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兴宫千秋殿,一架巨大的大隋沙盘已经摆好,山川、河流、城池、桥梁、道路一一囊括其中。

杨侗、李景、皇甫无逸、杨恭仁、韦云起、杨恭仁,以及在朝文武重臣尽皆在侧。

前不久,司天监天文学家根据今年气象,以及年底席卷全国的大雪,推断来年必有大水,杨侗虽未知他们的依据是什么,但面对这样的推断,满朝文武无人敢大意忽视。

要知道曾被定为必有大水的大业七年,就发生了一场百年罕见的水灾,那场大水席卷了冀州、兖州、青州三十多个郡,受灾百姓高达数百万,水灾过后,又是一场瘟疫,由于杨广关注重心在高句丽,因此没有及时救灾,这才使灾情遍布黄河两岸的冀州、青州后来成为造反重地。

收到司天监奏报的杨侗和朝廷重臣立即重视了起来,严令各地官员查看大江大河,在来年雨季到来之前,一旦发现某处河堤低矮或是不固,便要急报朝廷。同时派遣工部水部司官员工匠对时不时发生水灾的黄河巡视,对各段河堤抗洪能力做出评估。

昨天晚上,杨侗便收到水部司汇报,说是按照大业七年六成水量计算的话,泾水十分危,即使是郑国渠、白渠全力泄洪亦不能疏导洪水,泾阳和上游的云阳时刻有决堤危险。

泾阳、云阳在大隋版图不过是两个不起眼的小县,人口不过数万,固然临近大兴,却也非是大家重视的原因,而是泾阳西南方,便是咸阳城。

作为古之重镇,咸阳需地位非同小可,而且城内城外聚居了十多数名百姓商贾,一旦泾阳段的泾水决堤,大水势必顺势而下,不仅咸阳城被席卷其中,便是八百里秦川一小半都要被淹,这对大隋的打击绝对无法弥补。

“泾水以东,上有郑国渠,下有白渠,使大片土地得到灌溉,既然泾水水量大,为何不在其西部也开凿类似郑国渠和白渠的灌溉河?这岂不是可以化害为利了吗?”杨侗有些不解的问道。

“圣上有所不知!”主管水部司的右侍郎宇文温拱手道:“这泾水乃是渭水最大支流,水量也确实丰富,若是将之引入南边农田,定能解决干旱之忧。但问题是泾水低于西部平原,若是将其引到西部,所耗从力物力,无法估计。”

“除去耗费问题!”杨侗看着眼前的沙盘,说道。“依你看来,能不能从甘泉水汇入泾水这里开出一条直抵西南方的盩厔县、并且汇入渭水的运河。”

“开肯定开得成,圣上请看。”宇文温拿着木棒,按照杨侗的思路划了一条线,最后又点在甘泉水以南的平原,说道:“然要想将泾水引来灌溉,便要挖掘几座山峦,而且地势西高东低,要想把水引来,那这条运河也比两边地势低,起不到灌溉作用,这也是没有往西部开运河的原因,如今有了筒车,倒是可以把泾水引上来;另外,可以选择在低洼处开建一个人工湖,等蓄满了水,再以水渠引往他处,灌溉四方,只是单是这项工程,即便人手充足,也要耗时一两年。”

“此河渠若能成功,便可像郑国渠、白渠那样福泽后世,这带沃土,无论是否风调雨顺,也可以年年丰收。关键就是时间不够,怕是赶不上汛期。”

宇文温苦笑:“正是如此。”

“那还有别的方法吗?”

“倒是还有另外一办法,或许会容易,但更耗力!”

“讲!”杨侗不怕费力,奴隶不够,就把军队派上去,同时也可以请地方百姓出力,但离汛期不到半年了,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耗。

“喏!”宇文温在沙盘上点了八个点,又划出八条线:“也可以从这八点,开凿出八条泾河支流,以此八水朝向武功三畴原;八渠若成,就能用筒车提此八条支流之水来灌溉两岸良田,而且将之前那条大运河也修好的话,三畴原便有了九龙朝圣之格局。”

“你还懂这个?”杨侗笑问。

“诸子百家之学问,都离不开阴阳五行之说,这工技之道,尤其要讲究风水之学,微臣会一点风水很正常。”宇文温笑着解释道。

“圣上!三畴原乃我大隋皇陵存在,若是辅以九龙朝圣的风水格局,我大隋王朝必将千秋万代。”门下纳言皇甫无逸拱手一礼,笑着道:“关键是此‘九龙’利国利民,百姓支持。”

“皇甫纳言所言极是。”李景笑道,“‘九龙朝圣’格局一旦功成,马上就能化害为利,所以它是实实在在的造福百姓,并非是劳民伤财之举,老臣以为当修。”

