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良不辞辛劳地奋战于国际资本市场,每一分每一毫的盈利背后,都凝聚着他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汗水。
他之所以如此拼命赚钱,并非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或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怀揣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渴望为华夏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这是他重获新生之后深埋心底的强烈愿望。
毕竟,如果重生只是花天酒地,享受生活,虚度光阴、碌碌无为,那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他重生又有什么意义,重生前,他已经快要财富自由了,何必重来这几十年?
凭借着前世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深刻记忆,赚钱对李宗良而言简直易如反掌。
他自己能花多少钱,他的全家老小又能花多少钱?
要知道,在变幻莫测的期货市场里,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价格波动,其带来的收益便足以让他们几代人衣食无忧、尽享荣华富贵。
可即便拥有再多的钱财,对于李宗良来说也毫无吸引力可言。
因为当家庭生活已然富足有余的时候,他心中所想的唯有如何运用这些财富去造福社会大众,为整个民族的繁荣昌盛尽一份绵薄之力。
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如今他满怀热忱地为国家和民族投入大量资金之际,竟然有那么一小撮卑鄙无耻的宵小之徒胆敢暗中将这些款项据为己有!
面对这么恶劣的行径,李宗良怎会轻易姑息纵容?
别说是他本人无法容忍这种现象的发生,即便是上的大佬们一旦得知此事那些本应用于国家建设的宝贵资金,被一些蛀虫窃取,他们同样绝不会轻饶这群胆大妄为之人!
所有针对周世阳的调查仍在紧锣密鼓且悄无声息地展开着。
但目前为止,对于他所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全盘彻查清楚。
况且由于尚未正式开始上班,所以暂时也不急于将周世阳拿下。
很快,内审部的工作人员竟然迅速地又挖掘出了周世阳犯下的另一桩严重违规操作事件。
而且,这件事不仅只与周世阳一人相关,还牵涉到了环宇商管淮港分公司的整个领导阶层。
原来,在内审部工作人员展开深入调查的时候,他们首先联络了大量经由周世阳亲自审批过的租赁商户以及企业主。
就是这次联系,很多商户企业主向内审部的工作人员发起了对环宇商管的投诉。
经过一番仔细询问和抽丝剥茧般的追查,一个惊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这些人纷纷透露,当初在签订合同时,环宇商管方面居然拿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合同!
其中一份乃是符合市场正常价格的正规租赁合同;
而另外一份,则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折扣力度高达 6 折的租赁合同。
环宇商管的工作人员强硬地要求他们必须同时签署这两份合同,并承诺只要他们照做,那么租金便会给予相当大的优惠,无需按照那份市场价的合同支付全额款项,仅需按照市场价的 9 折来缴纳租金便可。
如果不签两份合同,那么他们就只能签那份市场价合同,没有任何优惠。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这些环宇商管的工作人员是什么套路,这些人一看就明白了。
这竟然是要签订阴阳合同啊!这些环宇商管的工作人员显然心怀不轨,企图谋取私利!
不过对于那些渴望在环宇国际生活广场租赁商铺和办公场地的商户以及公司老板们而言,其中同样存在着诱人的利益诱惑。
试想一下,如果能够将自己的店面开设在环宇国际生活广场这样一个繁华热闹且极具人气的商业中心,那么营业额势必会成倍增长。
不仅如此,这里的租金相比其他地段还要低上整整一成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显得无比划算。
更不用说那些眼光独到的公司老板们,之所以对环宇集团的商务办公楼青睐有加,原因就在于它所展现出高端、大气、上档次。
毫不夸张地讲,即便是放眼全国范围,环宇集团的商务办公楼也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若是能把办公区域设置在这里,肯定是可以直接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与实力。
日后,一旦有重要的合作伙伴前来公司展开商务谈判,成功达成合作的几率也将会大大提高。
所以,如今仅仅只需再多签署一份合同,便能够节省下数目可观的租金,面对如此美事,他们又怎会不愿意呢?
只不过,让他们心存疑虑的是,那份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 6 折的合同,是不是环宇集团本身的市场定价。
倘若这个定价是真的,那么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么好的地方,租金还这么低?
不过他们还是没去深究,就算六折的低价是真的,有周世阳为代表的那些贪恋的环宇商管高层,也不可能按规定低价出租给他们。
查到这,内审部的工作人员,都是恍然,原来周世阳的巨额资金是这样弄来的。
搞了个阴阳合同,拿着那份高房租的合同给租户,低价的合同上交给集团。
租金走三方账户收款缴费,其中的6成的租金正常到集团账户,剩下4成租金,一成退给租户,还有3成的租金被他们整个利益团伙瓜分。
按现在每年淮港市10亿的租金额来计算,周世阳这一利益集团,每年要从租金中牟取近5个亿。
他们这哪是为环宇集团打工,应该是环宇集团为周世阳他们打工。
很快内审部就顺藤摸瓜,查到了环宇商管淮港分公司总经理颛达迁,副总经理佩正奇,副总经理周世阳,招商部主任肇柯虎,签约组长谢和通等人都有着密切的大笔资金来往。
这些人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一个利益团体,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扰乱公司战略布局,为自己牟取巨额私利。
损害环宇集团对外的形象,榨取环宇国际生活广场所有商户的租金。
因为涉及金额巨大,内审部的工作人员联系上李宗良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他。
李宗良刚开始接到这个消息后,都被惊呆了。
这些人真的是胆大包天,他也在暗暗后怕,这还只是一个淮港市的一个子公司,要是全国各地的环宇系公司都是这样,那每年的损失要超过千亿了。
李宗良倒不是心疼这些钱的损失,而是担心这些丑闻会影响环宇的品牌形象。
这么多年,耗费巨资在各地好不容易树起的形象被破坏,那是李宗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