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我们已经炮轰了丙区。接下来该哪个区域了?”一名炮兵少校问道炮兵上校。
“随便,甲也好,乙也好。你们随便选择,只要能够开火射击就可以了。”这个时候炮兵上校吃这罐头说道。
“明白。长官。”少校这个时候说道。
齐军炮兵把整个临淄城划分成了若干个区域,然后他们根据这些区域进行炮轰。只要他们随意,可以发动进攻。上校很清楚,反正炮轰是没有任何目的的,只要轰击对方就可以了。
炮兵少校离开。而上校则看着地图吃着罐头。炮轰依然在持续,只要对方不投降,他们就持续下去,这样的情况就必须进行下去,战争的天平必须朝齐军想要看到的情况发展。
就在齐军展开持续不断的炮轰的时候,秦军和赵军正在进行进展的会晤。
在秦国的狼孟县附近。这里有一条秦国和赵国邯郸之间的公路通行。而这条公路上的某一个位置,就是两国的边界划分区域。秦国在这里布置了大量的铁丝网和地雷,而作为回应。赵军方面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虽然双方表面是盟友的关系,但实际上,双方都在进行防备。秦军由于战略调整上的关系,秦军的主力部队都在外面作战,机动力量越来越少。兵员也越来越紧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得已选择了战略防御状态。之前秦军是不会修筑大量防御工事的,但现在,秦军却正在这样做。大量的工程兵单位进入这里,他们在这里每天都要布置大量的地雷,布置密集而数量庞大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和地雷出现,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些野生动物,狼,或者是山羊,经常被铁丝网挂住,或者是被地雷炸死炸伤。
而秦军只预留了少量的区域作为通道留下来,最要命的是,秦军还在这些要冲的位置上布置了一些固定的火炮发射阵地以及机枪阵地。
而对面的赵军却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工事。有明,有暗。数量相当的密集。
“我们修建的工事可真不少。”王翦笑着对李牧说道。王翦是紧急从咸阳乘坐火车赶到太原,然后从太原赶到这里的,运输工具的发达,让速度快捷了不少。
“呵呵。”李牧这只是微微一笑。
“坐下来,我们好好谈一谈。”李牧这个时候挥手示意道。
“好的。”王翦这个时候坐下来说道。
双方是在边界线上各自搭建了半个帐篷。然后在边界线上的两侧布置会议场地的。
“你们要裁军到只有十万人?”王翦主动的问道。
“对。我们的财政状况不允许我们武装更多的军队。”这个时候,李牧主动的说道。
“那么,你们的防御能安全吗?”王翦这个时候问道。
“我想应该可以!”这个时候,李牧很自信的说道。
“恩。为什么这么有自信?”王翦这个时候主动的问道。
“你们秦国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你们的周边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牵制了秦军的主要兵力,你们的常规军队人数有二十五万左右。这个数字是建立在你们的财政收支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我的了解,你们的秦国丞相很能干。你们秦国的税收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这是你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李牧这个时候分析到。李牧在战略上见解非常的深。王翦这一点是非常敬佩的。
“但也正是因为你们财政收入很低,特别是税收方面,这就导致你们的军队数量不能超过这个合理的范围,你们的丞相一再的削减军费开支。试图让财政收入保持在一个合理,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你们的丞相可以说耗费了不少的心思。”李牧看着王翦说道。
而王翦只是默默的点点头,很坦然的承认了这一点。实际上,李牧说的没有错,尚文为什么反复的削减军费,就是因为财政收入情况很不乐观。
秦国的低税政策需要为此相当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已经成为一个法案确立起来。时间为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内,秦国的税收都将维持相当的低的税率。
如此相当低的税率,是无法满足这样庞大的军费开支,从这一点上讲,就把秦**队的规模限制在二十五万左右的水平上了。可以说,二十五万兵力的规模已经是秦国目前的极限了。秦国的军队规模已经到了这个时期的顶点了。
财政收入主要靠的是税收收入,而秦国要想保持相当稳定的收入,只有保持收税的规模扩大,而无法在税率上下文章,征税会议商讨的就是这个会议主题,尚文已经表示出这样一层意思,秦国根本不会绕过这个税案,单方面的提高税率。
战国时期的军队规模大小的很大原因是粮食,而在实行全新的军制之后。军队规模大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也就是税收能够提供多少的财政支持。
秦国的财政收入不多,维持这样规模的军队已经举债来维持。加上突然的战争费用开支,秦国通过印刷纸币的方式,才迅速的挽回了局面好转,如果没有纸币的话,尚文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王翦自然清楚。秦**队的规模只能这样了,不可能才扩充了。如果扩充军队,财政就会最先崩溃,没有钱财支出,军队就会很快耗空。秦国是这样,那么赵国也是如此,打仗必须计算经济账。因为现在的战争模式需要靠的财政收入,如果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那么就会陷入极大的危机当中。
而正在经济变革的赵国,或许只有能力维持这十万人规模的军队了。军队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和经济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军队都是财政的消耗,他们不会产生任何的经济价值,相反,他们是消耗品。开销十分很大的消耗品。
“说的很对,我们的丞相很能干,我们也很佩服,但是我们的将领们却很讨厌,因为,他不断的削减军费,李大将军,你的分析很正确,我们的国内会议也是这样一个意思,我们不可能对你们发动进攻。说实话,秦国现在极度的缺乏机动兵力,秦国的战略预备队都已经派出去了。根本没有力量发动进攻。即便是发动进攻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王翦说道。
在国防安全战略会议上。王翦赞同主动的和赵国签署和平协议书,原因就是因为秦国没有战略预备队,没有足够多的机动兵力发动进攻。秦国已经连续的在两场战争消耗了很多。他们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现在能做的就是,接受赵国的建议,双方签署和平条款。不过,在和平条款的期限问题上,秦国的高层有着激烈的争吵。
王翦建议和平协议为三年。而尚文则建议是五年。或者是更长,尚文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认为,和平对秦国有利,所以,他希望时间更长,而秦王看法竟然只有两年。因为两年的时间,秦国就可以迅速的筹集一支相当可观的主力部机动部队,击败只有十万人的赵军,秦王认为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
即便是这样,尚文依然反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东西都在发生变化,谁会知道,两年之后的赵国会发生什么。十万人的部队战斗力会发生什么。这些都让尚文感到担心。所以,尚文反对这样简单的计算方法。转而在五年的时间内,用经济的方法,瓦解赵国经济,特别是把赵国经济依附在秦国经济上,然后两个国家共同发展,形成经济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上形成一种凝聚力。从而形成两个国家的初步统一。
但王翦认为时间太长,这样就会赵国一个很大的缓冲的时间段。尽管尚文一再强调。但最后的结果就是,依然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最后形成了一个应对之策,那就是看赵国的态度,然后根据赵国的态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反正秦国给予的时间就两种。三年。或者是五年。
“我很羡慕。”李牧说道。
“我们之间看来有很多的共同点,那么和平协议就有可能达成。”李牧接着说道。
“不,还没有。我们之间的和平能够维持多长时间?”这个时候。王翦主动的问道。
“这个。”李牧看了一眼王翦。
“那么,王将军认为能够维持多长时间?”李牧问道。
“三年。只有三年。”这个时候。王翦回答道。
“呵呵。”王翦这个时候笑呵呵的说道。
“那么,你说多长时间?”王翦问道。
李牧一下子伸出五个手指头。
“五年。”王翦说道。
“至少五年,或者还有可能更长。”李牧这个时候说道。
“恩,你跟我们丞相预计的时间差不多。”王翦这个时候说道。
“哦。”李牧很有兴趣的点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