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公元一九六年,东汉建安元年。

十月初十,中国古代传统的丰收节,祭祀炎帝神农氏,庆祝一年的丰收。

士颂率领荆州众文武来到了江陵,举行了隆重的庆丰收的祭典。

这一天,荆襄七郡三十六县,加上清远县的产量冠军,都被聚集到了这里,共襄盛举。

士颂穿着隆重的祭祀服,举着五谷走到炎帝尊位前,将五谷高举过顶,继而鞠躬行礼。

身后荆州文武大小官员,产粮冠军,也跟着士颂一并行礼,依次将手中的五谷,放置于炎帝尊位之前,最后回归本位。

“始祖神农,盛德皇皇。始作耒耜,教民农耕;首创医药,为民疗疾;”

“日中为市、互通有无;削桐为琴,练丝为弦;精作陶器,冶制斤斧;”

“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相土择居,造屋建房;垦渠凿井,浇灌农田。”

士颂念起了武陵学院事先便准备好了的祭奠文章。

约莫念了半个时辰,士颂才摇头晃脑地读完了祭奠词。

“先祖有灵,护佑黎民,风调雨顺,百畜兴旺。”

大典的第二步,便是给各县的产粮冠军分封文散官。

“比阳县从九品上,文林郎沈大贵,其家每亩产量三石七斗,冠绝荆襄。这次,已经是你们家第三次得到比阳县产量之冠,文林郎沈大贵何在?”士颂笑着看向众人。

他心里,则盘算着怎么让这些个产粮好手,把自己的秘诀教到武陵农学院去。

汉朝的粮食产量一般每亩地也就三石左右,用现代的算法计算便是两百六十斤左右。

这些年士颂一直大力鼓励农业研究,甚至派人把日南郡那边的粮种带回研究杂交,但粮食产量一直没有明显提升。

倒是自己给予各县粮食冠军的文散官爵位一事,激发了各地农民的热情,纷纷自发研究产粮秘诀。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在荆州百姓的努力下,荆州的粮食产量,每亩地都在三石半左右,也就是有三百多斤。

加上荆州人口众多,开辟了大量的荒地,今年的粮食收成不菲,士颂当然愿意继续这样鼓励下去。

“老朽在,老朽拜见士荆州。”沈大贵虽然穿着荆州官府发放的文散官官服,但躬着腰,明显的驼背,让所有人都看得出他老农的身份。

沈大贵满脸褶子,拜见士颂之后,说道:“大人,您的新法里面说,家里若是多次获得产量冠军,可以选择不提升老朽的散官官职,而是从家里的孩子们里面再选一个人,担任最低级的散官。我们家今年就想这样,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你将你家儿郎的名字,报给典农司马吧。”士颂指着不远处司马芝,让沈大贵在那里登记。

“沈家老伯,每年的产量冠军,都会到武陵农学院中,将自己的心得体验分享出来。今年虽然是你家儿郎得官,我看还是你去吧。”

“而且武陵农学院,自今年起,便会拟定出调用各地散官前来述职的章程。大家一起在农学院里研究,如何让粮食产量更多,为荆州的父老乡亲们,出一份力。您看可好。”士颂想以学术交流,关照父老乡亲的名义,把这些冠军的种粮秘密套出来。

“哪有什么心得体验,不过是人勤天不懒罢了。”沈大贵咧嘴一笑,露出了口中稀疏的黄牙。

士颂也知道,这些人肯定不会轻易把秘密说出来,笑着说道:“您就放心吧,武陵农学院内,若是有所成就,直接是按官员封赏,进行升职的,比这一年一次的提升机会要好得多。”

士颂说的很明白,在武陵农学院当差,就相当于虚职转实了。

若是做的好,直接升官加爵,比辛辛苦苦一年,还要和别家比产量要好得多,稳定的多。

见沈大贵神色犹豫,士颂知道有戏,只要这些人心动,只要有一个肯去,自己就能树立典型,让后面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去农学院分享种植心得。

“邓县邓老三。”士颂又念出了一个名字。

人群中,一个衣着单薄的老农站了出来,虽然衣服很是干净,但却有些皱,看起来已经穿了很多年了。

士颂欣慰一笑,说道:“这是你第一次获得你们县的冠军,看来全家上下付出了不少心思吧。”

“回禀大人,正是,我家在邓县已有数代。本是新野邓家的家仆,大人来荆州后颁布新法,区分国民和奴民,我家得以恢复国民身份。”

“老朽带着家里的两孩子,为大人修了两年路,攒了点钱,在邓县附近买房置地。这些年又开辟了附近的一些荒地,今年全家都守在地里,就为了有个好收成。”

“这次,我们种的是自家的地,全家上下也都认真的很。秋收前,我家老二媳妇就是生小子,我家老二也跟着我一起守在地里抢收麦子。没有想到,我家居然能得了邓县的粮产冠军。”老头子唠唠叨叨说了半天,但士颂听明白了,这家人是感激自己的。

至于老人说的新野邓家,那是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高密侯邓禹的后人。

现在在荆州,也不过只是个普通的世家而已了。

士颂笑着问道:“原来如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邓县今年的将仕郎,实至名归。你们父子三人一起田间劳作,必定多有交流,今年冬天,你可愿意前往武陵农学院心得分享?”

