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说起来除了回京的现在,其实在西北带兵打仗时,童贯就听闻了太多关于小高衙内搞的事。

那是怎么看都看不懂,但人家就是稀里糊涂横冲直撞的,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所以此番皇帝对其福将的评价,童贯虽然有点嫉妒,但觉得倒也没错。

这真的只能用福来形容了,否则一般的大臣儿子,或者说区区从七品级别,哪听过这样的时期,名字就频繁出现在都堂和皇帝耳朵里的?

要说有,童贯记忆中倒有一个:王安石。

但人家王相公乃是殿试第四名及第,皇帝亲自对他面试,第一次放官就是州秘书长,那样的际遇和初始级别有几人能比的。

所以后续来说,在当时特别离经叛道,专门和上司对着干的王安石的名字,就频繁出现在皇帝耳朵里了。

又因老王这家伙特别会抓取民心,以百姓利益为标题,反手和上司斗和朝廷扭。

随后天天被告状,天天被弹劾。

却越被告,名气越大,风头越强劲,隐然的领袖姿态。

老皇帝脾气好,爱才,那就始终忍着王安石的一身臭脾气。

直至未来的新皇帝、看到了王安石身上的特别气质,并喜欢上了老王的理念,于是轰轰烈烈的拜相变法运动,就开始了。

这么想着,童贯神色越发古怪了起来,忍不住伸个手指去、捅捅高俅的背脊。

高俅往后一个摆手,意思别啰嗦,开会时候老子根本不认识你。

童贯偏不怕高俅,又伸指头去,再捅一捅。

高俅无奈,只得回身低声怒道:“你要死了啊,这开大会呢?”

童贯却不拘小节的阳刚风范道:“你儿子是不是中邪了?”

高俅低骂:“你才是中邪了,那叫祥瑞附体知道不,人家皇帝早就这么定性了。”

这边,两个大将军在打酱油混时间。

但是那边一群之乎者也的文人老夫子,已经相互吵闹了起来,各种引经据典的骂人横飞。

大抵就是围绕爆出来的孟州事件争论,到底是张叔夜的功劳,还是小高衙内的功劳。

有说是张叔夜的,这么说的是以张克功和大儒张商英为首的清流党人士。这类人几乎逢蔡京高俅就喷,于是罔顾事实,管他内情如何,不希望那个东京之耻立功就是了。

至于以叶梦得为首的蔡党人士,相对是觉得高俅能接受,但真心不喜欢这些动不动就弹劾人的老夫子们,更不想张叔夜崛起进一步威胁蔡京复出大业。

于是叶梦得们纷纷力挺小高衙内。

就这么吵吵闹闹的,赵佶谈不上多高兴,但也不反感这样的热闹气氛。

而且听来听去,除了反复听他们强调孟州政绩、还有张叔夜高明两个名字外,赵佶也没听出个名堂来。

心里又特别高兴,干脆就折中一下,皇帝认为老张小高两个都是有能力的猛士和福将。

“行了你们别吵了,着吏部明年大考之际,充分考虑孟州张叔夜政绩,到时再报朕审批任用。着升小高卿家为正七品,吏部择职马上任用。”

赵佶最终做了和事佬,于是都安分了。

吏部侍郎张商英出列道:“启禀官家,早于上月,中书门下就已经对小高任用实差。”

既然已任用,赵佶也就不关心到底当了个什么芝麻官了,只是捻着胡须点头。

接下来,继续让中书侍郎刘逵做出补充汇报。

刘逵乃副相,政府军府的副相都是他,赵挺之的第一助手,汇报口径自然和赵挺之差不多。

刘逵说,过去的半年,是平安的半年,除了和西夏国有点小摩擦外,大宋稳中向好,暂时没丢失国土,除了刘逵上任以前就存在的不平等条约外,暂时不需要支付新的保护费。

刘逵还说,即使有类似二龙山之流的微小团体山贼作梗,但就犹如农田里的蝗虫,它们杀灭不了我汉娃埋头种田的天然热情。

刘逵又说,即使出现了江南地区因大十钱而出现的小乱子,而且这还是蔡京时期的政策。但我大宋的财政收入又获得了稳步增长,这乃是因为皇帝英明、相公呕心沥血,带领大宋全体士大夫所取得的瑕不掩瑜的坚实硕果。

张克功更是听不下去,出列道:“得得,你和赵相一个路子,有宋以来老夫就没见过我朝财政收入哪年不增的?这也值得你这个说、那个又说、谁个还说,说说说,说半天你到底说了什么?说个寂寞啊?”

