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少爷,这人尖嘴猴腮,一脸贱样,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宋修喜刚走,耿牛便瓮声瓮气的说道。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孙维梁教训道,“当初我要是只看到你的懒惰和霸道,能让你进孙家当下人吗?用人用长,好的领导者,要能发挥出所有人的长处,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宋修喜此人我也不喜,但我们现在需要这么一个人。懂吗?”

“知道了。”耿牛憨憨的笑了。

发生这么多事,自然又是一夜无眠。孙维梁毫无困意,拿凉水洗洗脸,便来到院子里扭扭胳膊踢踢腿,活动活动筋骨。

接下来,要把所有矿工召集起来,孙维梁要亲自宣布他的矿区新政。这是孙维梁来到凤山铁矿最关键的时刻,孙维梁有些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

“两天后重新开工,将全面实施新政。”孙维梁看着下面的乌压压一片,很有成就感,大声宣布,“挖矿计件给酬,四人一组,每组每天完成八车的矿石量,给工钱四十文。超过八车以上的,每车另付十五文!”

孙维梁话音刚落,下面的矿工立刻轰动了,顾不上上面一帮官员看着,也顾不上边上虎视眈眈的厢兵,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肃静!”孙维梁对此早有预料,双手虚压,大声喊道,“有什么疑问,就大声说出来,本官在这里给你们解答。”

矿工对孙维梁有亲近感,一听这话,马上有人壮着胆子问道:“不管超多少都如数给钱吗?”

“你超的越多,本官越高兴。”

“当天给钱吗?”

“十天一结算。矿头给你们记数,账房统一汇总。”

“会不会扣我们饭钱?”

“矿上统一管吃管住,不扣。”

……

孙维梁耐心回答了几十个五花八门的问题,总算让所有矿工明白了新政的意义。人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这让孙维梁感到欣慰。同样一帮人,此前简直就是行尸走肉,太让人痛心了。

“干活分白天黑夜两班倒。白班的,每组完成八车指标;黑班的,每组完成六车指标。”

见没人提及黑白班,孙维梁便出动说了出来。下面自然又是一番躁动。

“晚上干活少两车的量呐。”

“六车也给四十文吗?”

“超过六车也是一车十五文吗?”

……

对这些问题,孙维梁一一给了肯定的回答。

“在矿上干满十天,可以休息一天。这天的工钱,按平常的水平,照给。”

孙维梁很快又抛出第二条新政。

不出意料,再度引发了轰动。

“不干活也给钱?”

“白给钱吗?”

“不是给四十文吗?”

……

孙维梁很耐心的等待大家将这两条新政带来的冲击消化掉,这才宣布:“今天你们回去,就各自组队。组好队后,报给庄洪国和钱德旺两位副矿监,给你们登记造册。组队有变动的,也找两位副矿监给你们更改登记。现在,都解散吧。”

矿工们都是一脸的兴奋,三三俩俩的聚在一起,慢慢往回走,边走边商议着组队的事情。

“老哥,凭你那把子力气,这一天下来,还不得挣他百八十文的?干满半年,家里不种地小日子也过得红火。”

“这么算下来,挖矿可比种地挣多了!”

“先干上十天看看,真挣钱,我就把家里几个小子都拉过来。不算官里的人头也不要紧,只要能出力气就行。”

“好主意,反正现在农闲,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老是外面惹是生非的。来这里好歹也能挣几个子儿。”

……

安排好矿上生产的事,孙维梁又给崔氏和大哥写信,让他们想办法大量采购火油和酸醋。

要提高产量,计件工资能够提高矿工的积极性,改善工法,更能发生革命性的效果,产量甚至可以翻倍的往上涨。

单为了三成的提高指标,孙维梁没必要做这么多,只给矿工工钱一招就够了。孙维梁想的更多,自己那“巡地母舰”要想开工,就得有足够的钢铁。只有尽可能的提高产量,然后将凤山铁矿的经验迅速推广,才有可能满足“巡地母舰”的钢铁需求。

府州要是有了“巡地母舰”,在孙维梁看来,就等若有了战场不败的护身符。毕竟是高出当世几个量级的大杀器,与“原始”的骑兵对阵,还不是轻松碾压?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宋辽大战,就算主战场失利,府州一路也可高歌猛进。若真是如此,孙维梁推测,以后的历史走向怕就不是自己熟悉的套路了。

但这些与孙维梁无关呐。孙维梁只知道,自己是要傍着折氏这棵大树的。要保证折氏不倒,就得给折氏一两件趁手的杀器,以确保战场的胜利。

真要是出现万一中的万一,折氏称王称帝,那自己肯定就是开国元勋。虽然有些对不住汉人正统宋朝,却也是无可奈何了。反正现在的宋太宗,还有后来的宋真宗,都不是孙维梁的菜。

……

三天时间过去,公文准时送达凤山铁矿。孙维梁的身份总算落定。再不用担心有人拿孙维梁的身份说事,捣乱。

孙维梁的新政也在这一天实施。所有人都关心着这一天下来,产量到底如何。孙维梁也难得的一天待在公所,与张正刚们对坐,喝茶消磨时间。

直到太阳落山,施卫东从外面连跑带跳的进来,气喘吁吁,舞动着手上的产量统计。

“登记在册九十七组,当天完成一千三百多车矿石。比平日提高近一倍的产量!”

屋里登时一团喜气,人人都站起来,互相道喜。

“第一天大家干劲足,以后就算降下来,比此前提高五成,毫无问题。”张正刚凭着经验,很乐观的给出了结论。

“这么看来,我在帅府签的三成提高量,还是保守了。”孙维梁笑道。

再过两天,孙府送来了孙维梁一直翘首以盼的火油和酸醋。这让孙维梁对孙家的办事能力,刮目相看。

酸醋还好,只要有钱,总能买到一些。可这火油却是稀罕物,是朝廷严格掌控的战略品。民间根本没有。就这般,孙家也能如数给孙维梁送来,可知孙家在府州的能量,果然不一般。

孙维梁当晚就召集所有官员和矿工代表,向他们灌输新式开矿法。

第二天,新式挖矿法便大获成功,将产量再提高一倍!下工的矿工普遍反映,制约他们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是马车数量太少。

孙维梁这下放心了。只要准备充足的马车,产量至少还能提高几成。看来一上来就加强甬道的防护是有必要的。马车多了,错车的风险自然也就加大。加固了防护栏杆,就能减少车祸。

孙维梁满意了,下面的矿头有意见了。前几天统计的产量,矿工的收入已经超过他们的俸禄。只是看在矿工下工累成一滩烂泥,相比之下自己没出什么力,他们还能有个自我安慰。

但实施了新工法后,矿工的产量不但进一步提升,消耗的体力却大大下降。往往下工回来,还生龙活虎的,恨不得接着干夜班。

这下矿头就有些不是滋味了。自己明明比他们地位高,挣的却是人家的零头。这是哪里的道理!

不但矿头有情绪,就连副矿监、矿监也有些坐不住。矿工挣钱实在太猛了。他们实在看着眼红。

看着他们找上自己诉苦,孙维梁也有些无奈,说实话,孙维梁做出这个决策,是充分考虑到矿工的干劲上来,产量能够突飞猛进的。但孙维梁还是小看了他们的能量。工钱定的有些高,高到所有官员都有意见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