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朝。

虽然没有被直接点名,但刘彻也感受到了神迹中这段话和自己的关联:别的不说,禁止私铸钱币,不正是自己再次确立的制度吗?

为了能够更好地筹措钱财,推广朝廷的五铢钱,自己可是废了好一番力,反反复复六次改革,对任何敢于私铸货币的人采取死刑的处罚,并且对铜矿银矿等矿产都严加管控……

这些举措,加上他御极多年所积累下的权力威望,才比较好地达成了他的目的。

利益啊,私铸钱币带来的利益,可不是轻易能够放手的,特别是与其相关的联盟团体已经形成的情况下。

汉朝初年。

刘邦又灌了一口酒,对于贾谊的建议中那个改秦制的建议并没有太过在意。

这确实是他这个开国君主遗留下来的问题,理论上,建立新的王朝后就应该制定这个王朝的礼制规则,但是他基本上还是沿用了秦朝的一系列内容,包括官职、衣着等等方面……

但现在他有兴趣关心这方面吗?还真没有。

倒是贾谊,刘邦不无惋惜地叹口气:“确实有国士之才,但年轻人啊,可惜了。”贾谊的能力有没有?有,从这几段话中能够看出来,不管是他本人的政治建议,还是后世对他的高度评价,都能够证明他的才能。

但有才能,不代表能够实现,也不代表他能够就此登临高位、备受重用。怀才不遇之人还少吗?

贾谊虽好,但年轻气盛,与当时刘恒所处的朝堂环境并不能完全合拍。而刘恒,这个儿子他之前不太了解,但现在看来,也切切实实是他的儿子。

【刘恒时期,汉朝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刘邦、吕雉,直到刘恒,一直都致力于发展民生,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耕者有其田”之后,民间的矛盾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但这就够了吗?】

【当然不是。用贾谊的话来说,那就是“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而这些令人痛哭流涕、长太息的事情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自然是中央与地方诸侯,以及汉朝与匈奴之间。】

【贾谊年少成名,对此自然也有着一番见解。在成为太中大夫后,他就率先对中央与地方诸侯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让诸位列侯都回自己的封地去。】

【没错,这就是让周勃最终削去丞相之位,作为表率带头回归封地的政策。】

【刘恒同意这个政策吗?相当同意,他克服重重阻碍,最终还是将周勃等人送回了各自的封地。】

【而作为被克服的阻碍,贾谊自身也是其中之一——刘恒本想让贾谊领受公卿之职,但周勃等人因贾谊提议列侯归国的事情极力反对,“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贾谊升职的事情就被搁置,随后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再看一遍当初自己让列侯归国的过程,刘恒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藩王登基,这些人就是他的心头刺,让他晚上睡觉都不能安心。这样的情况下,他如何愿意让这些人长留长安?

至于贾谊,“朕也是为了保全他,过了几年,朕不就又把他召回长安了吗?”就当时的情况,所有列侯都视贾谊为眼中钉肉中刺,是不死不休的敌人,他若是还留在长安,基本上难以全身而退,自己将他迁为长沙王太傅,也是让他远离漩涡、同时磨砺一番。

秦朝。

嬴政感到了些许糟心:“匈奴,也能是让一个王朝痛哭流涕长太息的问题?”这个汉朝到底有多贫乏困窘,连匈奴都成了心腹大患、说不定还难以匹敌的敌手。

倒是那个“汉承秦制”,嬴政倒是基本确定了,汉朝、起码汉朝建立初期,对他大秦可以说是大半都传承了下去,没有多加改动。

而汉朝这个王侯的制度,王国是能够起兵反叛的,但刘恒、贾谊都力求将周勃这些列侯赶往封地,那说明这些人并不能真正起兵反叛,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军权。

这么做,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宋朝。

朝堂上也有自认为怀才不遇、政治环境恶劣的人因着这“长沙王太傅”想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成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贾谊又被刘恒召回长安,与刘恒探讨鬼神的道理。刘恒依旧欣赏他的才华,但并没有再次重用、让他任职中枢,而是改任他为梁怀王太傅——当然,这相比之前还是更好一些,梁怀王刘揖是刘恒宠爱的小儿子。】

【就在这一年,刘长反叛未果,而贾谊再次针对汉朝中央与地方诸侯的问题提出观点:诸侯王必须尽快处理,因为他们“疏者必危,亲者必乱”,与中央关系疏远者蕴藏危险,与中央关系亲近者则在孕育叛乱。】

【那么,怎么处理诸侯王最好呢?喊打喊杀是不好的,不说这对于军队力量的需求,这样的行为本身就会对皇帝的名望造成负面影响。皇帝必须仁德孝友,对手足、功臣挥动屠刀可不行。】

【对此,贾谊就提出了一个昭彰恩德的方法: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

汉朝初年。

刘邦一拍大腿,满目赞赏之意:“此子之法甚妙!”这样给诸侯的子嗣封王封地,难道不正是皇帝的恩德吗?如果给王侯的子嗣加以封赏,还不是仁治,还有什么是仁治?

而这样的方法还不必朝廷流血牺牲,兵不血刃就能够夺取诸侯王的权力。这就是堂皇正道啊!

