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不成,前锋营刚刚撤回来,轮也该轮到我出力了。小山,命令四营放慢射击速度一倍,把敌人放进来拼刺刀!”

在指挥问题上三十四对姐姐服气,每次都证明她是对的,不服也不成。但在比谁能打硬仗上他真不服,别说年纪一样、履历相同的姐姐,就算资历最老、战绩最辉煌的大师姐和三师姐照样不太服,只是一直没机会讨教。

“你干嘛去!回来,校长说了,兵是兵、将是将,哪儿有主将上去拼刺刀的!”三十三一把没拉住,三十四就带着副官跑了,一边跑一边往身上套皮甲。

“校长还说过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呢,主将不拼士兵凭什么拼?大姐,你就看着号炮,剩下的交给我!”

王三十四真该长一副他姐姐的身板,勇气、胆魄都有,唯一差的就是身子骨。这小体格,小号的皮甲套在身上都晃荡,赶上萧巫纳那样的身高马大之辈,一脚就得被踹飞。

其实吧,打仗也不全靠体格,俗话不是说了嘛,怂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在三十四的带领下,最善于打攻坚战的第四营面对冲破第一道战壕的金兵毫无畏惧,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就扑了过去。

一时间战斗被人为代入了白热化,既有快速冲锋又有近身肉搏,子弹和箭矢满天飞、呼喊和哀嚎响彻旷野。即便是还没参加战斗的预备队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人人热血沸腾,连马匹都在不停的踏着蹄子。

肉搏战的结果并没让金兵将领满意,冲进去的二百多人不到两刻钟就全消停了,刚刚突破的缺口也迅速被新军堵上,后续部队不光冲不进去,还遭到了更密集的阻击。

前面不是说新军没怎么重点练过拼刺刀嘛,一个王十三四身先士卒就能起这么大作用?

真不是,冷兵器作战士气是管用,但训练和技能更重要。没练过就是没练过,身体素质不成就是不成,打不得一点马虎眼。

但是新军有个大杀器,他们的主帅太不要脸,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嘛。拼刺刀是拼刺刀,但洪涛一直都强调,战争的过程和手段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在这种流氓思想熏陶下,新军士兵有一个算一个全部不是啥正人君子。举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上去了,嘴里的喊声和面目表情也非常到位。

但刚一照面,枪膛里的子弹还是要打出去的,并且严格按照军规,近距离混战的时候不许射击腰部以上,以免误伤友军。

所以金兵冲进来的这二百多人,不管拿着什么牛逼盾牌也白搭,一照面就被五百多支步枪给喷成了瘸子,然后才被刺刀捅死。

不得不说的是金兵的战斗力真强,五百全乎人对二百多瘸子依旧没做到轻易取胜,愣是付出了几十名伤员和七八人战死的代价才算彻底解决。

但王三十三的这招自残奏效了,让金兵将领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希望,冲锋频率和规模立刻加强,想用人海战术把这条很单薄的防线冲垮。还分出几千人绕道山侧,准备从侧后方给新军添乱。

“咚……咚……咚……”就在双方处于僵持之时,新军阵地上突然传来了三声连续巨响,九门野战炮用空包弹来了三发急速射,气势逼人。

“宋人还有更大武器?传令,中军渡河!”一直站在河北岸观战的完颜阿骨打听到炮声眉头一皱,觉得这仗不好打。

虽然新军的阵地曾经被突破,但弥补速度非常快,防御也没出现乱象。这说明新军士兵训练有素,将领指挥有方。难怪西夏人、契丹人都在这支军队面前吃过大亏,看来此名不虚。

可越是这样就越激起了他的凶性,女真男人不怕敌人强,越强越有意思。他们从十多岁开始就跟着父辈到大山里打猎,那里面随随便便一个草坑就能要了人的命,活到娶妻生子就算运气好。

想活得长就不能怕,只要打败对手,吃了它们的肉、扒了它们的皮、抢了他们的女人和粮食,女真人才能活得更好。别人打仗是为了争权夺利,女真人打仗是为了生存,你不死我就不能活!

“啪啪啪……啪啪啪……”但还没等完颜阿骨打的三千多亲军渡河完毕,北面突然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脆响。这种响动有点耳熟,很像新军手中棍子发射的动静。

“这几日可曾发现宋人造船?”完颜阿骨打闻声就是一愣,马上勒住马缰,站在桥中间定神向西边那片茂密的芦苇荡看了看。

“禀勃极烈,宋人初来之时看了一些山坡上的小树安营扎寨,并未在水边久留。造船的话,这几日怕是也造不好。”旁边一位挂着黄色狐狸尾巴的女真将领立刻回答了主帅的问题。

“禀勃极烈,此处即便有船只也无法通行。”又有一名将领主动插话,他是个四十多岁的壮汉,打扮和女真将领完全不同,没有皮帽子和狐狸尾巴,而是一身更像宋朝禁军的盔甲。

“达也,你确定?”完颜阿骨打的眉头还是紧锁在一起。

“勃极烈曾问过不是一次,小人也一直如此答复。此地乃辽皇四季捺钵之所,小人也曾在此驻守两年有余。冬季冰封、春夏秋芦苇遮天,只有趁开春时分冰凌开化、芦苇不曾发芽时才可划船入水捕捞鱼虾,平日里人马船只皆不可行。”

合算这个叫做达也的金兵将领是辽国降将,看样子当年的职位也不低,能在辽皇驻地守卫的肯定是亲军。像他这样投降金国的辽将辽臣不在少数,带领的辽军总数加起来比女真兵多十倍不止。

但和女真人打了好几年就没打过几次胜仗,契丹先祖的勇武气概经过百年磨砺,全被绫罗绸缎、锦衣玉食、高楼大厦、诗词歌赋给磨没了。

“嗯……继续渡河吧!”完颜阿骨打还是不怎么放心,但周围的将领都点头同意达也的答案,不放心也没辙,挥了挥马鞭随着大部队继续向南岸行进。

“啪啪啪……宋人……宋人……”还没走到桥梁尽头,身后又传来的一阵更密集的脆响,隐隐约约传来了后卫部队的惊呼。

这回不用瞎猜了,也不用举着望远镜看,就在河北岸被新军放弃的沟壑附近突然出现了一片人影。他们速度很快,有些已经钻进了沟壑,正举着打棍子向附近的金兵发射,一团一团的白烟升起,就像野地的蒲公英花。

“达也,你好大胆!”完颜阿骨打的心猛的往下一沉,自己中埋伏了!这些新军从哪儿来还用问吗,除了芦苇荡就只剩下土行孙了。

“勃极烈……末将所言句句是真……”达也也傻眼了,不用仔细数,突然出现新军的数量也在千人以上。这么多人肯定不是从土里钻出来的,更不可能是从儒州城方向来的。

“……嗖……啪……啊!传令,全军后撤,趁其落脚未稳,冲过去!”

不等达也再有过多解释,完颜阿骨打挥起手中的铁骨朵就砸在了他的面颊上,应声落马,满脸是血,不住翻滚。阿骨打随即举起沾着鲜血的铁骨朵冲北岸一指,率先拨转马头,从还在挣扎的达也身上踏了过去。

这位辽国降将死的真冤,他要是知道洪涛用什么办法强渡沼泽地,到了地狱也不会饶过这个诡计多端的宋人。太尼玛坑人,几根破木头就要了自己小命。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我在异界开镖局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