“臣附议。”

“臣附议。”

“……”

“圣上。”姜行本借机劝谏道:“按照惯例,圣上的陵寝也应修建了,微臣多次上报,可圣上一直没有批复,这事不能再拖了。”

杨侗苦笑:“朕现在连三十都不到,按照这个身体,最起码还能活几十年,现在说这些实在太早了。”

“圣上此言差矣。古之帝王,登基的第一件事就在考虑自己陵寝。甚至是李渊这个大反贼,刚一登基,就在九嵕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寝,只是他没想到陵寝刚刚开始动土,就被圣上轰出了关中。”

杨恭仁说道:“圣上乃是天下之主,万年之地就该坐落于龙脉之上,永镇大隋龙脉。”

“这事朕知道了…现在正事要紧。”杨侗敷衍的点了点头,实际上他比较反感这种事情,历代帝王陵除了有限一些,大多被挖掘一空,修得越奢华、陪葬越多的皇陵,结局越悲惨,帝王尸骨洒落一地,哪有什么帝王威严?

众人苦笑,心知杨侗志不在此,他虽然花钱厉害,但从来没有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之上,在他看来,与其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去修皇陵,倒不如多开几条运河有意义。

杨侗回归正题,对宇文温说道:“这八条河渠若是同时动工,需要多久?”

“回圣上,要是人力物力足够,三月即可功成,只是所耗人力,怕是比之前所说更高十倍。”宇文温躬身道。

“十倍?”杨侗皱眉道。

“不错。”宇文温用一支沾有石灰粉的大笔,在沙盘上足足画了七十二处水流汇聚之所,然后介绍道:“我们可以同时从这七十二处交汇处挖掘,以支点相连,之后沿途动工,最后再贯通泾水,虽然人力消耗大,但胜利的话,可以在汛期前将之修好。”

杨侗沉吟不语。

按照宇文温所言,恐怕就要征调四五十万乃至更多民夫才能功成,光是奴隶远远不够,还要请关中百姓一起动工才行,争取在春耕到来之前完成七八成工程,然后让百姓回家种田,以免误了农时。剩余两三成工程,则是可以由军队和奴隶在汛期前修成。

忽然,杨侗想到一事,奇怪的问道:“短短时间内,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宇文温笑道:“先父当工部尚书之时,受先帝之命,设计了许多工程方案;先父手札上记载了一些设想,微臣认为圣上或许用得着,所以这些年对先父的设想加以完善,微臣说的九龙朝圣格局也是其中之一。”

“原来如此!”杨侗恍然点头,吩咐道:“改天把你那些工程设计方案给朕一份,说不定我们哪天可以将安平公(宇文恺)的伟大设想一一实现。”

“喏。”宇文温闻言大喜。

杨侗目光转向沙盘,思忖片刻,沉声道:“九龙朝圣,咱们修了。三日之内,朕要一份比较详细的施工细则。”

“喏!”宇文温连忙领命。

“圣上,事不宜迟,臣等这就前去商量对策。”姜行本请示道,这项工程归工部管辖,他必须全程跟进。

“准奏。”杨侗挥了挥手,对他来说,现在的敌人不是任何人,而是老天爷,时间对大隋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臣等告退。”姜行本、宇文温行了一礼,离开大殿,前去工部官邸研究如何动工,所需民力财力等等方案。

杨恭仁见杨侗注视沙盘,久久不语,便问道:“圣上还在担心来年或许会发生的水灾?”

杨侗点头:“当然!”

一旦真如司天监所料,来年必有大火,而朝廷又不作准备,使百姓受灾的话,必有谣言兴起市井之间!

而且在古人看来,皇帝是上天之子,而非凡人。一旦皇帝失德,上天必然降灾祸以警醒皇帝,若其不改,则由天下臣民承担其责。故而若是天灾发生,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防灾和救灾,而是追究皇帝的责任。

所以凡是有天灾发生,最紧张人便是皇帝,因为搞不好要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致使朝局不靖、国家不稳。

当然了,现在的大隋不怕有人造反,但杨侗不可能漠视大隋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杨恭仁张了张嘴,心中不禁苦叹一声,他是最早追随杨侗的人,一路看着他发展到了今天,自然知道杨侗使命感、责任感极重,想了想道:“圣上想的或许太远了些。”

“也许吧。”杨侗叹了口气,“朕不怕人祸,更不怕打仗,但这天灾,对国家的破坏实在太大了,朕不能怀着侥幸之心漠视司天监的预测,所以哪怕是无用功,也要大动干戈,做好防范水灾的准备。”

“圣上,若是来年真有大水,那黄河中下游的河堤将是重点防范的对象。”杨恭仁说道。

杨侗点了点头,指着沙盘问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少了些什么?”