刘副淡然摆手道:“你不懂,这是政务问题,不是官员纪律问题,你暂且安分。”

张克功道:“你我到底谁不懂?那江南地区已经民不聊生,你刘逵一句我大宋人口稳步增加,难道就能掩盖江南因大十钱乱子饿死一千多人的问题?”

刘逵眯起眼睛看着张克功。

朝堂之上也众人皆色变!

只因歌功颂德稳中向好、乃是当朝实际生态,基本都这样表述,否则皇帝不爱听就比较麻烦。

尴尬的是大十钱惹出来的乱子的确很大,且是蔡京的政策,现在的趋势大家看明白了,蔡京复出几乎是定局,赵挺之大势已去。

于是任何人都避免谈及这蔡京过去的失败政策。

即使赵挺之刘逵是反对蔡京的急先锋,但也不提这茬。

因为这必然是没人能解决的死局,刘逵和赵挺之不可能有办法缓解江南的情况,只能是在朝廷层面维稳,让江南以物竞天择的机制自然走出大十钱的坑。

哪怕有志之士知道这样下去饿死的人更多,损失财富的大把,民心一但涣散了,迟点早点,会有大型造反事件出现在江南,而且量级肯定不同于现在的任何山寨。

但正因为大家都解决不了,一提,什么也不懂的赵佶只会让提出来的人去解决。

这哪是解决问题,分明是顺手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

所以就成了斗争双方都不敢提及的死局,谁碰谁死!

人蔡京虽贪虽坏,好歹是跟着王安石一路做实事过来的人,蔡京在位期间知道江南不可为了,仍旧推出了明知道要失败的大十钱政策。

总要做点什么试试的。

但敢试的人以前只有蔡京,现在一个也没有了。因为大十钱的后遗症现在还在发作,还在不断产生逃户,而那些逃户,就等着有人振臂一呼了。

并且大家只要一提这事,不会想到江南扭不过的问题,只会想到是蔡京的政策。

所以赵挺之有苦难言,害怕接了蔡京的锅,让皇帝以为这是赵挺之没做好,最后就只能要求大家,在任何表述里都删减关于大十钱的表述。

默认只能用大宋人口稳步增长、来化妆江南人饿死人的局面,这是一门统计艺术。

结果现在张克功捅了之后,赵佶也听出了不妙了,问道:“那江南地区又无灾荒,也无战事,何故在饿死人?”

“……”

这个赵挺之无法回答,只是恨死张克功了。

也就像上次宋夏之战关键节点上,皇帝都知道了军情,反倒分管军情的副相刘逵一问三不知的情景。

于是,原本就对赵挺之有点不满的赵佶,更加想到了老相公蔡京的种种好处。

张克功接着道:“陛下,那江南地区这样下去,我百姓已经没泪可流,没血可失。再不解决,恐将影响到江南地区稳定。”

赵佶吓一跳道:“这么严重,张卿速速说清楚。”

但张克功滔滔不绝说了一通之后,赵佶也没怎么听懂,只问:“张卿家不妨直接告诉朕,那江南地区持续混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克功挠头少倾想了想,的确,说太复杂皇帝不懂,只得摊手道:“根由在于没铜。”

从开始到现在始终闭着眼睛像是事不关己的蔡京,这才睁开眼,赞许的看了张克功一眼,意外原来他张克功也能看到问题核心。难道居然不喷老夫了?

赵佶便道:“没铜,这么简单却为何有百姓要造朕的反?”

