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富友就要开口反驳,李尧一伸手阻止道,
“钱老,你先听我说完。”
钱富友当即不再说话,静静等着李尧会怎么说。
“钱老,我估计不错的话,像大兴玻璃厂这种情况的厂子,应该有不少。”
钱富友点头,李尧说得不错。
就是因为很多的国营企业,接连的都出现了各种困境,这才有了他这个改制小组的出现。
李尧接着说道,
“我们姑且不一一讨论,这些厂是因为什么具体的原因。”
“毕竟,每个厂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不可能全部一概而论。”
钱富友忍不住说道,
“没错,每个厂子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
李尧点头表示同意,接着说道,
“钱老,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国营厂出现问题,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
钱富友低头沉思,十几秒之后,他奇怪的看了李尧一眼,说道,
“李知青,你的意思是因为私营企业的冲击?”
李尧点头,说道,
“没错,在没有放开私营企业之前,国营厂即便有出现问题的,数量也没有多少。”
“这其中的原因,我想钱老你也清楚。”
对此,钱富友只是点头,没有对此展开细说。
私营企业的大量出现,对原来国营企业,有着很多的优势。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灵活!
国营企业因为各种规定的限制,即便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也要走程序。
什么开会讨论,上级领导审批等等!
一通程序下来,时间都已经过去很久了。
在面对市场的变化,这就使得外人看来,似乎国营厂总是慢一拍的样子。
私营企业就不一样了。
就以李尧为例,他决定了要搞旗舰店,自己立刻就开始付诸行动。
这样的情况,要是放在国营企业,别说立刻实施,光是前面的讨论研究,恐怕是到了明年都不用确定下来。
这样的效率,怎么能够和私营企业竞争?
钱富友斟酌了一下,说道,
“可也不能因此,就把私营企业说得一无是处吧?”
关于私营企业是否放开还是收紧的问题,现在上面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一方认为,私营企业的放开,对于国营厂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这与既定的政策,完全相违背!
一方则是觉得,自从放开了私营企业后,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力,越来越好!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
李尧摇头道,
“钱老,我就是一个体户,关于这个问题,我自然坚决支持放开私营企业的政策。”
“不过,对于西方那一套,我同样也是坚决反对!”
钱富友立刻来了兴致,问道,
“哦?”
“你具体说说看,你这怎么又是支持,又是反对的?”
此刻,李尧一开始和他讨论的问题,钱富友都给抛到一边去了。
对于整个政策的讨论,钱富友显然更感兴趣。
“钱老,私营企业的放开,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家都有目共睹。”
“基于这一点,我自然是支持政策的放开!”
“不过,对于政策的放开,不能是无限制的放开,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领域,必须牢牢地掌控在国家的手里。”
钱富友见李尧面前的茶杯已经没水了,他干脆把暖水壶拿过来。
给李尧加满水后,说道,
“你展开说说,比如那些领域,是不能放开的。”
李尧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
“钱老,这个你应该比我清楚才是。”
“我一个小老百姓,就不在你这位大领导面前,班门弄斧了!”
钱富友斜睨了李尧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你是普通的小老百姓吗?”
李尧嘿嘿一笑,并不搭话。
这些东西,如果只是李尧和朋友,在饭桌上喝点酒,当做吹牛的谈资,倒是没有问题。
可现在面前的是钱富友,李尧就得悠着点。
钱富友无奈地摇摇头,也不强迫李尧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讨论。
不过,李尧刚刚的话,虽然说只是点到为止,可也给他提供了思路。
钱富友转而说道,
“好了,不说这个。”
“你刚刚不是说,不赞同我的做法,你说说你的理由。”
李尧内心松了一口气,他还真的怕钱富友继续追问下去。
“钱老,我不赞同你的做法,理由说来其实也简简单。”
钱富友立刻说道,
“你说,我还真的好奇,你到底是什么理由。”
李尧笑着问道,
“钱老,子贡赎人的典故,你应该知道吧?”
钱富友一怔,随即明白了李尧的意思。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律令,
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本国同胞沦为奴隶,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
那么,回到鲁国后,就可以向官府兑领等额的赎金,并获得一定额度的奖赏。
子贡在一次出行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
因为他有钱,所以一次性地赎回了很多鲁国人。
回到鲁国后,子贡却拒绝了官府的补偿和赏金。
因为,子贡觉得,他自己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家分担赎人的这笔开销。
世人也都夸子贡高尚,孔子却因此大骂子贡。
孔子说,子贡此举不合礼法,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世间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
子贡此举,他倒是博得了一个高尚之名,同时却也把赎人这事,给把其他人堵死了。
以后别人想要熟人,就会想到子贡。
这在无形中,会使得很多人,放弃赎人!
不是谁都有子贡这个觉悟,也不是谁都那么有钱。
如果赎人回了鲁国,他就得面临,要不要去官府领赎金的选择了。
领了,就会被人拿来和子贡相比较。
不领,那就是自掏腰包。
钱富友明白了李尧的意思,笑着说道,
“看来,李知青你这是打算当子路啊!”
李尧没有反驳,笑着点头反问道,
“钱老,难道你觉得子路做得不对吗?”
钱富友摇头,说道,
“不,子路做得很对,李知青你做得也很对!”
很显然,李尧的说法,完全的说服了钱富友。
他刚刚说李尧要当子路,主要就是因为一个典故:子路受牛!
子路受牛是说,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
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听了十分高兴,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这两个典故,重点不在于好人好事,其背后是否有纯粹的道德心。
而在于,看此种行为,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励。
李尧就是要效仿子路那般!
钱富友说道,
“李知青,那我现在立刻联系大兴玻璃厂的厂长。”
李尧伸手指向办公桌的电话,示意钱富友随意。
早一日达成合作,李尧也好早一日把自己想要的钢化玻璃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