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八股题目

周梦臣说道:“有瞿兄这一句话,我就放心多了。”

瞿景淳说道:“别忙,单单是这一点优势,你想考中秀才举人,还是千难万难,但唯独会试,你反而有机会。”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正是因为会试不用小题。”

瞿景淳说道:“你知道为什么?不用小题,你才有机会。”

周梦臣说道:“是因为小题难?大题简单。”

瞿景淳说道:“有这个原因,但并不最主要。其实以我之见,八股小题才能最见人才气。就是因为八股小题,最难的。甚至有一些题目一看下来,就是不通的,比如‘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这个题目,你怎么看?”

怎么看?

用眼睛来看。

这一句话根本解释不通,周梦臣根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笔。

瞿景淳说道:“其实,这个题目可以,钓,渡,挽之法,将题目转过来-------”这说到他得意之处了。不过当他一看周梦臣目光,简直满眼都是迷茫之色,也就不多说了。微微一顿,说道:“总之,总是有办法的。”

“八股之小题,很多是看似不可能,解出一篇环环相扣的好文章。这最考验人的才气了。”

“没有平日之积累,根本不知道当如何用办法将这题目转化成一个可以下笔的题目,而没有巧思,根本不可能将这个转换做得一点纰漏都没有。”

“这样的题目,即便不管你什么样的,不沉浸其间一两年,是根本不可能出头的。”

“观其文,就能知其人。”

周梦臣听瞿景淳这一番话,心中立即觉得有一种题目可以与这八股小题相对应,不是别的,就是奥数题。

都是故意难为人的题目。

与此同时,也对八股小题能做到观文知人,也有一点点的理解。

首先文字本身具有表达的能力。

每一个人行文风格都是个人思想的体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是可以伪装的,对文章高手来说,伪装自己的风格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但是在面对如此小题之时,就根本不可能隐藏了。

这样的题目,能将他完整分解,转换成一个可以下笔的题目,就已经是非常难了。这个时候自然要用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方式来做了。或者说如果不是作文者对这个方面最喜欢,最熟悉,他也想不到从这个方向来下笔。

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风格是很难遮掩的。

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一些大高手,将这样的题目视为无物。

这就要考虑到八股文隐藏的一丝竞技性了。毕竟,八股文本身就是要分高下的。想要分出高下,很多考生自然要选自己写得最好的,或者说自己觉得写得最好的,个性自然表露无疑。

周梦臣忍不住问道:“我听人说,八股文禁锢人的思想。瞿兄以为如何?”

瞿景淳微微一愣,笑道:“什么禁锢思想,我向来以为能禁锢一个人思想的人,只有自己。当然了,我也知道,八股文是比较死的,定内容,只能代圣人立言,定格式。不能逾越一个字。只是并不能因为文章定的死,你就想的死,那就个人的问题了。而且并不说,规格如此之严,就写不出好文章了。恰恰相反,有不少好文章不少。我最喜欢的是王阳明的志士仁人一文,即便是放在唐宋八大家之间,也不觉逊色。写不出好文章,从来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题目的问题。”

“故而,我从来觉得学问之正道,当以经义及文史,近乎无所不观,再回来栽培心意,笔力既足,心意既得,则不管什么样的题目,就犹如运万斤巨锤,临于茅庐之上,自然无往而不利。”

“只是-----”瞿景淳叹息一声,说道:“而今有宵小之辈,不从学问之正道。仅仅是背时文,号称除却科举之书,一概不读,乃不知有澹台灭明者,实在可笑。”

周梦臣听出来了。

虽然瞿景淳口中将禁锢人的思想驳斥的干干净净的。但是恐怕很多人都是走邪路,不走瞿景淳所谓之十年功夫的堂皇大道。而且劣币驱除良币,今后走所谓歪门邪道的人恐怕会越来越多吧。

瞿景淳也觉得这个谈话不太愉快,将话题转到了题目之上。说道:“大题最重要的不是简单,而是少。”

“我建议你五经之中,选《春秋》当本经。原因有三。第一我的本经是春秋,在这上面可以多指点你一些,第二,就是春秋一经选得人并不多,以春秋得前三甲乃至于前二甲的人很少,但是五房之中,总要有所均衡,你要想混入三甲进士,那么春秋是比较容易的。”

“第三,就是春秋的字数比较少,本经一万八千字,虽然有胡国安的注疏,但也不是太多的。而且一般来说,不会取胡注为题,如此一来,春秋的题目就在这一万八千字之中,有些避讳的字,比如,死,卒,不能为题,整个春秋经,一共有七百多道大题。而今一般来说,选题就会刻意与往年,还有各地方的考题避开,如此一来可选之题,就去了大半。在考官出来之后,根据喜好,又能排除一部分。春秋一经,只需准备二三百道题就行了。”

虽然四书五经并列。

但是在科举考试之中,四书的重要性远远的超过了五经。

因为四书每一个人都要考,但是五经只需选一门作为本经而已。

周梦臣一听最后这一番话,立即反应过来,说道:“瞿兄,如果按你的说法,整个四书大题,总共准备多少道就行了?”

瞿景淳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加起春秋题,大体不超过三千道。”

周梦臣大喜过望,他迅速在心中算了一道算术题,八股文一般要求在五百字到七百字之间,就当每一篇都是七百字。总共就是二百一十万字,虽然还是有一点多,但是如果这个数字,与一辈子荣华富贵相比。

又算得了什么?

而且周梦臣听瞿景淳话中之意,这三千题之数,未必是实数。毕竟押题这一件事情,凡是当学生谁没有做过,完全不用全部背下来。只需压中题目而已。周梦臣不知道高考的题目到底有多少道。但是如果高考的题目仅仅有三千道的话,估计会有无数人压中题目了。

不要忘记了,从太祖年间考到现在,一直是这一套题库,几乎每一个题目都是有经典范文的。很多范文是某些人做一辈子文章都不能超越的文字,还不如想办改头换面,将这文字改成自己的。

岂不是胜过自己辛辛苦苦去写。

网文尚且有中译中。要知道这一举登科后面有多大的利益,各种改造手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样的情况下,我还费什么力气去十年苦读,遍读天下之书,增长学问,还不如想办法,去背书。押题,去抽皮扒骨的改造文章。

周梦臣忽然发现,八股文其他的弊端还有待商榷,但是题库太小,却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或许制定八股文这个体系的太祖皇帝与刘伯温刘青田将理学定位官方主导思想,其余的并没有多想,而今后面一代一代考试下去,却让这些人为了考试而考试,甚至连理学本身都不去钻研了。

他们一心一意想玩转这个文字游戏,从而享有不尽的荣华富贵。什么思想不思想的?与他们何干?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