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代表竞争,有生才有意。
而“生”一字,代表着什么?
——要让购买人“生”出想购买的心。
如何“生”?
——与众不同、物美价廉、产品新奇,都是“生”。
所以光是物件好坏高低,只是笼统说法。任何一门生意都少不了竞争,而售卖的物品其实大差不差。
换句话说,现在的瓷器生意规模逐渐成型,除却上流社会追捧的“名瓷”,普通百姓花多少银钱,便只能买到与银钱相对应的瓷器——一分钱一分货,并无特别。
而想要打破这一市场规律?那便要“生”。
方家瓷器生意不小,但也称不上多大,因为他们一直“生不了”。
而眼下,方文修感觉自己“能生了”。
只要方家瓷窑能先其他瓷窑作出新瓷,便能打出名号,压其他瓷窑一头!只要他运作得当,就算其他瓷窑探得其理、开始用长石制瓷器,那他也有十足把握不落下风!
方家的机会来了!
他方文修的机会......来了!
方文修压下心中激动,撑着桌面,急切问道:“沈大人,这长石......您手中还有多少?在下可否先问您买一些?您开个价,多少都成!”
方子彦被自家大哥的话惊在原地,拿着长石左摸摸右摸摸,也没摸出来这块石头咋就能如此不得了。
“说卖就见外了。”沈筝闻言一笑:“本官此次带长石回来,本就有用,唤你前来也是想着方家有瓷窑,你若愿意便拿些去试试。若确有效果,你便直接寻白云县尹大人采买便是。”
她从中牵线只为帮到尹文才与白云县,方家这边都只是顺带。
“愿意!愿意!”方文修见沈筝不愿意提钱,直接承诺道:“那这样,您看可好?待新瓷制出来后,同安县瓷器便由方家供应,往后一应只收个成本银子!”
站在他的角度,显然会想得比沈筝多。
看似沈大人只是从中牵了个线,可实际呢?
她是将一个天大的翻身机会送到了方家手中,如此机会可遇不可求,受惠者千恩万谢都不为过。
方文修本想说往后同安县瓷器免费供应,要多少有多少。
可转念一想,沈大人从不会答应此类恩谢,说多了反倒是招人嫌,不若惠及百姓,沈大人才会更高兴。
沈筝确实有些也有些心动。
若方文修将恩情记在她自个儿头上,说要如何如何感谢她,她必不会接受。
可显然方文修知道她心中念的是什么——拿同安县百姓为诱饵,着实有些诱人。
正当沈筝还在思索之际,方子彦直接手一拍桌,一副小大人模样替她应了下来,甚至开始讨价还价:“只收个成本银子怎么够?大哥,您还得包送包换!坏了包来回!”
说罢方子彦暗自欣喜。
——他真是个天才!他也要像沈大人一般,替百姓们谋福利!
“对啊!”方文修闻言也一拍桌,福如心至:“子彦说得是!但凡是同安县百姓在方家瓷窑购买的瓷器,坏了都包换!多久都成!”
他咋没想到呢?
免费送不行,但买过一次免费换,这理由站得住脚啊!
沈筝正一脸错愕,方文修接着道:“若加了长石的瓷器在日常使用中坏掉,必定是质量不过关,瓷窑没煅烧好!有问题的物件,方家是一定要回收换新的!”
天才啊!
天才!
他与方子彦,简直就是天才兄弟俩!
沈筝直想给他们兄弟俩鼓掌,“你的意思是......瓷器这玩意儿,应当与铁器一样,摔不坏,砸不烂?”
方文修嘿嘿一笑,羞涩道:“同安县百姓们也不会摔砸瓷器嘛......”
“......”沈筝噎住:“不行。若有你如此托底,那百姓们便不太会珍惜瓷器。”
沈筝骨子里是个很省的人。
东西坏了不换,要先修整修整,衣裳破了也不换,要先补补。眼下同安县百姓也是如此,她不愿方文修用一些小恩小惠,去试探百姓价值观。
“沈大人......”方文修还欲再辩。
沈筝当即开口:“就按你先前说的做,物料成本,烧制成本都算上,如此对百姓们已是最好,本官替百姓感谢你们。”
见她一脸笃定,方文修不敢再争辩,笑着点头:“该道谢的是在下,那便依您所言。”
双方谈妥后,沈筝口述长石烧瓷之法。
方文修神情认真,一字不落记下,方子彦则听得直挠脑袋。
“长石提纯后使用效果最好,但你也知道,提纯是个技术活,眼下白云县尹大人那边正在采矿提纯,此次......你便先试试未经提纯的长石效果如何吧,而后自行选择。”
方文修连忙点头,感觉屁股跟针扎似的,实在不太坐得住了。
待将分好的长石矿装上方家马车后,方文修辞别,沈筝思索片刻,唤住了他。
她开口道:“白云县要做生意,长石消息......便压不了多久。”
尹文才又不是皇商,都是开门做生意的,自是不会光做一个买家的生意。
方文修闻言神色一凛:“多谢沈大人提点,在下今日便动身,提纯前后的长石都先买些回来。”
他信任眼前之人,所以不必等试验结果。
而他嘴上说着“买些”,实则心里想直接将白云县掏空。
盐铁司小戟与方文修一前一后离开,正当沈筝以为今日事了之时,马蹄声不合时宜响起。
“沈大人!”来人举臂高呼,沈筝一眼认出,满脸问号。
白云县小圆脸衙役,咋跑同安县来了!
“吁——”马车勒停,小圆脸跳下车板,一脸欣喜:“沈大人,属下白云县衙役小春,奉大人之命,给您送石头!”
同安县!
同安县!心心念念的同安县,他小春来了!
“......”沈筝看着他身后满满当当一马车长石,捂额问道:“你们大人何时交代的?”
小春挠头:“您前脚走,后脚大人便吩咐了,不过属下中途走错了路,耽误了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