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06】太平公主覆灭

李隆基在大唐历史上,是继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之后,又一位知名度较高的帝王。虽然英明果决,但在继位之初,他与他的那些势力全都摆在明面,又有太上皇和太平公主的掣肘,一举一动受人关注,很难有所作为,直到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小人物出现。

河内人王琚,出自小官僚家庭。神龙元年(705年)与驸马王同皎结识,为其所看重,密谋刺杀权臣武三思。不幸遭到宋之问、宋之逊兄弟举报,王同皎被中宗李显处死,他逃江都隐姓埋名,靠替人抄抄写写聊以为生。

睿宗李旦继位,替王同皎平反,他才敢重返长安。凭借还算不错的才识,得以选任诸暨主簿。

他嫌诸暨远离长安,且官职低微难有前途,不愿赴任。这些年他虽逃亡在外,但却时刻关注着朝中时局的变化,他敏锐察觉到了历史的转机即将来临。要想改变命运,就要找到正确的人,而这个人无疑就是韬光养晦的太子李隆基。

经过几天的前思后想,一个计划在他脑中浮现,于是大着胆子跑到东宫求见李隆基。

当时的李隆基在与太平公主的争权中处于劣势,处处受到太平公主打压,正在急需用人之际。听到有人求见,便让身边宦官引他进来。

王琚走入宫内,故意把脚步放缓,伸长脖子四处东张西望。宦官小声提醒他:“你注意点礼数,殿下就在附近。”

他却放开音量大声说:“什么殿下?我从没听说过!现在朝中只听有太平公主一人而已。”

李隆基察觉此人行为怪异,且话里有话,把他叫进内室询问。他说:“韦庶人毒死先帝,人心不服,诛灭她很容易。太平公主是则天大帝的女儿,为人狡猾,手段狠辣,朝中大臣大多听她指挥,这才令人担忧!”

这话戳到了李隆基的心坎,李隆基肃然起身,恭敬请他坐下,哭泣着说:“父皇的同胞现在只剩下姑姑一人,杀了她会让父皇难过,不杀她又害怕将来会危及天下,这该怎么办才好!”

王琚知道关键时刻到了,遂把这些天早已准备好的一套说词和盘托出:“您有孝心这没错,但是天子的孝顺不应与普通民众等同,应当以安定江山社稷为重。想当年汉昭帝的姐姐盖主,从小受到礼遇厚待,有罪了仍遭诛杀。掌握天下的人,怎能只关注小节!”

李隆基大为高兴的说:“您有什么才能,可以与我同行。”王琚一脸莫测高深的样子,微笑回答:“我会炼制丹药,略通阴阳术数,还能逗您开心。”

李隆基认为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高人,当即把他留下,引荐他做了东宫属官。

客观的看,王琚虽非治国理政的大才,但的确有些才能,为人又颇为机智诙谐,替玄宗出了不少好点子,深得玄宗信任。玄宗继位做了皇帝,将他提拔为中书侍郎,专为自己出谋划策。

当时,朝中宰相除了刘幽求、张说,其他多数已投靠太平公主。

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炜密谋,想要动用羽林卫诛杀公主。经过请示,得到玄宗默许。谁知计划还未实施,张炜却将此事泄露给了侍御史邓光宾。

玄宗大为惊恐,立即在第一时间上报太上皇,毫不犹豫的把锅甩给了刘幽求与张炜。

刘幽求坐罪下狱,被有司判处死刑。玄宗出面替他开脱讲情,总算免去死罪流放封州(广东封开县,古属岭南),张炜、邓光宾也分别被流放峰州、绣州。

由于谋事不机,宰相班底里只剩张说一人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至于魏知古、陆象先,两人一个是太上皇的人,一个清静无为就是个摆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崔湜于是提议太平公主,把张说以左丞身份调往东都。又指使广州都督周利贞除掉刘幽求,幸亏桂州都督王晙得到消息,把刘幽求留拘在桂州保护起来,这才得以幸免。

开元元年(713年)六月,玄宗把前宰相、兵部尚书郭元振重新起用为宰相,为自己的势力增添了一份筹码。

太平公主贬黜了玄宗的得力骨干刘幽求,调开了不听招呼的张说,宰相队伍已基本搞定,文臣武将半数以上听命于她。自我感觉大局已定,公然与李隆基唱起了反调。

她与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代理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晙,以及西域僧人慧范等人日夜密谋,准备废掉李隆基。

又指使崔湜与宫女元氏商议,在食物中下药,毒死李隆基。

从上述这些人的官职可以看出,太平公主的势力范围已经涵盖宰相府、东宫、后宫、中书省、金吾卫、羽林卫等朝中各大核心部门与武装机构,渗透的几乎无孔不入。

王琚出身寒微,满身市井气,最喜在街头巷尾之间游走打探,消息一向很灵通,有意无意间听到了一些不利于玄宗的消息。

他急忙面见玄宗,把自己所见所闻如实禀报,并力劝玄宗:“事态已经万分紧急,到了该动手的时候,千万不可再拖下去了。”

左丞张说也派人秘密从东都送给玄宗一把佩刀,暗喻他抓紧决断!

荆州长史崔日用,借着入朝奏事的机会,秘密向玄宗进言:“太平公主阴谋叛乱已有很长时间!陛下以往做太子时,太平公主是您姑姑,与她争斗需要智取。现在您已是一国之君,只需下一道诏令,又有谁敢不从?如果犹豫不决,万一让奸人得逞,再想后悔可就晚了!”

