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十九章

陆揖

迎宾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最高级别的当然是大开中门,不过,这一般是迎接皇帝的使者,或者说上官的礼节。

再然后有出门迎接。在大门口迎接等等。

周梦臣作为总督,身份上属于尊位,所以他到二门口迎接一下,不能算是失礼。

片刻之后,周梦臣看见陆揖。

他大为惊奇。眼前的陆揖根本没有行走,而是靠着一台四轮车上,就好像诸葛亮行军所用的车子。身上穿着一层层貂裘。雪白的绒毛一层层的将陆揖包裹住,而陆揖的脸色苍白之极,一脸病容之中,还带着几分倦意。

让人担心,似乎一闭眼,这个人就会驾鹤西去。

这让周梦臣大吃一惊。

周梦臣觉得,王世贞不可能不知道陆揖的现状。既然陆揖身体已经虚弱到这个地步了,王世贞还推荐他,说明这个人必然有出众的才华。只是事情又说回来了。周梦臣要请陆揖来做事的,这样的陆揖又能承担多少案牍劳形?

陆揖后面有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轻轻地推着陆揖的四轮椅。

周梦臣将人引入客厅之中。寒暄几句,陆揖声音轻微,犹如细丝,似乎随时都可以断绝,说道:“大人见谅,陆某苟延残喘之人,行动不便,只能让犬子在一边伺候了。还请大人见谅。”

周梦臣看了一眼年轻人。他知道,这个人不是陆揖的亲儿子,还是从同族过继的嗣子。周梦臣之前都知道陆揖多病,以至于连儿子都没有,陆深过世之前,为陆揖选定的嗣子。想来就是这个年轻人。周梦臣笑道:“哪里的话,早知道陆先生身体如此,我定然亲自登门拜访。”

陆揖说道:“多谢周大人。”

周梦臣担心陆揖的精神不济,就直入正题,说道:“陆先生此来,何以教我?”

周梦臣不用为陆揖分析问题,因为他知道,陆家而今虽然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依然是江南顶级的豪门之一,与同在松江的顾家,等豪门联姻,该知道的都会知道。而且如果陆揖不知道,就说明陆揖被江南世家排挤出圈子了。这反而不能让周梦臣相信陆揖。

陆揖轻轻咳嗽两声,脸上带着咳嗽带出来的红润,说道:“大人通过项家想做的事情,我大概知道一二。说到底大人不过是想从江南世家之中找一笔钱,来解燃眉之急。这本来无可厚非。如果我家没有横遭此难的话,未必不愿意为朝廷捐输数万两。只是而今,我却觉得大人本末倒置,忽略了一点。”

周梦臣也知道陆揖说得未必是假话,陆家与顾家,在徐家崛起之前,乃是松江本土之代表,但凡松江有事情,陆家与顾家都会义无反顾的出钱出力。当然了,这与陆家与顾家的产业很大也有关系。即便而今徐家在徐蟠手中,大力扩张,号称田亩百万,但是徐家的田产,也未必比得上陆家与顾家之合,无非是陆家与顾家都是老牌家族,家中人丁多,土地分散在各方之中,而徐家,在徐阶之前,几乎等于寒门,徐家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而已。

陆家在两年前,家破之余,还捐了大笔钱财,修建上海城墙。

从嘉靖三十年开始加剧的平倭战争,其实对松江府,苏州府,嘉兴府,长江北岸的扬州府,等等沿海府县,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让很多世家损失惨重,比如陆家。

周梦臣以为陆揖要为世家大族叫苦,想要推卸责任。于是说道:“陆先生觉得,我做得不妥当?”

“不。”陆揖咳嗽两声,说道:“如果大人硬要我陆家出钱,无非变卖一些田产而已。总是能支应过去的。但是江南百姓已经难以为继,学生以为,这才是江南第一危机,大人不早做处置,事恐不及。”

陆揖家族而今看上去很凄惨,但实际上底蕴还在,虽然陆家的庄园,田地都荒芜了。但是地还是人家的。只需太平几年,就能恢复元气。只是最担心的是,没有拥有土地的权力与影响力。这才是大祸所在。

这就是为什么陆揖要让人抬着也要来为周梦臣效力的原因。

陆家人丁稀少,从他父亲陆深迁居之后,三代人,几乎是代代单传,他这个嗣子才十几岁,他不出来撑着,谁来撑着。而且他也想看看周梦臣人如何?如果值得效力的话,就拼死给周梦臣效力,让周梦臣得陆家一个大大的人情。

将来周梦臣身居高位,陆家有周梦臣庇护,也不至于衰落。至于周梦臣退下去之后,又该如何,却不是陆揖所能想的,那时候陆家下一辈人,就应该出来当门立户了。

周梦臣心中一动,暗道:“还有我们没有想清楚的事情?”周梦臣问道:“是何事?”

陆揖说道:“苏州商灾。”

周梦臣一愣,他隐隐约约明白陆揖的商灾的内容,只是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商灾?”

陆揖深吸一口气,似乎努力让自己呼吸平稳下来,说道:“学生听闻,汪巡抚已经到湖广采办粮食了。大人就应该知道,苏杭熟,天下足,早就成为旧事了。而今的江南一带,或种桑麻,或种木棉,盖因桑树之利,十倍于粮食。百姓虽然还种植粮食,更多是作为口粮,还不会外卖的。苏州城最为典型,苏州每年要外购二百万石到四百万石,才能供应苏州百万生灵。”

“苏州城城中,男女皆从织造。丝绸,棉布,乃至各类苏样,行销天下。赚到了钱,用以购粮食。”

“而今数年以来,战火纷飞。商道时断时续,海外早已不能出货,而今江南世界,日子也不好过, 一个个紧衣缩食的。棉布还好,百姓日用不可或缺。战乱之中,虽然少了很多买家,但是大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而丝绸,却是非大家不用。而今苏州丝绸已经长期滞销了,时间长了,恐怕百姓难以支撑了。”

周梦臣听了悚然而惊。

周梦臣很轻松地理解了陆揖的逻辑。毕竟生产,市场,消费,等概念周梦臣天然就有,陆揖一点,他立即明白,心中暗道:“不错,我忽略了这一点。”

苏州城与其他城池不一样,或者说江南的繁华,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苏州百万百姓,大多数都是从事手工业生产,他们没有土地,或许不是纯粹的工人。却依附于整个生产的产业链而活着。

为什么说他们不是纯粹的工人。

这也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指大量织坊雇工有大量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即便不是卖身为奴,但是做工的人与东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纯粹的雇工的关系。其中有大量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第二种,其实苏州这里真正的大纺织厂,虽然不能说没有,但并并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都是家庭小作坊的生产者。他们分担纺织之中的某一项,由布商布行为中介,形成一道完整的生产链条。他们虽然也在这一条生产链条上,但不能算是工人,而大部分发家的底层百姓,都是从这一条链条上做出来,从一架织机,慢慢取代了布行,自己成为新的生产中介。以至于暴富。

江南的繁华,一直都是建立在这种生产体系之下的,从田产开始,都是以经济作物为导向的。但是这种繁华也是非常脆弱的。而今这个情况下,能不能承受这种风浪。周梦臣也不确定。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