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早年经历

周培公的早年经历充满坎坷,但也正是这些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塑造了他日后成为康熙帝身边重要谋臣的基础。1632年,周培公出生在湖北荆门的一个普通家庭。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并不友好。在他年仅十岁的时候,明朝末年的动荡局势影响到了他的家乡荆郢地区。当时,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领导的大规模起义正在蔓延,这场起义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覆灭。在这场动乱之中,周培公的家庭遭遇了巨大的变故。

1643年,李自成的军队进攻荆郢之间,周培公的父亲在此之前已经去世,母亲孙夫人在混乱中不幸殉难。失去双亲的周培公顿时陷入了无依无靠的境地,只能四处流浪,以求生存。这段时期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人间疾苦和社会的残酷。

为了活下去,周培公不得不投身于州卒行列,成为一名小吏。尽管地位卑微,但他并没有放弃自我提升的努力。在艰难的环境中,周培公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逐渐获得了上级的认可。不久之后,他得以依附一些显赫的人物,并因此有机会进入了京城。这一转折为他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使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机会。

进入京城后,周培公开始在内阁担任供奉一职。这是一个为朝廷服务的职位,主要负责文书处理等工作。在这里,周培公有机会接触到许多高层官员,这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二、劝降辅臣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这一叛乱迅速波及多个省份,严重威胁到了清廷的统治稳定。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在北方起兵反叛,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吴三桂试图通过支援王辅臣,形成南北呼应之势,进而压缩清军的活动空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康熙帝果断采取行动,派遣署兵部事的东阁大学士黄锡衮与周培公一道调遣大军,从多个方向阻击叛军。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鉴于王辅臣在陕甘地区的强大势力和对朝廷构成的直接威胁,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领陕甘征讨大军。然而,王辅臣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对清军的围困毫不畏惧,这让清军将领们感到十分棘手。图海抵达平凉后,诸将士气大振,纷纷请求攻城。此时,周培公作为幕僚向图海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策略。

周培公认为,王辅臣之所以反叛,是因为受到形势所迫,且内心深处仍然留恋高官厚禄。他比喻王辅臣就像一位渴望重见光明的白内障患者,或者是一个想要站立行走的半身不遂者。如果朝廷能够派出一个擅长言辞的人前去劝说,王辅臣很可能会改变心意,回归朝廷。图海听后深以为然,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恰在此时,王辅臣的手下参将黄九畴和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多次劝说王辅臣归降未果。他们了解到周培公的情况后,决定将平凉内部的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密封的方式秘密传递给周培公。周培公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请缨,愿意冒险进城劝降王辅臣,并表示即使因此牺牲也在所不惜。

图海非常赞同周培公的想法,立即上奏康熙帝。康熙帝接到奏章后,立刻传唤周培公进京,并在乾清宫亲自接见。在听取了周培公的计划后,康熙帝非常满意,授予周培公参议道台的官职,赏赐黄马褂,并让其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进行招抚工作。

三、委以重任

平定王辅臣的叛乱对于清朝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解除了朝廷面临的一大威胁,还削弱了吴三桂在西北的势力,为清廷在三藩之乱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周培公在此次平叛过程中表现出色,他不仅成功地说服了王辅臣归降,还为清廷在陕甘地区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朝廷决定对参与平叛的汉将论功行赏,以表彰他们的忠诚与勇敢,并鼓励他们继续为朝廷效力。

周培公在请求奖赏时只提出了一个愿望:希望朝廷能够追认他母亲孙氏为贞烈之士。孙氏在李自成攻陷荆郢之时,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和忠贞,毅然殉节而死。周培公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认可,以表彰母亲的高尚品质。

图海了解周培公的心愿后,上奏康熙帝,请求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孙氏予以嘉封。康熙帝对周培公的表现非常赞赏,同意了图海的提议,并进一步给予周培公家族极高的荣誉。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正式诰封周培公的母亲孙氏为“贞烈恭人”,并加赠夫人衔,以表彰她忠贞不屈的精神。此外,周培公的父亲也被封赠为朝烈大夫,并加赠中奉大夫衔,以此彰显周家对朝廷的贡献。更为难得的是,康熙帝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并规定了相应的祭祀规格,由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负责办理。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朝廷对周培公家族的高度认可。

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期间未能履行官职,这是对母亲的一种传统哀悼方式,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一种体现。孝期结束后,周培公前往山东登莱道任职。然而,他在山东的任期并不顺利。由于与当地总兵官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两人难以和睦共事,最终导致周培公在任三年后便辞官回到了荆门老家。

四、死于任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叛,这对清朝构成了新的威胁。尽管周培公当时已经赋闲在家,但他仍旧密切关注着朝廷的政事,并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劳。当得知噶尔丹反叛的消息后,周培公迅速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平叛“条呈”,这份文件包含了他对如何应对这一叛乱的策略和建议。

这份“条呈”被送至京城后,得到了康熙帝的高度重视。康熙帝对周培公的策略给予了肯定,并决定重新启用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臣。于是,周培公被任命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任务。这一任命既是对周培公才能的认可,也是对他忠诚的回报。

在盛京提督任上,周培公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清廷的边疆安全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培公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到了康熙四十年(1701年),周培公在任上去世,结束了他的一生。

结语

周培公的一生是对智慧与勇气的最佳诠释。作为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他不仅在国家危难之际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在文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贡献。虽然他的晚年并不如意,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作为大清第一谋臣的历史地位。周培公的故事,至今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颂。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