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刚给两个侄子办了满月宴好好热闹了一回,这边梁爷爷刚刚送走了黄建军。
后勤安排过来的勤务兵昨天就已经到了,就站在老爷子身后,往常黄建军站着的位置,只比他更拘谨些而已。
老爷子早上起来什么话都没说,就跟往常没什么两样,可总是下意识地就把他的名字唤出口。
黄建军在他身边待了整整五年,老爷子算是看着他从一个楞头小子长大的,心里是真真当成家里子孙的,不然也不会费心思为他谋前程。
新来得勤务兵叫秦兵,今年刚刚19岁,和傅初优同年比她还小一个月。
“首长,车已经准备好了什么出发?”
合了报纸老爷子起身,“走吧。”
这两天研究所那边弄出了动静,老爷子过去看看。
要是验收的结果不错,能普及开的话又是可以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武器。
文工团食堂。
傅初优这两天就喜欢朝着食堂这边过来。
梁颂年马上要出去了,说句不好的他去的地方现在比我们的国家更发达些,要给他带的东西也不多,傅初优就想着给他找找养胃又简单好做的食谱。
傅妈妈这段时间忙着照顾自己小孙孙,傅初优可撞不到她有空闲的时间,这不只能来找食堂的沈师傅了。
前天听说他孙子生病了惦记着想吃这个,临出门前她带了一袋苹果,准备贿赂......不对,是关心。
“沈师傅,帮帮忙嘛。”
咂吧着嘴里的旱烟撇过头不说话,小傅这孩子平时出手也算大方,每次帮着做个小灶也能剩下些给家当个添头,可这次......
她要的是方子。
食谱算是厨子安身立命的本钱,同样的菜每个厨子做出来都不一样。
傅初优知道自己的要求不太合理,再声保证,“你放心,这食谱我就是为了颂年出去的时候能自己做些咱们自己的饭食,听说他们那边奇怪的很都不喝热水的,热饭热菜也是不多见。”
眼巴巴的看着沈师傅,“绝对不会外传的,况且......就算有了您的食谱他也没有您这巧手。”
在地上磕了磕烟枪,沈师傅叹了口气,梁颂年他是知道的之前那孩子住院小傅让他帮忙做过几天的饭食,要求多的很。
“他之前做了手术您也是知道的,去了那边不一定经得起他们吃食的糟践。”
这话说的肯定是傅初优夸大过好几倍的,托从外面来的那些专家的福气,大家都知道国外人他们爱吃些冷冰冰,硬邦邦的馍馍。
就像是冬天放了很久的馒头,磕得人嘴都生疼。
又砸吧了砸吧自己的旱烟,看了眼手边上袋子里的苹果,小巧饱满的似乎是都果香扑向他。
“真不跟别人说?”
“您放心吧,不会妨碍您吃饭的家伙事。”见他还有些犹豫不决,傅初优又开口道,“您可以不给您的秘方,就正常的做法详细些就行,要是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多标注一点就行。”
同样的食材细节上不一样,饭跟饭就不一样,菜跟菜也不一样,不仅是食物口感上还有食物的药性上。
“师傅,您就应了小傅同志吧,人家也不靠咱这手艺吃饭而且梁处长多好的人帮帮他。”
有他徒弟在旁边助攻,傅初优又磨了好些时间沈师傅才同意。
“方子全给你都行,你给我立字据绝不插手我们这行。”
傅家有钱有权,虽然他在这大食堂呆着可保不住准有一天......
算了,还是先看眼下吧。
看了看她带来的苹果,闭眼挥了挥手,“走吧走吧,你下午再来拿。”
“谢谢沈师傅!”
傅初优笑着起身,“你放心,字据一会儿我就立。”
寻找着食谱只是为了梁颂年而已,要是拿着人家专研的结果牟利她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嗯。”
淡淡回应了她一声,起身就摸出三个个苹果在水盆里前洗了洗。
从后厨转出来,透过窗口的玻璃傅初优能看见他把这一个大的拿着给后厨的婶子婆子们都分了分,剩下两个小的的当着众人的面放到口袋里,至于最后袋子里剩下的起身的时候就藏到柜子里了。
众人分的高兴,没看见他徒弟悄悄提着袋子出去了,应该是放到别的不宜让人发现的地方。
下班的时候傅初优骑着自行车高兴都哼着歌。
沈师傅言出必行,这小册的食谱写了足足有三十几种主食的做法,傅初优看了他写的方法都是好上手的,还有些是不怎么常见的糕点呢。
南瓜小米粥,将小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两刻钟, 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块, 把泡好的小米和南瓜块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 30 ,直到小米开花、南瓜软烂。
紫薯燕麦饼。
紫薯洗净,去皮切块,放入蒸锅中蒸熟,用勺子压成泥状,将燕麦片倒入紫薯泥中,加入蜂蜜,搅拌均匀,适量的紫薯燕麦泥,搓成圆饼状,放在铁盘上,预热至 180c,将铁饼放进火炉里头烤到两面金黄就行。
山药红枣糯米粥,胡萝卜玉米发糕......
都是在那边好获取的食材,方法也都写的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