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夫君。”待到所有人离开,阴明月羞红着脸为杨侗添上一盏茶汤,她和杨侗的婚事已经传到军中,大家都抱以由衷祝福,只不过她毕竟尚未正式入门,所以称杨侗为‘夫君’的时候,多少还显得有些羞涩。此时看向杨侗一双明眸,却蕴含着一丝丝担忧之色,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却又显得有些犹豫。

对于自己的女人,杨侗向来是抱有极大的包容心,笑着说道:“你我夫妻一体,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阴明月坐在杨侗下首,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众所周知,李渊在晋阳造反之前,曾勾结东突厥,以向始毕可汗称臣为代价,换取东突厥的支持,还无耻的许下诺言,说是‘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最终利用始毕可汗的军队将夫君之军拖在马邑,从而成功的占据并州和关中。唐军进入关中之后,就受到薛举进攻,伪唐屡战屡败,最后却以十三万军队一举击败薛举三十多万大军。这是伪唐得以立足关中的关键一战,也是他们盛赞李世民的军事才能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都知道西秦军队是和突厥连兵而进的,李渊听从李世民建议,答应把武威、五原、榆林等水草丰美之地割让给突厥,使突厥转而支持伪唐,与李世民连兵,共破薛举大军。”

她默默的注视着杨侗,又说道:“我们在荆襄的人发来鹰信,说是吐蕃在我大隋碰壁之后,曾与李渊有所勾连,伪唐如今势穷,若是我们这般穷追猛打,我担心李渊会引吐蕃军入境,参与隋唐内战。”

杨侗为之凛然,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十分认同阴明月的担忧,反问道:“你是怎么考虑的?”

阴明月说道:“李渊这种人的眼中只有一家之利,毫无民族大义之念,只要能够当皇帝,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我们真要把他逼急了,一定会引吐蕃入境作战。吐蕃距离青海不远,要是真的出兵了,那地广人稀的西海、河源二郡必将首当其冲,要是不能将外敌御于国门之外,战火很快就会燃烧到河煌地区,斩断雍凉之间的联系,令丝绸之路彻底中断。所以我建议夫君把吐蕃纳入隋唐大战当中来考虑,并事先作好军事部署,免得被吐蕃打个猝不及防。”

杨侗沉思了片刻,缓缓的说道:“天下乱了这么久,早已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我们必须尽快一统天下,让天下太平。只有这样,才能将刀子对向。所以伪唐必须要打,绝对不能因为吐蕃这个突然出现的变数而畏手畏脚。而且我们已经集结了近百万大军,就算我想停战也不可能停得下来,因为停战的话,这庞大的军队数量将会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内战早一天结束,朝廷承担的压力也少掉许多。要是现在就把临时募集的军队解散,主战军团的压力就大了,一旦出现极为惨重的损失,大隋军队即便歼灭了伪唐,也将陷入一段很长的疲弱期。到时候,我们如何威震四塞?又如何通过对外作战达到以战养军、以战养民的目的?”

说到最后,杨侗眼中却是渐渐孕育着无穷杀机,阴明月的提醒,让他想到一件影响深远的恶劣之事——李渊为了夺取天下,以出卖土地为代价换取东突厥出兵消灭对手,而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他的后代唐肃宗用这种办法向回纥人借兵。唐肃宗和回纥人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后来回纥人攻下大兴,把大兴洗劫一空,留了个空城给唐朝。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曾说到:“唐起兵而用突厥,故其后世师之,用回纥以诛安、史,用沙陀以破黄巢,而石敬瑭资契丹以篡夺,割燕、云,输岁币,亟病中国而自绝其胤。”甚至吴三桂也学了这么一招,放清兵入关以对抗李自成。

可以说,李渊是开了极坏先例的人物,让后来的反王无所顾忌的引异族入境,争夺天下,说他是罪在千秋的罪人亦不为过。

虽说如今想这个有点扯远了,但天下正在朝着那个方向不断靠近,中原的战争潜力在乱世之中不断被消耗,虽然随着他的到来,让本该强大的东突厥、西突厥、新罗失去了与大隋为敌和崛起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史上那个和唐朝同盛衰的吐蕃却依然在悄无声息之中壮大,要是杨侗听而任之,坐观他酝酿上十几年,照样会成为大隋的大敌,小看这个西南大国,隋朝一定吃大亏的。

