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大明朝,徐平安感触最深的就是等级森严,虽然在后世,明里暗里也有无形的阶级存在,可未来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就丢了性命。
不仅在大明朝,在任何朝代,普通人那就是被圈养的存在,不说人命如草芥,可也差不了太远,哪怕是在盛世,那也只是地主以及往上阶层的盛世。
底层百姓们的苦难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
徐家庄园,徐平安有了六十多护卫人员后才算是放下心来,虽然大部分时间呆在徐家庄园,可也经常回到魏国公府去看望母亲孙氏,要不然还不知道孙氏会怎么担心呢。
至于读书的事情,当孙氏看到《弟子规》以后就没了这方面的想法,能够写出这样的经典来,整个天下又有几个能教授徐平安的。
只不过对于徐平安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上元县实在是有些不满,哪怕是喜欢做研究,城外的庄园又不是不能呆。
在徐平安耐心的解释下,孙氏还是无可奈何,有之前翠柳跟红桃的事情,对于升官发财,孙氏反而没那么多的奢望了,别看魏国公府荣耀无比,可在皇家面前,仍然只是个强壮一点的蚂蚁而已。
应天城内人来人往的,颇显繁华,只不过暗涌流动,从洪武十二年开始,胡惟庸排除异己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连带着暗地里收拢了不少军中将领以及开国勋贵,胡惟庸自身的威严也在不断的攀升当中,明里暗里,胡惟庸按下了大量弹劾他的奏本,很多事情他都是一言而决。
隐约之间,相权跟皇权有了分庭抗礼之势。
胡惟庸暗地里培养了很多的势力,之前徐平安看他的那个眼神他一直忘不掉,这段时间他做了很多逾越之事来试探朱元璋的底线。
只不过朱元璋一直没有过多的苛责,这倒是让胡惟庸变得更加的胆战心惊,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势力加快了不少。
朱元璋夺得天下,而且勤学好问,自然不会是蠢材,而胡惟庸能够做到左丞这个位置,党羽遍天下,自然也有其独到之处。
只不过有些时候,身在局中,胡惟庸不会想到未来不久朱元璋悄无声息之间就会对他动手。
“上位,现在想要对我动手可不是那么容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过段时间这天下也该我胡惟庸来坐一坐了。”
胡府,胡惟庸仔细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放手一搏,输了大不了就是九族消消乐,这么等下去被朱元璋一声令下灭族的结果也差不了多少。
跟着朱元璋混出来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有些方面是真的狠。
即便胡惟庸不愿意相信,可这大半年来的试探让胡惟庸不得不相信,上位朱元璋绝对有对他动手的想法,而且暗中监视他的人,他可是看在了眼里。
即便胡惟庸注意不到外面监视的人,这个剑拔弩张的阶段还是有军中将领发现了端倪。
为此,胡惟庸显得十分的烦躁,现在的局面明显就是有把刀悬在他的头上,而拿刀的就是朱元璋。
可即便如此,胡惟庸还是没有太大的把握动手,他在等秋收,秋收一过,拿下应天城,到时候抵御起各地的大军才能有把握。
胡惟庸在赌,赌的就是朱元璋还没忍耐到极点,这个大明还需要他。
大明很多地方的平叛以及准备进攻云南的事情已经被提上了日程,这段时间里,胡惟庸自觉还是安全的,毕竟方方面面还需要胡惟庸来调度。
...
天气炎热,徐平安带着来福等几个下人寻找着新的材料以及有实力的商贾,一个上元县,可远供不起他的消耗。
大街上,一个身穿铠甲身后跟着十几个亲兵的人正急匆匆的赶着路,正是在凤阳老家断断续续待了三年多的燕王朱棣,徐平安那便宜姐夫。
“姐夫,我是平安呐。”
徐平安挥了挥手,而燕王朱棣一眼就看到了徐平安。
“原来是平安呐,姐夫还有事,回头再聊。”
朱棣面带笑意,这大街上可不是交谈的地方,交代了一声,朱棣便骑马离开了。
徐平安有些无语,他这还想把道衍和尚的台词跟朱棣说一说呢。
没想到朱棣直接放了他鸽子。
老子想送你一顶白帽子,就问你想不想要。
只不过如今朱棣住在皇宫里,徐平安可不想凑上去自找麻烦,这种事情也只能是以后再说了。
再过不久,老朱就要对胡惟庸动手了,这半年时间,徐平安并不想起什么幺蛾子,万一被牵连了,那可就不妙了,要知道连大文学家宋濂都被牵连了。
太子朱标求情都没什么太大的作用,更别提徐平安只是个庶子,被牵连的话,徐达的情面有多大就不好说了。
徐平安也是无奈,老朱的威望实在是太高,而他自保之力根本就不足,猥琐发育才是王道。
在跟很多商贾谈论好供物、运送之事后,徐平安便回到了魏国公府,趁着朱元璋的目光在胡惟庸身上,他要是不趁机发育一波那就真对不起被诛九族的胡惟庸了。
水银、硫酸铜、硫磺、硝石以及木材、铜以及铁矿石等都是徐平安急需的,若不是出海没有什么好机会,徐平安高低都得拉几船橡胶回来制造一些自行车。
若不是大部分的铁料都用来造各种各样的机床以及武器,不然的话,徐平安怎么也得造一些蒸汽机出来带动机床。
一切都得小心翼翼,徐平安从小到大都没这么憋屈过,要不是朱元璋猜忌心太重,徐平安倒是不介意把一身的本事交给朱元璋,可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徐平安还是做出了自保的决定。
要是能好好活着,谁愿意去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