玄宗有些迟疑:“照你所说去做,只怕会惊扰到太上皇他老人家。”

崔日用说:“天子孝顺与否,首先在于海内是否安定。如果奸人得志,江山社稷沦为一片废墟,您又到哪里去尽孝!请先掌控军队,再秘密收捕逆党,这样就无须惊扰太上皇了。”

李隆基采纳了他的谏言,将他调入朝中出任吏部侍郎。

七月份刚到,宰相魏知古密报玄宗,太平公主计划于本月四日起兵作乱,让常元楷、李慈率羽林卫攻打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衙举兵响应。

前面提过,魏知古是李旦的人。他之所以在这个关键节点,把如此重要的情况透露给玄宗,无非是出于自身今后利益的考量!太平公主一旦掌权,他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边缘化人物;而玄宗如果胜利,那他就是绝对的功臣!

玄宗找到了借口,当即与岐王李隆范、薛王李隆业、宰相郭元振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定下计策,抢先动手诛灭太平公主一党。

王毛仲原为玄宗做亲王时的家奴,骁勇善战。玄宗继位,他出任禁军将领,贴身护卫玄宗。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是岭南酋长冯盎的曾孙,做过武则天的宦官,后来归附玄宗。

两人都曾跟随玄宗参与过“唐隆政变”,是玄宗最为得力的爪牙。

七月初三,王毛仲从自己麾下悄悄调来三百余名士卒,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一举斩杀了手握兵权且毫无防备的常元楷、李慈,控制了羽林卫。在内客省擒获贾膺福、李猷,在朝堂收捕了萧至忠、岑羲,均当场处死。

窦怀贞闻讯逃入沟中,自缢身亡。玄宗令人砍下他的首级示众,把他改为”毒“姓。此人为了做官,半点立场都没有,简直无耻到了极点,遭此报应一点不冤!

太上皇李旦听到动静,登上承天门楼观望。郭元振上前安抚说:“窦怀贞等人阴谋作乱,皇帝只是派人收捕诛杀他们,并没有其他打算。”

眼见事已至此,李旦只得接受。

七月初四,李旦以太上皇名义下诏,把国家军政事务全部交给李隆基,自己搬到百福殿养老,彻底告别了权力舞台。

李旦是个好人,也是个具有大智慧的人。说他有大智慧,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不会受到权力的诱惑,处处宽容忍让,主动退位让贤。既保全了自身,也保全了大唐。

失去党羽支撑的太平公主孤木难支,再也无计可施,只好逃入城外终南山寺庙里暂避。玄宗出于姑侄情谊,倒也没有逼她。三天过后,万念俱灰的她自行返回家中,被下诏赐死。

她的几个儿子,除薛崇简因劝谏她不要与玄宗作对,得以免死,其他均被处死,慧范等亲近党羽数十人被杀。

太平公主与母亲武则天相比,所差的不过是一点运气。如果她遇到的不是英明果决的李隆基,凭借她的才智与手腕,结局如何恐怕就不好说了!

玄宗在起事前,曾征召崔湜准备对他委以重用。崔湜的弟弟崔涤劝崔湜对玄宗不要有所隐瞒,崔湜没听。窦怀贞等人被杀,他与卢藏用因亲近太平公主被处以流刑。

新兴王李晋在临刑前抱怨:“计划是崔湜出的,现在我被处死,他却捡回一条命,真是太冤了!“

宫女元氏落网,交代出崔湜曾与她密谋毒死玄宗一事,被追令赐死。

不可否认,崔湜算是一个能人,他能深受权臣武三思的信任,还能获得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两位优秀女性的青睐,足以说明这点。但他不走正途,把精力都放在阴谋诡计和取媚女主上,捷径走多了总会摔跟头!

至于陆象先,名义上虽是太平公主的人,在太平公主与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等人商议废除玄宗时,只有他立场鲜明的予以反对,为此还曾激怒了公主。

李隆基听说后褒奖他:“岁寒知松柏,的确如此!”

七月初六,玄宗亲临承天门楼,大赦天下!

七月初八,赏赐郭元振等功臣。任命高力士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所谓内侍省,顾名思义,是负责管理宫廷内部事务的机构。隋朝时,其成员士人与宦官各占一半,唐时改为专用宦官。

大唐建国以来,太宗有鉴于前朝宦官专政的弊端,曾定下规矩,严令内侍省不得设置三品官职,宦官只负责看守皇宫、传达诏旨、洒扫庭院,相当于皇宫的保安、保洁兼通信员。

武则天虽身为女主,仍未让宦官参与政事。中宗时期朝政紊乱,担任七品以上的宦官多达千余人,但五品以上几乎没有。

玄宗还在做亲王时,高力士就跟着他倾心侍奉;做了太子后,让高力士担任内给事,替他打理东宫事务;这次又因诛灭萧至忠、岑羲立有大功,得任高官。

此后,宦官数量猛增至三千多人,担任三品将军以上官职的越来越多,大唐宦官之盛由此开启,成为后代帝王始终无法摆脱的梦魇!

从神龙元年(705年)至开元二年(713年),在短短八年时间里,接连爆发了四次政变!

“神龙政变”,女皇武则天交出权力,中宗李显继位,恢复大唐国号;“景龙政变”,太子李重俊以牺牲自己为代价,除掉了权臣武三思,避免了大唐再次落入外姓手中;“唐隆政变”,李隆基正式出场登上历史舞台,诛灭谋杀亲夫、欲图篡位的韦后、安乐公主集团,拥立父亲李旦为帝拨乱反正;“先天政变”,太平公主一党覆灭,李旦退位,把大唐天下交给了唐玄宗李隆基。

四次政变前后相因、互有关联。冥冥之中,似乎有双无形的手在操弄时局。命运安排之巧妙,令人咋舌称奇!

李隆基靠着权谋、隐忍以及一点点时运,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大唐也开始从多事之秋,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纪元,开元盛世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