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十二章

西山运河

周梦臣来到沿河坝,并没有什么激动之意。这一道坝将水位抬高了十几米。也让从沿河坝向西北的方向几十里可以通行大船。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桑干河水并不多。秋冬之际,运河是没有办法运行的。

只是周梦臣没有什么激动之意,但是跟随周梦臣来得人却不是这样的。

这个水坝在周梦臣看来,几乎是一个乡村级别的水库。甚至连乡村级别的水坝也算不上,一看工艺就可以看出来,根本就是一颗颗巨石垒在一起,然后用水泥将缝隙填满。

周梦臣对这个建筑工艺感到有些不安。说道:“这不漏水吗?”

徐杲说道:“漏水,仅仅是这一件事情,就折腾了好几个月。地面本想用水泥浇灌。但是计算过土方量之后。发现造价太高了。根本不行,最后潘主事敲定。用石坝加水泥。”

“好在这些石头,都是从一边的山头上炸出来的,省了好多事情,否则的话,单单是这些石料都要准备好长时间的。只是如此一来,时间就慢了下来。”

周梦臣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而今从一侧登上了大坝。

从下面看大坝是一道,其实登上去才知道,大坝是两道。中间有一个空间。有前后有两道船闸。可以让船只进入中间的夹层。然后前面大坝放水,让船只逆流而上,然后面船闸放水,让下一批船只进来。

只是这个时候,这行运河还没有开通,根本没有船。而且调船闸的蒸汽机似乎也在调试之中。滚滚浓烟之下。蒸汽机的力道似乎并不是太大。不能将巨大的木制船闸给提起来。

周梦臣来到蒸汽机这里。却发现不仅仅潘季驯在,连殷宗伊也在。

周梦臣一到,两人纷纷行礼。

周梦臣说道:“宗伊你怎么在这里?”

殷宗伊说道:“弟子惭愧,这里的蒸汽机是弟子提供的。出了问题,弟子不得不从朔州赶过来看看。”

周梦臣并不知道,殷家的生意已经仅仅扩张起来。成为桑干河航运的老大。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很多原因比如是蒸汽机船优势与殷家在大同官场上的影响力。当然更多的是桑干河河运本来就没有很大的商家,原因很简单,这里是大同,不是江南。大同这样的穷地方,哪里有那么船家。

如此一来,殷宗伊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桑干河的市场饱和了。

这种情况下,殷宗伊改变思路,从航运改变到对外卖蒸汽机。

殷宗伊还是有些实力的,这一段时间,他几乎一直跟船跑,凡是蒸汽机发生的问题,他第一时间解决。可以说在整个大明之内,不,在这个时代,殷宗伊就是第一流的蒸汽机专家。即便周梦臣也比不上。

此刻军器监的短处就暴露无遗。

周梦臣在军器监打造的蒸汽机。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用在水泥厂做粉碎的工作,都是经过周梦臣修改过的。而这样的蒸汽机根本不可能用来吊船闸。如果用人力的话,不是不行,就需要这里最少有数百力夫随时待命。大大增加了成本。

徐杲本想让军器监修改设计。但是不可能。

殷正茂将军器监好工匠都带走了,军器监而今照着原来的工艺生产蒸汽机还行。要改进,门都没有。而且殷正茂带人走的事情,也得罪了原来的军器监。总之这里的门路没有走通。

徐杲只能想办法去求朔州监这边。

而朔州监这里的情况,更多的精力放在打造兵器上,对蒸汽机一来没有需要,二来没有精力,所以殷正茂就将这单生意给了自己的儿子。

殷宗伊听了之后,自然是义不容辞。

一方面,这工程是老师关注的。师兄来信了。他不可能不帮忙。二来,殷宗伊想卖出蒸汽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个时代谁会买蒸汽机。须知蒸汽机的价格,即便是再压低,也不会少于一千两的。

非豪门大户,根本不可出这笔钱。而豪门大户对蒸汽机也没有需要。

可以说,西山运河上需要的蒸汽机,是殷宗伊第一单蒸汽机生意。殷宗伊岂能不重视,他已经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了。

运河上对蒸汽机有自己的要求。很多地方殷宗伊都要修改设计。

而蒸汽机不合用,也是工程推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周梦臣也没有多问,了解情况之后,站在一边看着殷宗伊将蒸汽机修好,将船闸拉了起来。

周梦臣也知道,他虽然了解蒸汽机的原理。但是一两年没有接触。殷宗伊却是一直在研究,殷宗伊在这方面的造诣估计已经超过自己的。周梦臣为此也感到高兴,毕竟工业门类太多,科学门类也不少,周梦臣绝对不可能一个人包打天下。弟子能有建树,对周梦臣来说,也是非常欣慰的事情。毕竟吾道不孤。

不过,殷宗伊却没有这个心思。在老师之前做这些事情,一种考试的感觉。让殷宗伊片刻之间都满头大汗,再加上身上的油污,实在是狼狈不堪。

好在殷宗伊得了周梦臣最后一句评价:“不错。”让殷宗伊好像一个孩子一般咧嘴笑了,露出他的满脸油污的黑脸,与两排洁白的牙齿。

周梦臣问潘季驯说道:“这一条运河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通?”

潘季驯对周梦臣的态度好了不知道多少。说道:“周师,按这样的进度,大概要到明年了,而今秋天,一来水多,根本不可能施工,二来,秋收在即,所有民夫都放他们回家了。”

周梦臣说道:“潘大人怎么叫我周师?”

潘季驯恭恭敬敬地说道:“周大人学究天人,后生小辈无知,先前怠慢,而今得周大人教诲良多,不敢不以师待之。”

技术官僚性子都是比较直的。之前潘季驯并不是太了解周梦臣,即便得周梦臣看重乃至于提携。但也仅仅是尊重而已,他在技术上有自己的傲气的。而与周梦臣的几个弟子相处,发现周梦臣的弟子所擅长的各有不同。而且周梦臣很多着作都能直接解决他在工程之中的问题。所以周梦臣在他眼中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特别是周梦臣弟子各有所长,更是周梦臣一身学问深如大海,诸多弟子只能得其一二的明证。

周梦臣客气了几句,推脱不过。也就不推托了。不过他内心之中,并不觉得这一条运河明年能够成功。预计是一回事,实际上另外一回事。周梦臣估计嘉靖三十三年,也就是后年这个工程能够完工验收就不错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不错,有一两年的缓冲也不错。”

北京是北方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商业中心。周梦臣打通大同与北京之间的联系之后,对大同有极大的好处。当然了,这必须是周梦臣事先有准备,否则这一条运河只能减轻一些物资转运的成本而已。

“大同有什么特色产业?”周梦臣心中暗暗思忖。

毕竟在张居正口中得知严嵩准备的大砍刀,周梦臣将搞钱的事情,再次提高到战略高度,而且他知道,单单靠农业是完全不可能弥补资金缺口的。毕竟一百五十两,可不是一个小缺口。就打仗来说,近三百万两的军费还未必够,想要复套的话,这个数字再翻一翻也未必说够。

西山运河是一个很好的出口渠道,但是怎么利用好这个渠道?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