蔡京首次介入道:“官家有所不知,天下事其实都是一个钱字的问题,我大宋生产物资过于充实,却无足够铜钱对应物资,这就致使了物贱而钱贵。”

“物资跌价后,商人和作坊主不干了,解雇了工人,那些原本过的还可以的工人开始饿肚子,且充满了怨气戾气,是山贼们拉拢的主要对象。大抵就是这样。”

这里赵佶还是不懂,问道:“难道有铜,就能扭转江南的局面?”

蔡京微笑道:“回官家,能。铜钱虽不能吃不能喝,却是最容易衡量利益分配的工具,而只要不断的分配,便能让所有人有获得感。包括辽人,西夏人,以及西面波斯人,无一例外都喜欢囤积我大宋铜钱。”

“无他,持有我铜钱,能买到我大宋丰富多彩工艺精良的物资。但他们未必就马上买物资,主要是各自存起来作为‘外国钱币储备’,这样就有获得感和物资安全感。”

“但这原本想是好事的事,恰巧又恶性加速了我朝本就紧缩的铜钱流逝去了国外,那么市面上铜钱越少,每个铜钱所对应的物资就越多,就意味着商品更廉价。”

“而囤积了大量钱币在手的土匪、贪官、奸商、以及外国友人们,大家眼看自己持有的钱越来越值钱,更舍不得用,相反变本加厉的再想办法囤积我朝铜钱。”

“其实就因为这样的形式,我朝很久之前就出现过控制不住的局面,仁宗皇帝为此不止一次下令:禁止外族商人携五十贯以上铜钱离境,违者罚没所有财货。”

到此蔡京苦笑道:“但这类事禁是禁不住的。皆因我国生产制造的物资独步世界,人人想要,那就都持有我国铜钱。再说下去的话,过于复杂不便管家理解。总之一句话,万全之策就是得有铜,然后持续不断铸钱、注入民间流通。只要我们注入市场的流速,高于那些被土匪贪官外国商人囤积在手的速度,是市场上的物资就会温和涨价,物资贵则钱贱,那些囤积的人,就不会继续囤了,会放出来。那时,我们在回收铜钱,一松一紧,一张一池。”

赵佶思考良久道:“这倒是为难了,看着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照相公之言,只需找一能人去江南的造币局上任,若能造钱出来,便能挽救朕那些正在苦难的江南子民?”

“正是,但得有铜。”

到此蔡京神色古怪了起来。

眼看一个前宰相,在大朝上和皇帝眉来眼去的妄议朝政,始终无法插口也没办法的赵挺之嫉妒之极。

忽然赵挺之灵光一闪,想起官家亲口说小高是福将是祥瑞,且高明那不知死活的臭小子不自量力,早前竟是找人来走后门,主动要去江南的某造币局上任,还是我老赵签的任命呢?

赵挺之抱拳道:“好教官家知道,其实臣也始终为了江南事操心,且已经有了计划和对策。”

赵佶好奇的道:“赵相公的对策是什么?”

赵挺之模糊的道:“臣已经委任了官家的福将高明,前往江州广宁监,相信以小高的福气、以及在孟州的表现,必不会叫朝廷失望。”

赵佶还是没弄懂江南的事,只隐约知晓这些老夫子们都解决不了,倒是老赵还算体贴,已提前安排了福将小高去解决问题。

赵佶便高兴了起来,笑道:“想必那小高卿家不会叫朕失望就是了,你们啊,还不如个孩子。”

砰!

只见高俅脑袋一歪就倒在了地上,像是被吓晕的节奏。

当然童贯知道这贼是装晕。

主要是以前不懂钱政原理的高俅现在听出点感觉了,也就终于知道,那个就知道逆天的纨绔子弟,为高家揽上了一个炸药拿着。

没事上任什么广宁监!

高俅知道出事了,现在在赵挺之这奸贼的乱捅下,皇帝把预期提这么高,万一那小子办砸了如何是好?

童贯神色古怪了起来,先领着人把“为国事操劳而晕倒”的高俅抬出了大庆殿,送太医院去办理住院。

随后,在太医院的单独房间里,童贯摆手喊走了太医。

又捅高俅的腋下窝两下,笑道:“别装了,铜呢?你把铜藏哪去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