邓老三对着士颂行礼谢恩后,说道:“都是些田里的经验,得看每年的气候,还有家里土地的特性来定,前些日子,有官吏来家里,让我口述些经验,我唠唠叨叨说了不少,也不知道他们记好了没有。这是造福乡里的事情,这些个经验要是传承下去,对子孙后代都好,老朽当然愿意去,冬天事情少,家里两娃应付得来。”

这个回答士颂很满意,自己想要在农家树立典型,这不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吗?

士颂笑着说道:“既然你家添了丁口,你又得了你们县的产量冠军。年末,还愿意前往武陵农学院述职,交流种植经验。那这样吧,作为贺礼,你家新出生的孩子,我也给个将仕郎文散官,愿他日后长大了,便来我荆州府内效力。”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邓老三笑的合不拢嘴,没有想到自己爱唠叨的习惯,被家里人数落了多少次了,这次在士颂面前唠叨了数句,就给自己的孙子得了个散官。

虽然他弄不明白这散官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自己孙子,出身就是官,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啊。

沈大贵也好,邓老三也好,都是实在的庄稼老汉。

沈大贵家里几年都是产量冠军,沈大贵自己都已经是从九品上的文林郎的散官官职了,今年又给自己儿子弄了个从九品下的散官。

但是他心里,总觉得多产粮食的秘诀,是自家的秘诀,不愿分享出来。

而邓老三就愿意,心态就是为了造福更多的庄稼汉。

两相对比,士颂当然更喜欢邓老三。

这次来接受封官的人中,聪明点的人,立刻明白了士颂的意思,后面出列得官之后,都表示愿意在冬天前往农学院分享经验。

虽然不像邓老三是第一个愿意去的,但他们有了这个表态,士颂要么赠送锦缎布匹,要么直接赠送金银。

而且保证,大家若是在农学院内分享有用的经验,和原来农学院的研究者,一起研究出增产粮食的办法,家里不但可以再得散官官职,还能减免税收。

最后,沈大贵也忍不住了,表示他也愿意前去武陵农学院述职分享,士颂当然也笑着说好,自己承若别人的,一样不会少给他。

边上的廖立对士颂的举动很是不屑,冷哼道:“真不知道主公怎么想的。原来在武陵学院里面办理个什么农学院,请了一堆乡下老农来做研究,那些人连字都不认识,只会胡吹大气,研究了这么多年,也没见研究出什么来?主公怎么还想要往农学院里面加这些个文盲老农。”

刘巴拉住廖立微微摇头,轻声说道:“荆州今年的收成,大多都丢在关中了。荆南四郡的粮仓,可是分毫未进。主公本来还想在荆北三郡,也设立粮仓的。只怕要等到明年了,找这些有经验的农民来互相交流心得,希望能提高荆州的粮产量,也是无奈之举。”

“罢了,农乃是立国之本,主公如此仔细,也是应该的。”这次关中大败回来后,廖立也收敛了不少。

若是从前,只怕早就当面和士颂怼起来了。

刘巴看出了廖立的变化,心中宽慰。

马玄之后,荆南派系之中,马良还没成长起来,现在自己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廖立了。

荆州三十六县的产量冠军封官完成后,荆州的乐署祭酒杜夔,指挥他收集整理的古乐典籍,指挥乐师们演奏起来。

历史上的杜夔,在汉灵帝执政时任雅乐郎。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天下大乱。杜夔因不满社会现状,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一八八年辞官。追随一大批音乐文化人士,避乱逃到荆襄,依附荆州牧刘表。

刘表素有“爱民养士,从容自保”之名,还下令过建造学校,博求儒士,整理失传书籍。

他对于杜夔等文化人士的来到表示欢迎,并让他与孟曜一起整理音乐方面的文献。

后曹操南下平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爱怜杜夔之才,任其担任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并令他创制雅乐,使得杜夔的才能能够充分发挥。自此,杜夔一举成名。

而士颂,也是个喜爱音乐的人,回到这个战乱的年代,想要听后世的流行音乐,怕是不可能了。

他自己也不是什么音乐创作人才,在有人推荐杜夔之后,士颂心里还是偷偷乐了几天的,让他以整理古典乐曲的名义,在荆州收集乐谱,留存古乐谱。

又让他在武陵书院,将整理完成的书籍印刷成册,招募和训练乐师,以彰显“斯文不灭”。

当然了,其实也就是士颂自己想要听音乐而已,而且还是正宗的宫廷大雅之乐。

音乐响起之时,士颂闭上眼睛,仿佛自己回到了后世,带着女朋友到剧院听演奏会的感觉。

他不自觉的握住了诸葛诗语的手,而诸葛诗语却有些愣神,看着远处的长江发呆,似乎在想着什么心思。

士颂心想,等下要去巡视水军。

但蔡瑁军中,蔡中,蔡和也都混在里面。暗组有禀告,两人这些年收敛了不少,不再嚣张。

但诸葛诗语,只怕还是不会喜欢这两人的吧。

“主公,襄阳急报!”易欣匆匆来到士颂身边,打断了士颂的思绪。

现在蒋干在荆南,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事情,一直没有回来。

伊籍则留在北面,让暗组监视北面的情报。

自己的身边,暗组来的消息也好,荆州各处驿站发来的消息也好,都是经由易欣呈递。

“什么事情,如此慌张?曹操攻过来了?”士颂虽然不承认,但他心里,曹操已经留下了阴影。

“不是曹操,是张绣!”易欣抹去了额头的汗水。

“张绣?”士颂接过急报,似乎想起了什么。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