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本应是元宵节过后的又一个月圆之夜。
然而,对于江东吴县来说,这个夜晚却显得格外不同寻常。
在陆议的精心策划下,陆家和张家的私兵们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终于成功地从内部打开了东门。
尽管在这场激战中,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就最终的结果而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城内的征南军和江东军正在激烈厮杀的时候,陆议在数名士兵的严密保护下,悄然来到了城外。
此时,魏延和徐庶都稳稳地骑在战马上,他们的目光如同利箭一般,紧紧地盯着吴县东门里的情况。
夜色如墨,浓重的黑暗笼罩着整个战场,使得他们无法看清城内具体的战斗场面,只能听到阵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然而,他们的视线却仿佛能够穿透那厚厚的城墙,直达战斗的核心地带。
陆议远远地就望见了白龙马上的魏延,他那英俊魁梧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
而身侧的徐庶,则一脸严肃地端坐在另一匹战马上,他的目光同样犀利而专注。
在他们身后,征南将军的“魏”字大旗在夜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仿佛在为这场激烈的战斗助威。
月光洒落在大旗上,使其显得格外熠熠生辉,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他们的身后,亲卫营的将士们如同一堵坚实的墙壁,严密地护卫着他们的安全。
陆议脚步匆匆,他的步伐越来越快,最后几乎是小跑着来到了魏延和徐庶的身旁。
当魏延的目光落在陆议身上时,他的眼睛猛地一亮,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他迅速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然后朝陆议飞奔而去。
徐庶见魏延如此激动,也不紧不慢地下了马,跟在魏延身后,一同迎向陆议。
陆议看着魏延朝自己奔来,心中不禁有些诧异,但更多的还是感动。
魏延一把握住陆议的手,那只手宽大而有力,传递着他的热情和关切。
他的声音有些急切地问道:
“听闻伯言进城后便感染了风寒,身体可有大碍?”
陆议听了魏延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原本以为魏延会先询问城内的情况,却没想到魏延最关心的竟然是他的身体状况。
他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多谢将军挂念,在下的身体已经无碍了。”
魏延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仔细端详着陆议略显苍白的面庞,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接着说道:
“等吴郡的事情处理完毕,伯言随本将一同回襄阳。
张机神医医术高明,尤其擅长医治伤寒杂病,到时候让他为你好好调理一番。”
陆议闻言,心中顿时充满了感动。
他没有想到魏延会如此关心自己,不仅亲自询问他的身体状况,还打算带他去看神医。
这股暖流如春风拂面,让他感到无比温暖。
他急忙挥动手臂同时脸上露出一个微笑,意在告诉魏延他已经没有大碍。
站在一旁的徐庶见状,嘴角也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和善的笑容,轻声说道:
“伯言真是年轻有为,此次能攻破吴县,伯言当居首功。”
然后徐庶又看向魏延说道:
“主公一定要重重地嘉奖伯言啊!”
听到徐庶之言,魏延脸上的笑容更甚,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那是自然,伯言此乃灭国之功,还有陆家、张家都应得到嘉奖。”
说罢,他转头看向陆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
面对众人的赞誉,陆议却显得十分谦逊,他缓缓地摇了摇头,这让魏延对他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然而,就在这时,魏延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他想起了一年多前在襄阳紫荆坊的那件事情。
当时,他们正在围剿藏匿在那里的周善、周正兄弟,而陆议也不幸被一同抓获。
经过一番询问,魏延意外地发现,眼前的陆议竟然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陆逊!
魏延对陆逊的才能早有耳闻,心中对他颇为欣赏。
于是,他便以陆家窝藏江东细作的名义,想要给陆议一个教训,同时也想借此机会让陆议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所用。
最终,他判处陆议在自己身侧服徭役两年,期满之后方可自由离开。
如今,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眼看陆议的徭役即将期满,魏延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他对陆议的才能越发看重,希望能够继续将他留在身边;
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这种不稳定的契约关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魏延心中暗自盘算,觉得是时候结束这段不稳定的契约关系了。
他沉默片刻,然后开口说道:
“伯言可还记得你的徭役期还有多久?”
陆议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大概还有半年时间。”
魏延嘴角微微上扬,接着说道:
“此次你立下如此大功,本将觉得应该给予一些特殊的奖励。
所以,本将决定提前结束你的徭役期,从现在起,你自由了!”
陆议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露出丝毫的喜悦之情。
相反,一股强烈的失落感如潮水般涌上他的心头。
这一年多来,陆议一直跟随魏延四处征战,先是进军益州,后又东征江东。
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魏延的卓越才能和广阔格局,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段时间里,他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些都是他之前多年的游历和苦读所无法获得的。
此刻,当魏延提出要提前结束他的徭役期时,陆议突然感到心中像是缺了一块似的,空荡荡的。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见陆议突然单膝跪地,恳切地说道:
“将军,陆议恳请继续追随您。
这一年多,我在将军身边学到无数,若就此离去,实在不舍。
在下愿以自由之身,继续为将军效命,还望将军应允。”
魏延微微一怔,随即大笑起来,伸手扶起陆议:
“好!伯言有此心,本将求之不得。
日后你我并肩作战,共图大业。”
徐庶也在一旁点头赞许:
“伯言能有此志,必能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大事业。”
陆议站起身来,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此时,城内的喊杀声渐渐平息,月光洒在众人身上。
陆议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与这位让他敬佩的将军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