杨侗并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心中也支持民族大融合,因为文明就是在一次次的民族融合中得到进步,只有不同文明碰撞才能迸发出全部的火花,但融合的过程必须以汉文明为主,而不是跟五胡乱华、清兵入关、小鬼子侵略那样,被异族强迫融合。

以眼下看来,大隋王朝和吐蕃之战也是一种必然的大势,既然大势不可违,那干脆就以大隋为主,将一切大势提前引爆好了。

还有吐谷浑、突厥、靺鞨、高句丽、新罗、百济和西域诸国,即便现在还没有实力对他们进行事实上的占领,也应该趁他们没有壮大之际,尽可能削弱其战争潜力。至于倭国,既可灭其族,也可扶持北海道岛之上,与倭奴有不共戴天之仇的虾夷人,让这个土着不断去消耗倭奴,然后再一网打尽。

如是一想,杨侗觉得以前那种热血沸腾之感,又重新在身上燃烧了起来。

“夫君,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针对吐蕃进行部署?”阴明月见杨侗有了决定,连忙问道。

“要,怎么不要?”杨侗说道:“给王伏宝发去鹰信,让他率领第九军进驻河源,与且末郡守薛万述、西海郡守孔德绍、吐谷浑加强联络,一起密切监督吐蕃动向。要是吐蕃真敢把爪子伸过来,不但要斩断它的野心之爪,还要让他尝尝大隋之威,等到天下一统,第一个灭的就是它。另外通知临洮第十军副帅乌苏,让他防范蜀地唐军之余,做好协同王伏宝迎战吐蕃军的准备。”

“喏。”阴明月应了一声,又说道:“据我们得到的情报称,如今的吐谷浑情况很严峻,也很复杂,慕容伏允估计把控不了全局。”

“吐谷浑又出了何事?”杨侗有些意外的问道。

“是这样的。”阴明月轻声道:“吐谷浑除了为主的鲜卑人,还有土生土长的羌人、党项人等族群,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慕容伏允向我大隋称臣以后,为了讨好我大隋王朝,让吐谷浑上下全部学习中原文化,这让其他种族十分反感。而自打我们兵临积鱼城下以后,慕容伏允在吐谷浑的威望和实力已经弱到极致,党项和羌人都蠢蠢欲动,他们已经控制本种族百姓和军队,使吐谷浑演变成鲜卑、党项、羌人三部。由于慕容伏允先后惨败于我大隋两次,导致鲜卑人认为他没有当可汗的才能,对他十分不满;而党项、羌人则因鲜卑势弱,有联手闹独立之征兆。”

杨侗皱眉道:“慕容伏允推广中原文化,对我们以后掌控吐谷浑百利无一害,要是他被人推倒,于我大隋而言,是一大损失,中原文化的推广也会中止。我们必须站起来声援慕容伏允。”

阴明月道:“我觉得这是慕容伏允真实的用意。”

杨侗恍然道:“你是说慕容伏允掌控不了吐谷浑,所以全面倒向大隋,在国内采取了狐假虎威之策?”

“不错,这正是我所想的。”在杨侗身边呆久了,阴明月接触到的人,莫不是当今杰出人物,耳闻目睹之下,个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见识、眼界、天下格局观不比一般谋士差。

杨侗来回踱了几步,对着门外侍卫下令:“立即将左仆射、杜尚书、岑使君、邴郡守、虞秘书郎请来。”

“喏。”门外侍卫连忙应声而去。

阴明月觉得自己即将成为皇妃,应该有所避讳,有些羞涩的说道:“我在这里不妥,先回避吧。”

“也好。”杨侗犹豫一下,就答应了。不是说他不信任阴明月,而是涉入太深的话,对她没有半点好处。让她回避,实则是一种爱护。

阴明月也明白这道理,更不想杨侗为难,这才主动提出。得到杨侗同意,便行礼退下。

……

约有一刻左右,杨恭仁、杜如晦、岑文本、邴元真、虞世南快步走进大帐,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圣上!”

杨侗笑道:“不必多礼,都坐吧。”

“谢圣上。”五人道谢入座。

“方才明月提醒了一下,说是吐蕃极有可能参与隋唐大战,朕决定派王伏宝进军河源郡。”杨侗将他和阴明月的分析,以及将要进行的部署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诸位觉得如何?”