杨恭仁毫不犹豫的说道:“相比长江,黄河中下游少了很多湖泊和支流。”

“左仆射言之极是。”

众人纷纷赞同,沙盘以立体的方式,将大隋疆域呈现眼前,一眼就能发现在长江中下游除了汉水、赣水等大支流,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这三大湖泊,而黄河中下游只有几条细小支流,并没任何湖泊存在。

“朕认为缺少大湖和支流调节水量,也是黄河泛滥成灾的一个原因。”杨侗语出惊人。

“圣上!长江流域的湖泊和河流常年往长江里面注水,给长江加大了水量;缺少湖泊和支流怎能是黄河泛滥的原因?”

“是啊,如果没有支流和湖泊的灌入大江大河,河水岂会暴涨。”

众人不信杨侗的惊人之语。

“那你们告诉朕,有大湖大支流汇入的长江为何少水患?没有大湖大支流汇入的黄河中下游戏为何时不时的泛滥成灾?”

“……”众人为之哑然,不无答起。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闲得被杨善会抓到兵部当壮丁的罗士信一脸迷惑。

“道理很简单。”杨侗说道:“长江每到枯水之时,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给它补充,长江每到水势泛滥,此三大湖泊又被强行灌入,从而起到了调节长江江水的作用。黄河之所以不时泛滥,就是因为中下游没有大湖吸水部分水量。”

众人恍然。

“但是圣上,黄河河床过高,它形成不了湖泊。”孔颖达说道。

房玄龄脑海之中灵光乍现,说道:“黄河中下游虽然没有湖泊,但低洼地却是不少。干脆把土质不好的低洼地百姓统统搬迁,然后主动决开黄河大堤,将黄河之水注入其中,形成调节黄河水量的大湖泊。”

“房尚书此法极妙。”杨师道笑道:“反正黄河两岸饱受战火荼毒,许多地方百里无人烟,哪怕整个郡县、整个郡县的搬迁,也迁不了多少人,根本费不了多大的人力财力。”

“房尚书这个设想绝对可行,我认为东平郡就是最好的选择。”杨恭仁搭起一根木杆,先点在沙盘上的东平郡,然后划了一条线:“只需自东平郡范县挖掘运河至郓城,向南即可注入巨野泽;若是担心容量不够,再从巨野泽南岸开始,挖至鲁郡任城,将之与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沟通,于彭城注入泗水,往南就是淮水、邘沟、长江、江南河,这样就形成一条新的大运河。”

杨侗仔细看了一眼,发现杨恭仁说的几乎就是元朝京杭大运河的南段,由于这里有很多湖泊,以及天然河道,需要开掘的运河并不多。关键是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的巨野泽具有极大的吃水能力

思考一会儿,皱眉道:“可以是可以,但黄河水携带的沙土极多,永济渠就是因为黄河水倒灌,流下了大量泥尘,致使河内郡那一段时常堵塞。我们这么修的话,这条运河恐怕用不了多久也是这样。”

永济渠北通涿郡,南与沁水汇入黄河,但是和黄河平行逆向的河内段,水力不如黄河凶猛,每当黄河汹涌水势灌入之时,永济渠的水就被逼回,当黄河水退回之后,留下了大量泥沙在了运河河床之内,没用几年就开始堵塞,严重影响了河渠通畅。

杨侗为了这段永济渠,可谓是费尽心思,开始他还动用奴隶展开清淤活动,结果到第二年又被黄河之沙玩坏,后来干脆放弃了黎阳至入河口这一段,以弧形之势让永济渠在黎阳入河,由于这个弧形与黄河水并流一段,因此并没有受到河沙荼毒。

“圣上所虑极是,若是运河与黄河并流向东,起不到分洪作用,要是口子和黄河对冲,那么大量泥沙会冲入巨野泽。但我们要是按照都江堰飞沙堰的方式来修建河口运河,就能堵去六七成泥沙。”韦云起兼管工部,也知道一些水利工程。

“能拦六七成泥沙,已经相当不错了。”杨侗当下不再迟疑,对韦云起说道:“让宇文儒童去实地考察,负责引黄河入巨野泽。”

宇文儒童是宇文恺长子,亦是这方面的行家,由他负责挖掘长堑最为合适。

“喏。”韦云起应命。

杨侗又对杨师道说道:“让黄河下游各郡县官员多多留意,多寻找一些不适合农作物生产的低洼之地,然后选择地域最广的地方作为泄洪‘湖’。来年再动员百姓迁移。”

“喏。”

“黄河泥沙一大半来自渭水,是以在泾渭之交出现了泾渭分明的现象!治理黄河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杨侗吩咐道:“自今以后,渭水干流两岸五里之内的田地一律退耕还林,一律种植果树。涝水、杜水、黑水、斜水、汧水、灞水、漆水等支流各退两里。”

想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杨侗觉得这时候防范,或许能够改变一些,当即又说道:“渭河上游冲刷出不少深达丈许鸿沟,要是再不治理,就会一天天扩大加深,如此年复一年,八百里秦川迟早会成为一片荒漠。让地方官员发动百姓在各个沟壑之前修建土石坝子,这类坝子短时间内可以将水留住,上层清水流走之后,下层泥水便会沉淀下来,这样既可留住大量泥土,还可填平被冲刷出来的沟壑,之后再种上树木。所有这些决定,开年之后立即强制执行。”

“微臣遵命!”

