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成儒听到洪华这话也笑了,随后却又叹口气,“是啊,保康现在是个大问题啊。”
李仕山的谷山之行,扳倒了方朝宗,也让白朗被迫离开了汉南。
虽然说这是对白家的重大打击,可同样也对保康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保康经济开发区本就是沈家和白家为了给白朗捞取足够的政绩,用大量的资源堆砌出来的。
开发区进驻了许多家从海京和江东来的大型企业。
如果白朗没有离开,保康经济开发区将会成为保康市经济起飞的引擎。
白朗凭借经济开发区的政绩,足够他在仕途一路高歌,先进市委常委,然后是常务副市长或者副书记,再到市长,再到市委书记。
这是沈家和白家为白朗铺设的一条晋升之路。
可现在白朗走了,那沈家和白家不仅不再向保康经济开发区投入资源反而是七家来自海京和江东的大型企业宣布撤资、停产。
这七家企业可是保康经济开发区的核心产业,保康政府为之准备的配套服务设施都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随着七家企业一走,不仅让经济开发区名存实亡,还造成了大量的工人失业。
这还没有结束,除了对保康的破坏不只是经济,还有保康的官场。
这些企业大量举报当地官员,在他们投资建厂期间,利用手中职权对企业索贿。
这些企业举报的证据非常详实,一下子让保康官场人人自危。
现在保康的官员根本无心工作,时刻都在担心,自己下一秒就会被纪委带走。
项成儒现在也是头疼不已。
他虽然痛恨贪官,也在大力整肃吏治。
可做这些事情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不能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如果抓贪腐导致整个地方政府瘫痪,哪怕他是省委书记,也没法向上面交代。
保康的工作,必须要找一个能稳住大局,性格还不能急躁的人来接管。
必须一步一步,润雨细无声地将保康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恢复过来。
如今,李仕山对鲁俊敏的评价,让项成儒倒是觉得多了一个人选。
此时的李仕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端着茶杯站在挂着汉南省行政地图的那面墙前面,看着北方保康市的位置,自言自语了一句。
“鲁书记,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言罢,李仕山坐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将右手边的台历翻到了11月。
在11月9日上画了一个圈,并且有一行备注的小字:奶奶的生日。
奶奶是农历十月初八出生的。
只不过这只是李仕山的一个伪装,他真正关注的日子是在奶奶生日的前五天。
“这个日子终于要到了吗?”
李仕山看着台历,心里默念了一句。
遥想自己刚重生的时候,一心想留在双龙乡,就是为了这个日子。
这个当初自己认为能“逆天改命”的机会。
只是如今看来,自己这四年的努力得来的成就,已经相当地了不起了。
“副处”这个级别,已经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干部,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成就了。
李仕山在思考,这个机会,对现在的自己还能有多大的帮助,那就不可而知了。
不过嘛,苍蝇再小也是肉。
积少成多,多一个机会,总归没错。
李仕山现在要考虑的是,自己如何在11月份能请到足够长的假。
自己停职反省只是暂时的,等恢复工作后,肯定又要忙起来。
给奶奶过寿借口虽好,也不一定能请到五天的假。
必须做好铺垫才行。
仅仅又过去了一周,李仕山就恢复了工作。
不过,主持一处工作的头衔没了,依旧是黄健主持,他变成了普通的副处长。
李仕山的工作又回到了最开始的时候,协助洪华处理项成儒的各项工作。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厅级干部的调整,历经了干部述职、组织部考察、常委会讨论,最后形成决议。
部分市委书记进行了调整,李仕山最关心的鲁俊敏真就去了保康市做市委书记。
安江市委书记没有发生历史变化,还是姚兴亮。
陈建新的新职务也不出李仕山的猜测,成为了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
他在这次的查案子立下了大功。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从邓乐给出的线索中,查到了一批官员违法乱纪的证据。
这样的政绩足以让他荣升省反贪局局长的宝座。
随后的副厅级干部调整也有李仕山关心的人,那就是唐博川。
凭借在黄岚县出色的政绩,他又被提了一级,被任命为保康市委常委,兼保康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项成儒这个任命意图不要太明显啊。
这就是想让唐博川背后“王家”动用资源,拯救垂垂危矣的“开发区”。
这在李仕山看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唐博川升了官,开发区有了救,皆大欢喜。
至于那言,会接替唐博川的位置,成为黄岚县委书记。
据可靠消息,那言估计会在任上干满一年后,提为安江市委常委。
如今的黄岚经济发展迅猛,今年的Gdp,预计将超越滨江区,成为安江地区,县区排名第一。
现在可是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
Gdp第一的县委书记,给个市委常委,不过分吧。
时间终于来到了十一月。
在这个马上要立冬的日子,汉州城却泛着古怪的暖意。
白天汉州的气温还在二十度以上,这让早就拿出冬衣的人们,继续穿着秋装。
省委大院,常委楼,项成儒站在自己新的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的银杏簌簌落金,很有一番诗意。
一身黑色西装的洪华走到近前,恭敬地说道:“书记,各市上报的各县区,书记的推荐人选已经整理好了。”
项成儒没有回头,只是问道:“组织部给周远先安排了什么位置。”
洪华答道:“谷山县委书记。”
“就是李仕山发现问题的那个谷山县啊。”
因为方朝宗的事情,项成儒也了解到不少谷山县的实际情况。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谷山县很穷啊,他可愿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