“阴将军提醒得相当及时,建议也很好。既然发现了,就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圣上的部署,微臣并无异义。”杨恭仁表示赞同。

“克明,你的意思呢?”

“圣上的部署相当周全,臣无异义。”杜如晦连忙答道。

“另外,慕容伏允名望大损,对吐谷浑失去了掌控力,大乱就在眼前。”

见到另外几人没什么说的,杨侗又将吐谷浑的情况介绍了起来,然后说道:“朕觉得慕容伏允现在所推广的中原文化、中原礼仪的政策于我大隋有利。对这事,大家怎么看?”

“理应支持慕容伏允。”杨恭仁先是发表了自己的主张,接着分析道:“吐谷浑虽是垂死挣扎,但鲜卑、党项和羌人都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种族,他们各有各的民族信仰,若是由我大隋去强行推广中原文化,反对之声恐怕更大、更强,就算以武力压制得了一时,也未必能够博得他们真心归附,若是由慕容伏允这个名正言顺的大可汗执行,更容易让吐谷浑人接受,效果也比我们强行而为高出无数倍。要是他们真打起来,大不了再派兵去接手好了,到那时候,我们想怎样就怎样。另一方面,我们目前还需要用吐谷浑来拦信吐蕃北上之路,若是四分五裂,一定被吐蕃吞并干净,一个壮大的吐蕃于我大隋不利。”

见到杜如晦默然点头,岑文本这才拱手道:“圣上,微臣赞同左仆射之议。因为我大隋如今的目标还是歼灭李渊、林士弘、孟海公、冯盎,要是派兵对外作战,会影响到我们统一天下的进程,所以我们应该维护慕容伏允对吐谷浑的统治,让他暂且挡下吐蕃部分兵力。就目前来说,吐谷浑的稳定,对我大隋利大于端。”

杨侗皱眉道:“可是我们怎么才能维护慕容伏允呢?”

“去年一战,吐谷浑上下被我大隋打怕了,俯首称臣不仅是慕容伏允个人意愿,也是各族共同心声,但我大隋始终没有对他们进行正式册封,名望陷入低谷慕容伏允这才显得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是我们派人册封,那他就是我大隋的正式臣属,想必鲜卑、党项、羌人都不敢反对慕容伏允的统治。”杜如晦建议道。

“杜尚书之法极妙。”邴元真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淮阳距离吐谷浑实在太远了,若是从京师遣使,路上恐怕会耽误很多时间。要是吐谷浑在这段时间发生大乱,可就不好了。”

杨侗和杨恭仁、杜如晦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杨侗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朕起草圣旨,即可发鹰信给河源郡守孔绍德,让他就近前去册封好了。”

“信鹰虽快,可圣旨那么重,信鹰带得去么?”邴元真倒是已经知晓大隋传信方式。

“写一份言简意赅的册封,再由孔绍德裱得好看一点就是了。”杨侗淡淡的说道

“……”邴元真、岑文本、虞世南听到这话,脸都黑了。

圣旨这种神圣之物,竟然还能这么搞?

这也未免太过随意了吧。

杨侗无所谓的说道:“反正吐谷浑人也不懂什么,盖上传国玉玺印就好了。”

“圣上。”杜如晦建议道:“王将军进驻河源,防范吐蕃,吐谷浑也从中受惠,微臣觉得他们有义务承担一部分军费。”

杨恭仁点头:“我看行。”

“好,就这么办,给孔德绍另发一封信,让他去册封的时候,与慕容伏允谈一谈军费问题。原则上是多多益善。”

“喏。”杨恭仁、杜如晦拱手应是。

“……”杨侗和杨恭仁、杜如晦理所当然的口吻,又令邴元真、岑文本、虞世南一怔再怔,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他们的思路。

——————————

注一: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说:“吾民族武功之盛,莫过于汉唐。然汉高祖困于平城,唐高祖亦尝称臣于突厥,汉世非此篇所论,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显于后世……”

注二:寅恪案,唐高祖之起兵太原,即叛隋自立,别树一不同之旗帜以表示独立,其事本不足怪。但太宗等必欲改白旗以示突厥,则殊有可疑。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裴寂等所奏神人太原慧化尼歌谣诗谶有云: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