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朝,至元年间。

还没看到后面的内容,忽必烈就觉得一股热血冲上大脑。

“蒙古的统一者?”他震惊地盯着神迹中的这一小段内容,目光充斥着惊愕和不可思议。

在他建立大元之前,蒙古就是大蒙古国,就是草原上的主人,建立大元之后,即使和其他汗国发生了冲突与不睦,但是那也是蒙古人自己的事情,本身蒙古人的地位也没有动摇。

而虽然后来大元灭亡了,汉人又建立起了一个明朝,可草原上,他们蒙古人大约还是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虽然可能又分裂了,但这已经属于常态,无需挂怀。

但是,这个清朝,这个清太宗是怎么回事?

难道,他大蒙古国,在大元之后,又再次建立起了一个王朝?

——可是不像啊,这个清太宗,还说他并非如其他太宗一般承父祖基业……若是大蒙古国的后辈,就算不是直接继承了他父亲的基业,总也该算是继承了一部分大蒙古国的基业吧?

明朝,洪武年间。

与忽必烈一同炸裂的还有明太祖朱元璋。

他本来看到清朝,心情就不是很好,现如今看到了那一句“明朝的一生之敌”后,心中的感受只能说是翻江倒海、天翻地覆——这什么玩意儿?!

大明的一生之敌?大明哪来的这种一生之敌?大明的一生之敌……难道是蒙古人?

毕竟,现如今,大明也只是初初建立,其年岁对于一个王朝而言还极为短暂,此时大明的敌人,也就是草原上的那些个残元势力……到了后来,又叫做了瓦剌……可说到底,这都和蒙古人有着关系。

加上,神迹中那一句“蒙古的统一者”,朱元璋也开始有几分怀疑:“难道又是蒙古人的势力卷土重来了?”

不过,从对这个清太宗的描述上来看,他们确实是中原之外的势力没错,即使他们不是蒙古人,也必然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异族。

但是,这个清太宗“扫清了清朝入主中原的大量障碍”,这句话看起来,可不像是这个清太宗已经成功入主中原的样子啊。不然,不若直接说他带领清朝入主中原就可以了。

……所以,这个并非追封的太宗,清朝的第二任皇帝,也还没有入主中原?

朱元璋心中猛然有一个声音,让他开始思考一件事情:这个清太宗所处时期的中原,究竟是一副什么样子?是大明江山仍在,抗住了这异族的入侵,还是说中原已经河山倾覆,狼烟四起?

【他就是清太宗,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后金的第二任可汗,清朝的实质上的第一任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他的母亲则是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

【而皇太极本人的身份情况,其实也可以对照清朝许多任君主的身份情况。】

后金,天命年间。

被提到了名字,皇太极心有惊喜——他自然是对此存在野望的,且他是四大贝勒之一,也有着相应的权力和人手。但是,毕竟努尔哈赤除了他之外,剩余的儿子也有几个威望、权力不小的,皇太极也并不能完全肯定这个“清太宗”就是自己。

不过,虽然心中惊喜,但他面上依旧一派沉稳之色,让努尔哈赤看了心中点头。

他虽然在此前并没有更加偏重皇太极,或者说,他此前其实有尝试培养过继承人,只不过没有成功,而后来他也并没有直接将目光放在皇太极身上。

但是,皇太极的能力和表现,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此时再加上神迹的概括一对照,他起码可以确定,皇太极没有败落了他打下来的基业,也没有让后金止步于此,而是带着大金、带着爱新觉罗家族更进一步——入主了整个天下。

这就没问题了。

不过,通常而言,神迹的概括内容中的最后一句话,往往是含有其他含义的一些关键内容。蒙古的统一者,四方的开拓者、谋算者,明朝的一生之敌……这几个都没有问题,即使有其他含义,努尔哈赤也大致能够确定并非坏事。

但是前面第一个的那个“兄弟们的好兄弟”……在诸位太宗之中,被神迹盖棺定论了是“好兄弟”的太宗,都是什么情况呢?

努尔哈赤此时渡过了最初的兴奋和欣慰之情后,陷入了忧虑之中。

——他虽然欣赏皇太极取得的成就,也暂且觉得他是个不错的继承人,但是,他也有自己偏爱的儿子啊!若是这些儿子们真的于大业不利,努尔哈赤确实能够下手处理,但是若是有些可能、且还是自己儿子主政……

努尔哈赤就不免有些更希望自己喜欢的儿子们能有个好点的结局。

清朝,崇德年间。

前面的内容对于皇太极而言都只是对于他过往功绩的表述而已,已经成功之事,他投注的注意力自然少上了几分。当然,说他扫清了大量大清入主中原的障碍,暗示大清成功入主中原这件事情,他还是满怀欣慰的。

之所以是欣慰,当然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大约没能活到大清定鼎天下的那个时候。

不过,子孙后代没有让他失望,这也是好事啊!

不过,子孙后代的事情,也并非全然让人满意——什么叫他自己的身份情况,可以对照清朝许多任君主的身份情况?

皇太极对于自己的登位情况自然了解,对于自己的身份处境也心中有一杆秤。但是,他当时是在大金,大金是什么政治环境?那时候还是贵族们共同议事的时候!

可大清入主中原。定鼎天下,又是什么政治情况?怎么还能说是以他来映照后辈子孙们的情况?

——不会吧,不会到了中原,建立了正统王朝后,他的子孙们还没能搞定贵族议政吧?