黄河水摆在那里,谁都看得出黄河从哪里开始黄,泥沙从何而来。而泥水大量沉淀的后果是导致下游河床上升,河堤一旦被冲垮,中下游就会成为一片泽国,百万计的大隋百姓将会受灾,为大隋百姓和后世子孙计,大家对杨侗这些决定都抱以支持态度。

……

“圣上,益州急报!”这时,一名侍卫大步入殿,将一封鹰信呈给杨侗。

杨侗将信函打开,看了信函内容之后,不由笑了起来。

“圣上,发生了何事?”杨恭仁询问。

杨侗将信函交给了他,笑道:“自己看吧。”

“李孝恭竟然赢了一回,真是了不起。”杨恭仁啧啧称奇,然后交给了韦云起。

“不是李孝恭有多厉害,而是独孤武都太笨,就那么一点士兵,竟然去强攻玄武城,这明显就是找死。”看过之后,韦云起笑着说道,“不过李渊这一次倒是聪明了不少,竟然去跟僚人和解,而不是全面开战。”

“人总是会变的,尤其是在逆境的时候。”杨侗笑道:“自从失去关中以后,李渊一次又一次的战败,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但也将他自我膨胀的信心给打回原地,如今李渊狂妄自大的气焰收敛不少,而且也能听人进言,虽然让人感到意外,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李渊比之李世民,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失势之时能够面对现实,沉下心来夹着尾巴做人,作为儿子的李世民却是骄傲得莫名其妙。”

杨善会看着信函,亦是笑道:“李渊这次确实不错,并未盲目对我大隋、太和军、僚人用兵,而是加强各处关卡要道防御,任命心腹之将坐镇,这一举措很好的规避将领不足、兵力不强的弱点,此乃固本之策,却不知他有没有培元之策?”

“何为培元?”杨侗问道。

杨善会说道:“对外闭关固防、封锁通道;于内重用良将贤臣,训练精兵、轻徭薄赋、与民修养,如此不出三年,当能恢复不少元气,说不定会使伪唐成为蜀汉。”

李景点头认同:“这是最英明的决定。”

“若是李渊如愿成为刘备,我们要攻克益州可就难喽!”话虽如是说,但杨侗脸上却无太多担忧之色。

“圣上似乎不以为意?”薛万备刚从前线回来,不知道飞天三大神器,他原以为杨侗会因为李渊闭关锁国之策感到头疼,但看他现在的神态,显然一点都不担心。

“朕又不是神仙,岂能改变李渊的想法?”杨侗也没点破,只是好笑的看了薛万备一眼:“朕只知道敌人强,自己更强就足够了,我军来年的作战方略已经定下,接下来只要不断完善即可。至于李渊如何,朕既不想管,也不相信他能以一个不完整的益州对抗我大隋数州之力,莫要被他给骗了。万备,你还很不成熟啊。”

“……”薛万备嘴角抽搐了几下,不说话了。

杨善会却是笑道:“圣上说得不错,就算李渊现在肯休养生息,也错过最佳时机,关键是李渊的根本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此次决定沉下心来发展,应该是李建成之建议。但同为嫡子的李世民、李元吉并未因此失势,只要此二人还受李渊重视,那么李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一定每次决定都是对的。”

杨恭仁接道:“不错。伪唐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派系林立,如今被朝廷收拾得凄凄惨惨,李渊能够暂时看清现实,但年后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实际上,伪唐最大的问题,就是李渊本人。”杨侗看着殿外弥漫的雪花,摇头笑道:“李渊虽然在争夺天下的战略决策上稍弱,但在权术斗争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师,他能建立入主关中,登基称帝,某种程度上说,其实也是权力斗争结果。只要拿准了这一点,伪唐就算再强,朕也能将他玩弄鼓掌之间!”

杨恭仁、杨善会等人尽皆默然点头赞同。

虽然杨侗经常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但谋略、治政、治军的真实水平其实不高,说是一流已经十分勉强了,可论及对人心人性的揣摩、识人用人之道,恐怕整个天下都没有几个人能跟他抗衡。

但对于大隋王朝而言,已经足够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