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就是,本来我家还等补偿的钱,给我儿子娶媳妇呢,这都几年过去了,什么都没弄成,我儿子也生气的离开家了。
又有一位老伯插话说道。
道出心酸无奈与气愤。
接着,又有其他人说关于拆迁的事。
在原因方面,有说是本地开发商不给;有小声说是省城某二代看上这地块儿,一直在给县里施压,而县里是原意本地开发商:还有的说,这里住了一个退休大领导,他不主动离开谁也不敢拆迁……
等等。
版本有很多。
就在张自然想进一步询问时,过来两个青年男子,向张自然询问,看你面生的很,你是干什么的?
老人们见到这两个人,纷纷搬小板凳离开。
你们是干什么呢,你们没权利询问我。
张自然缓缓起身,直视对方淡定问道。
两人浑身一紧,感觉就像自家局长,在询问自己。
因为弄不清张自然来路,便略显紧张的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看看。
张自然接过证件翻看,发现没问题便递还给对方。
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路过此处随便逛逛。正好你们来了,我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这里既然规划要拆,为什么一直没有拆迁。
张自然直接说出自己的疑问。
对方二人没想眼前年轻人这么直接,反而有些没底气的说道,你是谁啊,随便问这个问题。
这是典型的欲盖弥彰。
我是这里的副县长,我能问这个问题吗?
张自然看着二人,直接道出自己身份。
二人听后先是一愣,而后哈哈大笑起来,反而反问着说道,吹牛逼还得是老弟你呀,行啦行啦,你走吧赶快离开这里,我们兄弟二人还有事要做。
其中一人搂着张自然肩膀,往他手里塞了一张纸条,又迅速装模作样挡在张自然面前,拽着他的领子小声说道,领导,我叫周奎,另外是我的好兄弟,陈器。我刚才往兜里塞了一些内容,有机会了一定要帮帮这里的人。得罪了哈。
陈器心领神会,在后面推搡张自然。
就这样仿佛张自然受欺负一般,被推出城中村,陈器还大声的说道,去去去,这里不租房子,快点离开这里。
张自然则是配合的说道,走就走,你们凭什么推我。
懒得理你。
周奎说完,二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约有五分钟,陈器小声的问道,奎哥,咱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冒险,他万一不是副县长怎么办?
兄弟,富贵险中求。就算他不是副县长,光从他的气势,就能看出不是一般人。唉,就看你我兄弟二人的造化了。
周奎颇有远见的说道。
不得不说,他这次赌对了,换来了自己以后平步青云的机会。
奎哥,这都两三年过去了,你说这个城中村,什么时间能拆除重建呀?
陈器有些灰心丧气的说道。
他是土生土长的鹿阳人,家里还有亲戚在这城中村居住。
前期还有亲朋询问他,打听或者让他帮助,后来发现没有任何用处,就没有再向他进行交流。
成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富在深山有远亲,久居闹市无人问。
即使在体制内,如果起不到帮助,亲朋也会逐渐远离。
这,就是现实。
陈器与周奎二人,也向领导表达过靠近。
奈何没有中间人搭话,后期送礼直属领导,也是直接选择拒绝。
后来还把二人派到,这个怨念很深的地方。
为了养家,只好负重前行。
因为这里的人经常上访,他两人的任务也很沉重。
等待,就成了二人唯一的机会。
周奎认为他能等着那位贵人。
本来他的打算仍旧是好好工作,后来发现这里的事情,比他想象的要黑暗的多。
他就边工作,边收集一些信息。
由于牵涉甚广,他在等靠谱的人,把证据交给对方。
张自然就是他要等待的人。
张自然则是来到一个商场,随便逛了几家店,便进入了楼梯处卫生间。
从口袋里拿出周奎塞的纸条。
看完后,张自然用拳头重重的打在门上。
心里大声的骂道,这群蛀虫真是披着羊皮的狼。
先是利用城中村改造的名义,引进在外地客商亲伴改造。后又以证件不齐全为由,让已投入巨款建设的安置区,生生的给停工下来。
这一拖就是一年,客商打算撤资。
给对方的答复是,车子可以赔偿没有。
没办法只好协调手续。
后来竟然发现安置区建设,被一个本地老板接手,城中村改造也被别人接手。
然而,这些事情都没人通知秦伴。
秦伴知道自己被做了局针对,就拿着前期协议对峙。
根本就没给他任何机会,就以施工偷工减料的罪名,给抓了起来至今未放。
本地商人郑鸿以为捡到便宜,陆续没少投入金钱,在要拆迁的时候被叫停。
后得知被市里某二代看上。
郑鸿自认为沈口市他能说上话,可是一打听得知,还有省里某二代也要插手。
由郑鸿在鹿阳县经营多年,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即使有来自上面的压力,关于这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也就不约而同的暂停下来。
只是苦了里面住着的人,一次次在空欢喜中白等待。
还是要发展经济,让当地人民真正享受到经济成果。
张自然把纸冲进马桶里,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只有真正的证据才能有用。
不过给张自然提供了信息,有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和问题解决。
张自然又逛了下商场的超市,买了几桶泡面和几瓶可乐。
回到宾馆张自然简单休息一番,便开着车继续调研。
张自然决定利用这两天时间,把下属20个乡镇走马观花的看一遍。
先有一个整体的观念。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当然,后面还有一句话,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张自然需要找一个,了解当地政经的多高面手,好好的补充缺失的信息。
心有所想,便有所收获。
崔远电话到来,说道,老大,关于鹿阳县常委的情况,已经调查清楚,现在方便去找您吗?
可以,直接去柳湾镇吧,我决定去走访下。
张自然已经在去往柳湾镇的路上,极目远眺欣赏远处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