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衡带领着一支人数不多但训练有素的禁卫军,风驰电掣般地冲向迦楼菩提寺的时候,这座原本宁静祥和的寺庙此时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只见寺庙内的护寺武僧以及其他众多僧人加起来足有一千余人之多,还有更多的僧人正从寺里各处赶来,他们气势汹汹地将吴道子团团围住,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显然是准备随时动手将其擒获。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来自南朝的高僧法显挺身而出,稳稳地站在了吴道子身前,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这位身陷重围之人。
面对眼前这群来势汹汹的蕃僧,法显并未露出丝毫惧色,反而一脸平静地试图与他们讲道理。
或许是因为法显所使用的梵语不够标准,又或者是双方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等原因,他的话语在这些蕃僧听来犹如天书一般晦涩难懂,整个场面颇有一番“鸡同鸭讲”之感。
不过幸运的是,蕃僧们心里很清楚,不久前若不是因为法显从中求情,那位名叫韩礼的权贵恐怕早就下令,将寺中的所有僧人统统抓走,并强行充入仆从军了。
相比之下,同在王舍城的婆罗门教可就没那么走运了。要知道,位于王舍城白玉宫之中的,阎浮屠欢喜宫内的婆罗门教徒们,由于没有像法显这般德高望重且能言善辩的汉人高僧出面庇护,最终导致除了那些专为国王表演,祭神舞的绝色美女之外,其余人等尽数被韩礼派遣而来的手下抓走充军。
正所谓凡事都怕相互比较,也正是因为法显及时来到迦楼菩提寺潜心钻研佛经,这才使得韩礼仅仅只是派人抓走了,那些平日里充当寺庙打手的武僧团体而已。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自称为精研佛法的年老蕃僧,竟然被韩礼放过一马。即便如此,迦楼菩提寺内依然保留了将近上万名蕃僧。也正因这座寺庙能够在如狂风骤雨般,横扫而过的大军面前得以保全自身的完整与安全,使得那些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偷偷躲藏起来的,芨多王朝遗老遗少们纷纷涌入其中,削发为僧,只求能够获得庇护。
就在这混乱不堪的局面之中,吴道子也随着那群躲避灾难之人一同挤进了迦楼菩提寺。
初来乍到的他很快便展现出自己那神乎其神、堪称登峰造极的画技,令得寺庙中的高层人物对他刮目相看,并心生赞赏之意。
于是,吴道子趁热打铁,与寺庙中的高僧达成一项协议:只要他为这些高僧们创作出一幅画作,那么作为回报,寺庙将允许他在闲暇时光,随意翻阅寺内所珍藏的全部书籍。
不久之后,吴道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典籍。紧接着,他凭借着脑海中法显曾经向他口述过的内容,信手涂鸦般地创作了一幅名为《天王朝贺佛陀降生图》的作品。
待这幅画作大功告成之时,吴道子心中已然打起了如意算盘——他准备携带让法显帮忙翻译好的梵文代数,以及自己私下藏匿起来的天象星图远走高飞,出寺躲到大军营地。
可谁曾料到,正当他即将踏出寺庙大门之际,一名正在清扫寺庙佛陀众神殿的蕃僧无意间瞥见了这幅图。
刹那间,这名蕃僧便被画面中那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场景深深震撼住了,惊诧之下就禀报寺庙里的高僧,寺庙里高僧来到佛陀众神殿。
当人们第一眼望见这幅由吴道子亲手绘制而成的壁画之时,刹那间仿佛整个人都沉沦进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奇妙神灵世界之中。
那漫天飞舞的神灵和神兽们,无一不是身着华彩绚丽且精致无比的衣裳,衣带随风飘拂,宛如仙袂飘飘;而漫天的神女则身披轻纱薄衣,身姿婀娜多姿,其身上所佩戴的精美首饰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犹如佩环作响。
如此逼真生动的画面呈现在眼前,给予观看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已然化身为这场盛大庆典中的一名旁观者,正亲眼目睹着诸天神灵灵,纷纷前来恭贺佛陀的降临人世。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当一众蕃僧如痴如醉地沉醉于,这幅美轮美奂的壁画之际,画面竟戛然而止!
原来,众人苦苦期盼已久的佛陀降生之景,并未出现在这幅画卷之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蕃僧们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欣赏尚未完成的部分,好能亲眼见证吴道子笔下,那尊庄严神圣的佛陀最终的诞生时刻。
于是乎,他们赶忙派遣了寺庙里的沙尼外出寻找吴道子,期望能够催促这位大师尽快将剩余的画作完成。
但此时的吴道子早已心有所属,他不仅成功获取到了,由法显精心翻译的梵文代数,并且还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珍贵的星图原本,偷偷藏匿在了自己身上。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营地,圆满完成好友交付给他的重要嘱托。
再者说,吴道子本就是一名虔诚的道教弟子,对于绘画艺术固然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但对于佛教教义等方面却是兴致缺缺。
因此,即便面对着蕃僧们急切的呼唤与催促,他也丝毫没有停下脚步返回寺庙的打算。这也是他画到天王朝贺佛陀降生,却不画佛陀降生的原因。
吴道子满心欢喜地紧握着,刚刚到手的那两本珍贵书籍,但此刻的天竺地区才刚刚掌握造纸术没多久,所以这两本书——一本代数、另一本星图,并非印制于纸张之上,而是精心绘制在柔软细腻的羊羔皮纸上。
由于原版的两本书体积颇为庞大且沉甸甸的,拿起来阅读倒还勉强可行,如果想要将它们带出寺庙,除非寺庙门口负责看守的那些和尚,全都变成双目失明的瞎子,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然而,机智过人的吴道子心生一计,他决定利用自己高超的绘画技艺来引开那位看守的蕃僧。只见他迅速展开画布,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画作,成功地吸引住了蕃僧的全部注意力。
趁着这个绝佳时机,吴道子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奔向法显所在之处,顺利拿到了翻译这本典籍所需的说明书。
但谨慎的他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这样做不太稳妥,万一被人察觉可就大事不妙了。
稍作犹豫之后,吴道子毅然决然地转身再次回到藏经阁,毫不犹豫地将那两张承载着代数知识,与神秘星象图案的羊皮纸一并收入怀中,然后急匆匆地朝着寺庙大门飞奔而去。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吴道子即将踏出寺庙大门的一刹那,意外发生了!
原来,那些一直对他穷追不舍、如同追星般狂热的蕃僧们终于回过神来,他们意识到吴道子的绘画对佛陀降生至关重要。
这些蕃僧气急败坏地四处寻找吴道子的踪迹,恰好此时一名眼尖的小沙尼发现了正欲逃跑的吴道子,并及时通知了其他同伴。
就这样,眨眼之间,一大群蕃僧如潮水般涌来,瞬间将吴道子围堵得水泄不通。
当这群蕃僧发现吴道子竟然胆大包天地,偷走了寺庙内如此宝贵的典籍时,顿时怒不可遏,蕃僧可不讲什么心性、佛修。
于是,其中一些蕃僧匆忙跑去召唤修,寺中的护院武僧前来增援,试图凭借强大的声势来威慑住吴道子,迫使他乖乖地留下来完成那幅尚未完工的佛陀降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