至于说这些被割裂出的诸侯们,是否会联合起来反叛……他们要是能够谈好各自的利益分配、又有这样的决心,那就根本不会走到被“众建”的地步。

何况,通过这样的分割,各个诸侯的力量已经被进一步压缩了,若是这样,中央还无法应对,那还不如趁早退位让贤——若是不削弱这些封王,大汉估计早就没影了。

“只是,乃公现在还是应该用乃公的方法。”刘邦叹道,虽然这个方法很好,但如今大汉初期,有些事情还是要他用他的办法才能够处理。

所以,这样的举措,还是留给后世子孙去应用吧。

反正,他的继承人可没有问题~

明朝,洪武年间。

作为后来的王朝中,难得有正经封王的朝代,朱元璋对于有关贾谊的这些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而在场的皇子大臣们也都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看起来丝毫不受贾谊那句“疏者必危,亲者必乱”的话的影响。

笑话,万岁\/爹当时决定给皇子们封地封王,是经过了一番慎重考虑的,对于种种封王的隐患自然也有所注意,对此也有着各种预防的手段。

别的不说,单论朱标,就足以让这些镇守边疆的亲王们听话,而不是自己谋划反叛;而若是中央出了各种问题——比如朱允炆那样,对于大明而言边疆亲王造反勤王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起码理论上能够造反成功的总有两把刷子。

最关键的是,朱元璋虽然封了亲王,但也在限制这些儿子们的力量,军队人数有限、亲王们的财物粮草同样依靠中央……

【但是刘恒并没有采纳贾谊的这一条建议。】

【或者说,在刘恒在位期间,总体而言,他对待诸王、主要是刘姓诸王,还是持有一种宽容、扶持的态度的,纵容刘姓诸王的力量逐渐发展。】

【当然,这和他当时的政治环境同样有关,但不论如何,他的纵容确实使部分诸侯王的力量壮大、野心壮大,也加深了其后的景帝刘启削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而贾谊对于诸侯王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建议则是在梁怀王死后。此时,刘恒的儿子除去太子刘启外,刘武为淮阳王,刘参为代王。】

【贾谊认为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因为刘恒和刘启能够倚仗的只有淮阳和代地,淮阳太小,而代地又毗邻匈奴;于是他建议刘恒立一个梁王,或者把代王迁到此处;并扩大淮阳和梁国的封地,让这两个封地能够连成一片,作为长安天子的屏障。】

【刘恒最后把刘武迁为梁王,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刘武在刘启在位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眯了眯眼睛,没错,在祖父对于同姓诸侯王总体而言的宽纵态度下,又随着各个封王长大成人、太傅等年长病退后,刘氏王侯在各自的封地可以说是无法无天,积累的势力同样不小。

若非如此,他父皇又何必那样急迫地想要削藩,又何必遭受周亚夫等大臣的胁迫?

当然,他并不反对祖父当时借助宗王的力量与功臣列侯相抗衡,这是当时的一大选项,也是比较省事的方法,就如他在未曾掌权之前同样对许多人多有妥协。

只是,刘彻对那些诸王和大臣的恶感,就如同曾经逼迫自己妥协的人的恶感一样深重——不论是诸王还是大臣,天子任用你,你却自视甚高、反过来威逼天子,你还记得记得身份吗?

既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那最后遭到处置,也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启更关注神迹的最后一句话:“刘武在刘启在位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刘武是太子的同母弟,关系确实要比其他兄弟更加亲近,但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让一个封王给皇帝发挥巨大作用?

大汉的封王与列侯不同,能够掌管军权和行政、税收,这也是刘兴居和刘长能够反叛的基础。可这不是刘武能够给刘启巨大帮助的全部条件。

不过,若是再与上文贾谊的观点联系,让梁王的封地成为长安天子的屏障……刘武是梁王,也就是说刘武运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刘启抵挡了一定的攻击?

“莫非朕的藩王政策会带来这样大的影响?”刘恒把思考、调整藩王政策列入了日程。

能够让刘启动用刘武来抵抗的、再加上梁国的地理位置,说明对方必然是藩王、且不止一个,而神迹先前也说过,刘启削藩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那么启儿当时的举措八成有些激进,能造成这样影响的也只能是自己这个父皇。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冷笑着看了一眼朱棣,阴阳怪气:“勉之,世子多疾!”

“……”朱棣讪讪,老爷子不能看到一个皇位画大饼的人,就想到一次他啊,实在太不友好了。

关键是,这句话又不是自己说的,那个自己和如今的自己有什么关系?他怎么可能会把心尖尖大儿子的东西变成大饼画给另一个儿子?

【除去中央和地方王侯的问题,贾谊对于汉朝的另一大关键:与匈奴的问题上同样提出了观点。】

【而从他对匈奴的看法来看,贾谊显然不负那句“年轻气盛”的说法。】

【“陛下何忍以帝皇之号为戎人诸侯,势既卑辱,而祸不息,长此安穷!”用天子的名号成为匈奴的诸侯,地位卑微屈辱,但这样的做法却并不能让祸患平息,长此以往也根本不可能有穷尽的一天。】

【当时汉朝采取的是与匈奴和亲等方法,而贾谊认为这样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而是提出了“三表五饵”的方针:天子树立信誉、接纳匈奴人的外表、认同匈奴自身的各种技艺;同时,赐予匈奴人华服车乘、盛食珍味、音乐舞蹈、财富金玉、并厚待安抚匈奴人。】

【贾谊认为,通过这样的举措,能够收拢匈奴人的心,让他们向汉朝靠拢,最后使匈奴单于无人可用。】

汉朝初年。

刘邦无奈:“大汉还是不够强盛,因而只能以这样的方法尝试分化匈奴。”但是这样的分化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最理想的方法,还是在用强大力量震慑匈奴后,再通过“三表五饵”来德治人心,让他们愿意成为大汉的一员;毕竟,没有力量的中央和王朝,是不能真正让匈奴等异族心悦诚服的。即使有着再多的财富,也不过一时好看。

而想要大汉强盛起来、能够战胜匈奴,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要努力恢复国内混乱的经济,让军队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又或者,要加强对战马的培育,让大汉能够打造出一支战无不克的精锐骑兵。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