况且,前面的元朝,已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皇位传承不稳的可怖后果,大清总不能在这方面一点也没有学到什么吧?

【讲清太宗皇太极,自然也要像前面几个王朝一样,讲一讲他们家族的来源。】

【皇太极的父亲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起家之人,也是后金的建立者。】

【是的,后金,当然,努尔哈赤在建立这个国家的时候,自然不是叫做后金,而就是“金”。】

【有没有想到什么?是的,这确实是和当年的那个金朝有些许关系,因为爱新觉罗本身是女真的一支。只不过,他们也并非当年的那个完颜氏。】

【金朝当年灭亡,但女真本身并没有灭亡——或者说,女真本身也有着不少的分支,有些并未与金朝一同彻底迁入中原,也因此,女真继续传承了下来。】

【在元朝,蒙古人也没有忽视掉女真人,他们将女真人同样纳入到统治之中,每一个部分设置一个“万户府”,任命一个万户。起先共有五个万户府,后来因为人口等方面的改变,则缩减合并到了三个。】

【这三个万户府分别叫做胡里改,斡朵怜(斡朵里),桃温(托温)。】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同样没有忘掉这些女真,他在三部设置了“三万卫”;后来的明太宗、明成祖朱棣也没有忘记这些在北方的家伙,他将三个万户府改为了数个羁縻卫,由当地的酋长首领世袭这一职位。】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感到不对了:“所以,这一次建立王朝、在明朝之后入主中原的外族,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是明朝自己的臣属?”

这可算是一个比较与先前的这些个外族王朝不是非常相同的地方了。

金朝,若说是臣属,应当是辽的臣属;而蒙古,一定程度上讲,他们并不算是金朝的臣属;而辽朝,或许还能说是与大唐有些干系,但是那也是在大唐灭亡之后了。

可这清朝,或者说后金,看起来可是在明朝尚在的时候就已经打出旗号的样子。

房玄龄等人也是颇有点微妙之感。

说实话,他们之前也确实没有考虑过女真人能够再度崛起这件事情——在先前,他们一度把目光放在了蒙古、瓦剌等等北面的草原上,并没有想过东北那一片。

啊,不对,蒙古那边也没有好到哪去,他们也被这些人所掌控了。

【此外,女真本身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一部分是建州女真,上述的三个万户府就是建州女真所属的万户府,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

在明朝,三个万户府实际上也并没有完全聚集在一处。

胡里改、斡朵怜两个万户府的女真人,由于受到黑龙江中下游“野人”南下侵袭和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在各自的首领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率领下,向南迁移。

胡里改万户府的女真人,先移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再东行,进入绥芬河流域,于此定居。斡朵里部起初与胡里改部走着同一路线,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几经变徙,最终没有选择胡里改所在地,而是集结到以阿木河(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

【另一部分,是东海女真,也叫做野人女真,主要分布在“极东”、“远甚”地方,即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第三部分,就是海西女真,与东海女真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居住在松花江大屈折处及哈尔滨以东阿什河流域。】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终于了解了这个后来在大明之后入主中原的家伙来自哪里——女真,居然是女真!

他不可思议的同时又咬牙切齿,怎么会是女真?这个女真,据他了解,三大女真部族,也就是建州、海西、野人之间,也并非能够团结一致的局面,虽然或许哪两个部分之间关系相对较好,但是这不代表他们能够联合起来。

不说别的,就像是神迹中说的那样,即使是建州女真这一大部分的内部,胡里改和斡朵怜两部分,在迁徙之后也从地理位置上分开了,更不用说没有随同胡里改和斡朵怜两部分迁徙的托温一支。

这样的女真,与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残余势力完全不同,甚至,女真人,可是在大明的官僚体制之内的,他们有朝廷的授封,有朝廷的官职——虽然与中原的朝廷官职不一样,但是,也和草原上的那些家伙不同啊。

大明,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才能最终被这些人取代?

朱元璋是真的从中感受到了不妙。

原本,在得知是女真人的时候,他还有些不满和愤怒,毕竟,这种情况非要算的话,还能说是大明自己的官僚体制内部造反了。

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大明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能让朝廷都镇不住这样的女真人了?

不仅镇不住,让他们起了势——想要建立那个后金,可不是拍拍脑袋说成就成,怎么着也需要拉起一支队伍来,再集结起足够的人口。但是,这样的话,单单一支女真支系是绝对不够的。

也就是说,在大明眼皮子底下,这个叫做努尔哈赤的人,可以算作是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女真,就像是之前的辽、金、蒙古……在此基础上,他或许又拉拢了其他势力,进而建立起了一个国家,自立为汗。

这种情况,完全就是高危情况,朝廷但凡还在正常运转,就不应该没有发现,也不应该不对此提起警惕并且进行处理。

所以,到底大明发生了什么?

后金,天命年间。

努尔哈赤想起来当初起家的情形,既觉得艰难困苦,又颇为自豪——这可是他一手打下来的家业!在那样极端不利的环境下,在明朝的眼皮子底下,在女真本身也并不团结的情况下……

虽然当时的明朝朝廷已经腐朽,但是还是不能否认他们确实掌控着更大的力量和政治权力。

可是,他努尔哈赤还是成功了!更遑论现如今了,他已经可以开始对着这个高高在上的大明发起冲击,开始挖掘明朝的根基了——

而最终,在后来的清,大清,他的子孙成功了!

————

————

皇太极,这个名字,有一说不是他实际上的名字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