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最终还是原谅了王熙凤。
看着王熙凤离开的背影,贾母想起十几年前,赵姨娘刚刚生下环哥儿的时候,环哥儿也莫名其妙的出了一些事,幸好环哥儿没事。
事后,贾母也严厉警告过某人。
…………
贾府处理了王善保家的,下面的人都不敢瞎议论了。
第二日,府里传出来王熙凤病了,要休息一个月,吃药调理。
这是贾母给她一个警告,下次再犯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贾母让李纨、探春、迎春三人管家,还公开说,下面的人如果敢不听话的,让三人不用来找自己,去告诉贾环哥儿就行了。
贾母这话,透着一股凌厉的杀气。
环老三喜欢抄家,府里的人,都是知道的。
………
家丑不可外扬,但是该查还是要查的,第二日,探春三人招来后厨所有人,一个个的问,最后锁定了一个妇人,是王熙凤院里嬷嬷的妹妹,本不应该进后厨的,她进去过,而且是给尤姨娘院里添两个菜的时候进去过。
大家族内部有些事情,并不需要确凿的证据,只要有足够的嫌疑,就能给你定罪。
探春三人商量过后,决定找一个借口,把这个妇人给赶出去了。
最后,迎春还提议,也给管理后厨的柳嫂子一个惩戒,随便让外人进后厨,柳嫂子也是失职了。
李纨与探春有些意外,迎春开始有些转变了,这是好事,心软的人管不好家。
迎春以后想要在侍郎府立足,恩威并施是要的,不能只做老好人。
事情只能查到这样,不能往王熙凤身上查,除非贾琏决定休妻。
…………
第二日,贾政上了密折给皇上,里面写得很详细。
康元帝还是第一次收到贾政的密折,看了之后,有些意外。
贾政平时给人的印象就是呆板,不懂变通,做事有些迂腐,这次遇事不决,知道请示自己,康元帝很满意。
康元帝将贾政的密折给了李青秋、次辅章衡博、治国公马熙传阅。
经过商议后,皇上采纳了大伙的意见,让贾政将马匹卖给理郡王的人。
给他几十匹马,晾他也翻不了天,多给他一些机会,让他露出马脚,才好彻底解决他。
…………
第二日,贾环就去了刑部当值,下了衙,又去韩王府。
小胖子韩王心情很好,道:“贾师弟,从草原采购的第一批马回来了,一同运到京城的,还有很多货物。”
城外韩王府的骑兵营驻扎的山谷,旁边的农庄,也被韩王府购买下来了,现在改建成一个小的马场。
小胖子殿下还问贾环要不要也养一些马?
贾环想了想,还是拒绝了,马盛光家已经决定做马匹的生意了,自己也做的话,就不太好了。
贾环倒是想养肉牛,草原的肉牛在京城很受欢迎,过年期间肉牛的价钱涨了两倍。
贾环跟韩王府买了二十头草原的牛,打算在自己的农庄养殖。
朱康提议道:“殿下,我们现在有了这么多马,能不能扩充骑兵营?”
马盛光马上表示支持,道:“殿下,老康的这个提议真好,咱们既然马匹多了,应多训练一些骑兵,以后蒙古人再侵略我们大雍,有骑兵多,咱们也能申请出兵,抵御这些蛮夷。”
章童有些顾虑,道:“现在,燕王府与蜀王府的总人马,比我们多,但是如果我们王府无故增加骑兵,就怕……不高兴。”章童手指了指皇宫的方向。
小胖子韩王问道:“贾师弟,你觉得老康的意提议如何?我们的骑兵营,能不能再增兵?”
贾环斟酌一下,道:“老康提议增加骑兵营的数量,自然是好的。老童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韩王府不能太引人注目了。”
贾环继续道:“殿下,咱们退一步,给骑兵营的骑兵安排辅兵吧,按照正式部队来,一名骑兵安排一名辅兵,这些辅兵平时按照正式的骑兵来训练。”
小胖子韩王眼睛一亮,笑道:“这个办法好,反正叫什么都行,辅兵就辅兵。”
贾环道:“殿下,咱们骑兵营要增加辅兵,要先禀报给皇上才行,只要皇上同意了,这些辅兵每月领的粮饷,就应该是兵部负责出了。”
小胖子韩王高兴的道:“好,就这样办,既能增强骑兵营的战力,还能省了养辅兵的粮饷。”
当日,小胖子韩王就进宫觐见康元帝。
小胖子要增加骑兵营的辅兵,这次康元帝很爽快的答应了。
小胖子韩王如今做的买卖多了,马匹、香料、茶叶、药材等生意都有,宫里在小胖子韩王的买卖里面,还占有大股,给他增加一些人手,也是可以的。
………
这几日,京城有一件事传开了,胡辽两国的皇子,要在京城选王妃。
此时大雍国库空虚,军力不强,胡辽两国与大雍的关系算是平等的,盟友关系,并不是隶属蕃国。
所以,胡辽两国国主之子,在京城也是自称为皇子,而非王子。
胡辽两国的使臣原希望,本国皇子就算不能迎娶大雍的公主,也应该迎娶有大雍皇族血脉的郡主。
康元帝没点头,王爷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给外族人,别看两国皇子如今住在本国,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呢?
大雍朝廷的态度,胡辽两国的皇子,可以找大雍的勋贵与文臣的女儿为妻,只要勋贵与文臣本人愿意,朝廷很乐见他们在京城成家,常住下去。
………
过了两日,薛家的新宅子摆宴请客,宴请梅家两叔侄,宝玉代表贾母去了。
薛家还请了王家的人,还有附近的柳湘莲。
薛家薛蝌与刑姑娘订婚了,与邢夫人也是亲家了,薛家请了贾赦与邢夫人夫妇,两人没去,派了贾琮代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