户部,谁给你们的狗胆?联合地方官欺瞒咱!真是好的很呐!”
朱元璋怒发冲冠,双眼喷火,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陛下,请容臣禀告。”
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说道。
“说!”
朱元璋怒吼一声。
“回陛下,从元朝起,便是如此行事,而且此事,并无明文规定禁止啊。”
户部尚书一边擦着额头的冷汗,一边哆哆嗦嗦地回答道。
听到这话,朱元璋差点气笑了。
没有禁止那是他不知道,要知道早就禁止了。
一个个都瞒着他,最后反而是他的不是了。
“这么说还是咱错了?!莫非尔等已然忘却当年孽元是如何覆灭的不成?!”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案,震得朝堂之上众人皆是心头一颤。
“臣不敢!”
户部尚书慌忙叩头谢罪,身体如同筛糠一般剧烈颤抖着,根本不敢抬头直视朱元璋。
“不敢?哼!我看你们的胆子可是不小!”
朱元璋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此刻早已惊恐至极,不断地用力磕着头,片刻间便已是头破血流。
其他户部官员见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面色苍白如纸,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汤和和徐达两个没事人,看得也是心惊胆战。
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暴怒的老朱。
“汤啊,陛下得有多少年没这么生气了吧!”
“可不是,上次这么生气,还是得知朱文正勾结外敌的时候。”
眼看事态要失控,马皇后赶忙站了出来,呵斥道:“你们简直糊涂,如此大事,也敢不经请示,就自作主张?敢有下次,决不轻饶。”
文臣们连忙称是。
他们都快感动哭了,娘娘,你真是比我亲娘还亲!
“等等!妹子,你别添乱,这事咱饶不了他们。他们可不糊涂,明显是包藏祸心!说不定这里面还有元朝余孽,从中作梗。”
朱元璋怒喝道。
眼见朱元璋不肯轻易放过这群人,马皇后也不好过多干预朝政,叹了口气,退到一边。
“咱会查明真相,首恶者诛九族,咱不会杀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过一个恶人!参与此事的人一个都别想跑!”
此话一出,顿时就有一个户部官员吓昏过去。
“汤啊,扶我一下,我腿肚子有点软。”
徐达脸色发白。
“拉倒吧,我也软了。哎,太子站出来了!这些文臣看来有救了!”
汤和惊喜道。
只见朱标走到众臣前,行礼道:“父皇,儿臣觉得处罚过于严重了!”
太子!太子站了出来,我们有救了,快赶紧劝劝陛下!
文臣们心中重新燃起希望。
“太子,有何想法?”
朱元璋皱了皱眉,并没有呵斥朱标。
“儿臣以为,诛九族不妥,还是三族吧!”
朱标正气凛然。
卧槽,无情。
文臣们人都傻了,这是诛几族的问题么?
朱元璋愣了一下,旋即大笑:“如此仁德,我儿日后必为仁君!咱就依你,首恶者诛三族。”
朱元璋又想了想,补充道:“看在皇后和太子的面子上,除了要犯,其余人等比咱之前定的处理轻一等!”
“儿臣,谢过父皇。”
“臣等谢过陛下!”
众臣磕头如捣蒜。
【空印案发,朱元璋雷霆震怒,文臣们想要跟朱元璋讲道理,可惜他们弄错了一件事。】
【朱元璋真正愤怒的是他们欺瞒于他,这是对皇权的蔑视!他要震慑这群无法无天的官员!】
【一千多个府县,没有涉及空印案的很少,主印官员被一扫而空,数百人被杀。甚至有说法称,受牵连者足有三万人。】
【就连后世大儒方孝孺的父亲,也因空印案被斩。】
【无论哪种说法正确,都证明空印案造成了严重后果,朱元璋对文官信任度大大降低,他发现这些人与元朝的腐吏并无区别。】
永乐年间。
“好死!”
见到方孝孺老爹被处死,朱棣小手一拍,啪啪啪鼓起了掌。
“爹,注意素质!方孝孺好歹也曾是当世大儒。”
朱高炽咳嗽一声,提醒道。
“哼,这等庸人死不足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有他,朱允炆不至于败的这么快。”
朱棣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